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一到换季,办公室里总有那么几个‘喷嚏达人’,接着就轮到自己头疼发烧。甲型流感?普通感冒?不做抗原、不测核酸,光靠症状,能不能分辨出来?”
这是最近一位患者问我的问题。
甲型流感(以下简称甲流)和普通感冒在初期的表现上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但如果你掌握了一些关键知识,就能从五个角度快速辨别它们,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或忽视。
感冒和甲流的区别,首先可以从发烧这个“小线索”入手。两者的发烧表现,像性格迥异的两个人:
甲流的发烧是个“急性子”。发烧来得突然,往往像“高铁提速”,几个小时内体温就蹿到39℃甚至以上,而这种高烧还爱“赖着不走”,持续3到5天。
普通感冒的发烧则是个“慢性子”。它一般是低热,37℃到38℃左右,有时甚至根本不发烧。即使发烧,也很少像甲流那样“火急火燎”。
有个朋友,早上还好好的,下午就开始发烧,晚上体温飙到了40℃,浑身酸痛不想动弹,这往往是甲流的表现。
而如果今天喉咙有点痒,明天开始流鼻涕,之后才发一点低烧,那可能就是普通感冒。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它们对全身的影响程度。
甲流是“全身派”,感冒是“局部派”。
得了甲流,除了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喉咙痛之外,全身酸痛、乏力、寒战、头痛这些“外援”症状特别明显。很多患者形容,得了甲流就像被“卡车撞了一遍”,全身无力,连沙发都懒得挪动。
普通感冒则更“温和”。它主要“驻扎”在上呼吸道,比如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全身症状通常很轻微,甚至没有。
如果你感到手脚酸痛、头痛欲裂,就像连续搬了三天家一样,那要特别警惕甲流;而如果只是鼻子塞、嗓子痒,这可能只是普通感冒。
再来看鼻涕和咳嗽这两个常见症状。别小看它们,它们的“剧本”其实不太一样。
普通感冒的鼻涕和咳嗽更“活跃”。
普通感冒的鼻涕通常从清水样流鼻涕开始,几天后可能变得粘稠;咳嗽也偏“温和”,多是嗓子痒引起的阵发性咳嗽。
甲流的咳嗽更“深沉”,鼻涕不“抢戏”。
甲流患者的咳嗽通常更剧烈,甚至有点“撕心裂肺”的感觉,鼻涕反而不是主要症状。
如果你在床上咳得翻来覆去,嗓子像冒火一样烧,而且鼻涕并不多,那可能是甲流;而如果你是一边擤鼻涕一边打喷嚏,咳嗽轻微,那多半是普通感冒。
甲流和普通感冒在“传染力”上也有高下之分。
甲流是“社交达人”,普通感冒是“宅男”。
甲流的传染性非常强,尤其是在学校、办公室、地铁这些人多的地方,常常“一人中招,全班陪跑”。普通感冒的传染力则相对较弱,通常是接触了患者的口鼻分泌物才会被传染。
为什么甲流传染性更强?
甲流病毒“进化”得更狡猾,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摸了患者碰过的门把手,再揉眼睛、摸鼻子,就可能中招。
如果周围有人突然高烧、咳嗽剧烈,记得戴好口罩、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最后一个区别,是恢复时间。
甲流的恢复周期更长,普通感冒更“短平快”。
普通感冒一般5到7天就会基本痊愈,症状也会逐渐减轻。而甲流的恢复周期通常在1到2周,甚至更长,尤其是体弱的老人和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注意:甲流患者即使症状缓解了,也可能有一段时间的乏力感,而普通感冒通常不会留下这样的“后遗症”。
从中医的角度看,普通感冒常被归为“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病因多与外感风邪、抵抗力下降有关。而甲流更像是“疫疠之气”入侵,属于较为严重的外感热病。
普通感冒:喝点姜糖水,注意保暖,辛温解表即可。
甲流:中医强调“清热解毒”,适合用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很多人以为,感冒和流感就是同一种病,只是名字不同。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感冒(普通感冒)大多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而流感(包括甲流)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更重,且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肺炎、心肌炎等。
接种疫苗:
甲流病毒每年会发生变异,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减少压力,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
保持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不随便揉眼睛、摸鼻子,能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药物治疗:
甲流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一定要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普通感冒通常不需要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即可,比如缓解鼻塞、咳嗽等。
甲流和普通感冒虽然“长得像”,但通过发烧、全身反应、鼻涕咳嗽的表现,以及传染性和恢复周期等多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它们。
健康从来都不是小事,无论是甲流还是普通感冒,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掌握这些知识,能保护自己,还能守护家人和朋友的健康。
记住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底气。”
从今天起,关注健康,多一点行动,少一点担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流感防治指南(2023版)》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流感的公开资料
《黄帝内经》关于外感病的论述
《柳叶刀》关于流感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数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健康知识普及文章
来源:纵横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