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涌入小红书,为什么要先交“猫税”?

B站影视 2025-01-18 02:49 2

摘要:随着TikTok在美禁令生效日期(2025年1月19日)临近,无数外国用户转向了小红书的怀抱。为了融入这一中文社交平台,外国网友开始“花样百出”。

这两天,要问什么在小红书最火,“猫税”要算一个。

随着TikTok在美禁令生效日期(2025年1月19日)临近,无数外国用户转向了小红书的怀抱。为了融入这一中文社交平台,外国网友开始“花样百出”。

有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写英语作业的,有问中国网友要流行表情包的,还有认真回复中国网友各种稀奇古怪问题的。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还有一批国外网友,或因朋友的建议,或只是道听途说,便开始向小红书“原住民”交猫税(cat tax),即不等有人问,就放上自己家猫的可爱照片请国内网友笑纳。

这也是现在小红书最火的笔记类型之一。有人怀抱自己的猫咪自拍,有人直接给猫咪来了个第一视角怼脸拍。

图源:小红书截图

有人因为没有猫来交猫税,拿出自己的宠物兔子照片来替代,还有人急得直接发了求助帖:没有猫怎么交猫税?

现在,小红书“没有猫怎么交猫税费”已经有748+万篇笔记。

图源:小红书截图

围绕着交猫税,还出现了一系列猫猫表情包和梗,有网友表示,现在中外网友的互动就像一群猫在“咪咪喵喵地跑来跑去”,还有网友哭笑不得地表示:“半天什么英语也没学到,一上午都在cute,cute,cute。”(cute意思是“可爱的”。)

图源:小红书截图

虽然交猫税是个“谣言”——想融入小红书社区并不需要晒猫咪照片,但广大网友们还是喜闻乐见,毕竟能看到可爱的猫咪总是让人心情很好。

问题来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聊猫交流猫?真要撸猫,怎么才能人爽猫也爽?

猫,靠可爱征服世界?

在与猫的“交往”中,人类属实比较肤浅,事实上,软萌可爱的外表是猫“俘获”人类的重要原因。

你有没有发现,猫的样貌和婴儿存在诸多类似之处?同样是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巴。而人们往往会对婴儿做出快速反应,并且人们愿意付出努力去照顾他们,对于这一现象,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Lorenz提出了婴儿图式概念,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对婴儿如此,是因为婴儿有一些特征,是这些特征引发了人们在认知、行为上的反应,这一情况被称为婴儿图式。

而前述提到的特征,就包括高而突出的前额、大大的头、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巴等,猫碰巧也有这些特征。

图源:图虫创意

对婴儿图式的研究还发现,脸更圆、眼睛比例更大的婴儿,往往被评价为更漂亮,同时越可爱的婴儿也被认为更友好、健康,更受欢迎,被注视的时间也更长,符合婴儿图式特征的高低程度也和照顾意愿成正比,即越被认为可爱的婴儿,人们越愿意去照顾他。

从生理方面来看,研究发现婴儿图式能激活伏隔核,且面对的面孔婴儿图式特点越明显,伏隔核越兴奋。而伏隔核被称为大脑的奖赏中枢,它被激活会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从而促进人们的关爱行为。

换到猫身上亦是如此,面对可爱的猫咪,人们难免产生积极的情绪,产生靠近、照顾它的冲动。当你面对可爱的猫咪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说话的声音变得更轻柔、尖细,动作也可能更温柔,想把它“拐回家”照顾它,那么,此时你已经被猫的可爱面孔“迷惑”了双眼和大脑。

虽然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可爱猫咪的照片,人们并不能真切地触摸到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但视觉刺激已经足够让人们产生积极情绪和反应,这也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哪怕只是网友)创造了一个好的开始。

图源:小红书截图

当然,真实相处起来,猫也有很多优点:不用每天遛猫,猫对空间需求不大,它很爱干净还安静,照顾起来比较简单,能为主人提供情绪价值……

此外,猫对人还有“致命吸引力”:人可以撸猫!毛茸茸的触感,带着温度的贴贴,有多少人能抵抗呢?

不过,如同外国人涌入小红书要遵守交猫税的“规矩”,人要想闯入猫的世界,愉快撸猫,就要遵守猫的社交礼仪。

“你情我愿”撸猫手法指南

对于大多数猫来说,尾巴、腹部等部位属于触摸禁区;腺体分布密集的面部区域是社交可触碰区域;下巴则是猫咪最开放的区域。

“千万别摸”区域

猫的尾巴可用来感知世界、表达情绪、维持平衡。猫尾巴与尾椎骨相连,末梢神经发达,受伤会导致猫的神经受损,所以猫对自己的尾巴比较在意,不喜欢让人随便摸。

肚子对喵星人来说是最脆弱的部分,因为猫的骨头小而尖,肚子的皮肉又非常松软,遇到按压容易导致其内脏和肉受伤。

“尽情摸我”区域

多数脾气好的猫喜欢被主人抚摸面部腺体丰富的区域。腺体能散发气味,被抚摸时既可以留下自己的气息,也可以收集主人的气味。两只关系好的猫咪也会在见面时施“蹭头礼”,交换彼此的气味。

大部分人都知道猫喜欢被挠下巴。下巴上除了有丰富的气味腺体外,还集中了感觉神经,被触摸会让喵星人感到很舒服。另外,下巴也是液体喵星人难以触及的卫生死角,除了舔毛时自己清洁不到,挠痒痒时也不易够到,需要用后爪来挠。如果出现皮脂腺分泌过剩还可能引起“黑下巴”(毛囊炎),急需主人解救。

抚摸部位只是成就“撸猫大业”的一个影响因素。除了躲开喵星人的禁区,还要学会察言观色:

喵星人在身体和面部表情放松,耳朵朝前竖起,尾巴直立或轻柔地左右摇时处于可以肢体交流的状态。

图片截自doggiedrawings.net

如果喵星人背部皮肤出现起伏或抽动,耳朵向后旋转成扁平状,尾巴快速剧烈甩动甚至敲击发出声音;身体蜷缩或拱起;夸张地眨眼、摇头、舔鼻子时说明该喵星人心情不好,最好让它静静,去撸其他喵星人。

图片截自doggiedrawings.net

有些天生活泼开朗的喵星人会四处求撸,还会把屁股撅得高高的,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的方式。

还有些猫有一秒翻脸功能,可能对撸猫者大打出手。

但人类就是如此奇怪的动物,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即使被抓、被咬,有些人还是热衷于养猫。

撸猫不只爽,还有益心理健康

人类热衷于撸猫是有原因的,实验证明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有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的神奇功效。

国外一项实验发现,抚摸猫狗10分钟可以显著缓解人的压力,改善不良情绪。

实验通过让临考大学生不同程度地与猫狗接触来对比减压的效果,接触程度分为亲手抚摸、看别人抚摸、看猫狗照片、等待抚摸四种。实验后,通过测量实验学生唾液中的皮质醇水平检测压力指数。

皮质醇又称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长期保持在高位可能导致头痛、睡眠困难、疲惫、变胖、记忆减退、免疫力下降等。

结果显示,亲手抚摸猫狗的学生皮质醇水平明显更低,说明抚摸猫狗能使人们的压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得到缓解。负责该项实验的帕特丽夏·彭德里教授认为,抚摸猫狗时人体会增加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能有效缓解压力。

撸猫除了缓解压力,还对某些疾病有疗愈作用。英国国家健康和保健医学研究所发布文章,建议患有痴呆症的人群多撸猫。

西方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兽医谚语:“如果把一只猫和一堆损伤的骨头放至一室,骨头将会痊愈。”是的,研究发现,猫确实拥有治愈的“超能力”,不仅能治愈自己,还能治愈人类。

这种超能力来自猫发出的咕噜声。

研究发现,猫发出的咕噜声有治愈伤口,使骨骼更结实的功效。猫科动物根据遗传学特征不同体型和咕噜的音频也不相同,家猫的声波范围在27~44Hz,美洲狮和猎豹为20~50Hz。圣地亚哥人道协会的兽医兼首席执行官Gary Weitzman说:“人类治疗医学认为,频率介于25至100Hz间的咕噜声有治愈作用。”其中,25~50Hz的声音可以修复骨骼,100Hz左右的声音可以修复皮肤与软组织。

100Hz摄谱仪中家猫的咕噜声

在猫科动物发出的音频范围中,25Hz和50Hz的频率最好,100Hz和200Hz次之。暴露于这些声波频率中,可提高约30%的骨强度,有加速骨折愈合、止痛、缓解呼吸困难、减少肿胀、促进骨骼生长的治疗作用。

喵星人咕噜咕噜的治愈能力除了实现自我修复,还能捎带手治愈人类。看来喵星人确实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由此可见,猫的好处多多,云吸猫能让人心情变好,撸猫能治愈身心疾病。即使要来小红书就得交猫税是个“谣传”,但谁说这税不好的,这税可太棒了。

参考资料:

[1]Patrica Pendry, Jaymie L. Vandagriff. Animal Visitation Program(AVP) Reduces cortisol Level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EB/OL]. (2019-06-12)[2019-11-28].

[2]Mwenya Mubanga, Liisa Byberg, Agneta Egenvall, Erik Ingelsson, Tove Fall. Dog Onwership and Survival After a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EB/OL]. (2019-10-08)[2019-11-28].

[3]Qureshi A I , Memon M Z , Vazquez G , et al. Cat ownership and the Risk of Fa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sults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tudy Mortality Follow-up Study.[J]. Journal of Vascular &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 2009, 2(1):132.

[4]Muggenthaler E V . The felid purr: A healing mechanism?[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1, 110(5):2666-2666.

[5]唐国强. 利用猫的呼噜声治病[J].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3(5):42-42.

[6]罗笠铢, 罗禹, 鞠恩霞, 马文娟, & 李红. (2011). 婴儿图式及其加工的性别差异. 心理科学进展, 19(10), 1471-1479.

作者:敏敏 彤子

编辑:田纳西

值班编辑:敏敏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在看呗

来源:壹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