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到真的开始装修自己家,他才意识到:设计师自宅,是最难设计的,远比客户家难十倍、百倍。买房后他开始思考:理想中的家应该是更高级,还是更富有美学?他暂时抛下积攒多年的经验,让一切回归到一个原点——空间与人的关系。4房改2房,模糊客厅的概念,拥抱峰峦耸翠的山景阳台
15年的设计职业生涯,蔡海安见证了无数屋主入住新家,也满足过很多屋主二手房翻新的需要。
等到真的开始装修自己家,他才意识到:设计师自宅,是最难设计的,远比客户家难十倍、百倍。买房后他开始思考:理想中的家应该是更高级,还是更富有美学?他暂时抛下积攒多年的经验,让一切回归到一个原点——空间与人的关系。4房改2房,模糊客厅的概念,拥抱峰峦耸翠的山景阳台,在家中安排三个冰箱……于是,他立足于自己与家人的需求,将设计功力巧妙调度与运用,构建起理想的新家。
将4房改成2房,是多数家庭不会选择的方案,蔡海安不仅根据一家三口的需要,做了这个大胆的改动,甚至将客卫都精简掉。同时,现在很多人都讲的“去客厅化”,在他这里变成了“去客去厅”。当他向家人提出整个设计思路时,意外得到了一致认可,毕竟每年客人造访的次数屈指可数,如果准备单独的卧室或洗手间,会在95%以上的时间闲置,这无论是在经济学中抑或是新时代的居住方式中,都是极为不可取的。
除了客房和客卫,房子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改造:卧室之间的长过道造成空间浪费;客厅阳台景观是小区高楼,需要进行视线改善;厨房狭小拥挤,不符合使用需求。在考察过房子的情况后,蔡海安将“5+1设计思路”作为核心,即“松弛、氛围、独立、亲子、存在”以及“隐藏”收纳,以此展开了半年的装修历程。
首先,将原本的厨房改为储物间,并进行隐藏式收纳;其次,原本的客房改为餐厨一体,大岛台和小圆桌的设计,无形中让家人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好;同时,“去客去厅”,营造模糊化的空间感受;另外,将山景阳台的地面抬高,在秋千上荡漾,一面能看山,另一面能看隐藏在天花内的120寸大电影。
虽然房子的承重墙把动区和静区切割得比较明显,但非承重墙的位置及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让空间改动成为可能。
平日里工作已然忙碌奔波,所以他希望家是能让自己彻底放下压力的居所,也想要给家人极致的避世度假舒适感,在珠海看了将近80套房后,他决定将新家安置在澳门横琴桥头,这里不仅拥有郁郁葱葱的山景,距离女儿读书的学校也非常近。
采访中他和我们分享自己读过的一本书,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讲述的是“大自然缺失症”。以前的人们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没有电脑和手机,有的只是蓝天白云和辽阔田野,而现在的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则越来越少了,现代的住宅不同于古代,前有桑树,后有良田,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常常忽略了自然的存在。如何通过设计拉近生活与自然的距离、将自然引入室内环境,这是作为设计师的他一直会去思考的问题。
买了这套山景房后,他就开始着手实现空间对自然的延伸。首先便是模糊客厅与餐厅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界限。他发现,常规的客厅布局,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家庭相处的模式,在更多人放弃电视这个配置后,全家人都坐在沙发上的场景也更少了。
平日里,一家人的相处更倾向于自由、松弛、舒适。于是,他在装修时模糊了客厅的不同角落,没有设置传统的3人沙发,而是通过地面6米长的地毯重新界定空间。同时,他在其中放置了不同功能和形式的落脚点,比如可以转动的天鹅椅,嵌入天花的秋千。而无论在晚饭时间,还是闲暇的周末时光,一家三口在不同的位置,都能享受到欢乐的观影时光——120寸的大投影被隐藏在天花板内;开放式厨房、大岛台与小圆桌,也让区域间更为融合,形成开放、自在的互动关系。
“如果说最初代的住宅,应该是远古时代的洞穴,洞穴能给到人安全感和包裹感。我们在忙碌匆忙的社会,‘大家’回到自己的‘小家’,也希望能获得安全感。”
整体空间设计了三个盒子,它们仿佛是古时候的洞穴,一个盒子包裹着厨房的三餐四季,一个盒子把大山框成了一幅色彩分明的油画,一个盒子把卧室的门隐藏在深处,弧形木饰面墙散发出的柔和,冰淇淋光芒带给人的愉悦,以及会自动亮起的智能灯光,在回家打开门的瞬间,聚合成特意营造出的温暖归家感。
设计并未采用复杂的色彩关系,地面的微水泥地砖和墙面的艺术涂料,铺陈出整个空间的素色作为打底。原木色盒子对空间三个区块进行了界定,厨房大盒子地面用了黑色小砖进行空间下沉,再使用一块6米长定制渐变色地毯,重新划分客厅素色空间。
家具软装则使用了胡桃木色和不锈钢金属,进行点缀和强调,同时也在空间中放置了一些天然石材,以提高空间质感,山景阳台的天花顶面则贴了一整块大镜子,不同的色彩、材质和质感在空间中交错、融合,给人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有趣的是,新家装修时,太太只来过两次,女儿更是一次都没来过,搬新家基本等同于拆盲盒。作为设计师、丈夫和父亲,多重身份加持令他的内心也有一丝忐忑不安。幸运的是,她们都很喜欢这个空间,朋友们来新家参观时也是赞不绝口。
入住后,一家三口都找到了自己最舒服的角落。太太最喜欢厨房,操作台面更宽大,下厨成为一种享受,全家人一起沟通的频率比之前多了一倍,也大大提升了亲子互动。
女儿最喜欢的当然是她心心念念的秋千,搬家前一天,她还在问爸爸:新家的小区楼下有没有秋千?惊喜的是,她老爸已经把秋千放在了家里。
至于蔡海安自己,更钟意山景阳台这个小角落,周末的白天看看山,晚上窝在这里画画图,家里的小猫在身边玩它的小球,踢来踢去的声音陪伴着他,蚕丝落地梨灯发出微弱的光,偶尔能听见山间的鸟鸣,时间就这么慢慢地滴答着到了深夜,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吧。
在蔡海安关于“理想的家”的构想中,它的气质应该是平易近人而非富丽堂皇的。在打开家门的瞬间,映入眼帘的是他喜欢的雕塑和画作,而非千篇一律的定制化痕迹。居住的感受,应该是舒适又有序的,每一样物品都有合理的摆放点,每一个角落都能坐下来,家人之间能互相陪伴,又不会被打扰。
在收纳规划上,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对之前家里的所有收纳柜进行了尺寸清点,并计算面积、核算收纳系数。旧房112㎡、收纳面积34.29㎡,经过重新规划,现在的家141㎡、收纳面积72.3㎡,收纳系数比达到了1比2;第二件事,是把新家原本的厨房改成了储物间,并在储物间里根据收纳物品的不同,设置了三组不同的收纳柜,包括家政收纳柜、双面柜、无底板的行李箱收纳柜等等。
同时,在厨房岛台下设计了隐藏柜,就近收纳各类食物。最巧妙的是,他还在不同空间藏了三个冰箱,1个冰箱藏在厨房高柜内,收纳日常下厨所需要的食物;1个冷冻冰箱藏在储物间内,收纳使用频率很低的冷冻食物;还有1个冰箱,则是岛台下的饮料冰箱,方便用餐或出门时随手带饮品,除了方便,还解决了常规冰箱串味的难题。
主卧以高低错落的弧形柜体区分衣帽间与卧室,让空间交互保持且开敞的呼吸感,窗边的矮柜则补充了收纳容量;考虑到女儿已经步入青春期,更需要独立空间,所以在设计时,他尽可能地扩大了女儿的卧室空间,同时对收纳面积进行扩容,比如衣柜采用壁挂金属衣柜+折叠衣柜门,方便她轻松拿取。
对许多设计师来说,自宅装修是展示自我风格的绝佳机会,但对于蔡海安而言,这次装修却是一次特殊的尝试。在工作中,他总是用设计关怀他人,但面对家人,他始终觉得欠缺陪伴。这次自宅设计的初衷,就是要把未曾说出口的情感,融入自宅的每个细节。用设计重新诠释“陪伴”的意义。虽说是一次压力山大的创作过程,但最终收获了一个美好的家,当然,在他心中,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和家人一同自由成长,一同美好生活。
本案设计师
蔡海安
白菜适家 总设计师
HaiaN空间研究所 主理人
40UNDER40广东杰出设计青年
华语设计领袖榜百位卓越设计人物
亚洲青年设计之光 TOP100
中国室内设计的最后一批80后设计师,自2009年起,一直致力于住宅空间的探索和实践,秉承着从居者出发、从空间出发、从自然出发的设计逻辑思维,专注于理想生活模式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帮助粤港澳大湾区品质生活需求的客户,完成从理想生活创想到理想生活实现的美好愿景,其作品先后揽获多项国际国内设计奖项。
编辑|Kiki
文字|诺威尔卡
设计与图片来源|蔡海安
来源:设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