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路专家、网友、一线教师都已经对那套题目分析过了。在这么多的声音里,我比较认可的是这句:“如果把题目单独拎出来,大部分都是好题;但这些题堆叠到一起,就不是一份好卷。”
各路专家、网友、一线教师都已经对那套题目分析过了。在这么多的声音里,我比较认可的是这句:“如果把题目单独拎出来,大部分都是好题;但这些题堆叠到一起,就不是一份好卷。”
所以,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寻找改革与传统的平衡,是现在命题人最头疼的地方。这一点,今年东莞的期末试题,可能比深圳做得略胜一筹。
两份本地期末试题
我先说五年级的题吧。
拿到这份题,第一感觉就是纯送分的题目少之又少。基本上除了每个大题的第1题,其余题都需要一定的思维含量。
比较亮眼的题,有填空题第7题(给出新定义,并设置了障碍,让学生想办法推导出层数再计算),选择题第5、6题(情境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变得稍复杂一些),解答题的第6题(识别和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比较可惜的是,考察范围有问题(解答题第1题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考点有重复(填空第6题和解答第2题的第(3)问方法是一致的),缺乏开放性和表现性评价(没有说理或方法辨析的设计)。
上述的问题,在四年级的题里基本上都没有出现。所以个人认为,四年级的题目质量相比五年级的要更高一些。
这份题目不仅有传统的算理、算法考察(填空第4题,选择第5题),还有好几处涉及说理、辨析的题目(填空第7题,选择第3、6题,解答第6、7题),以及要求学生识别和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解答第5题)。
当然,这就意味着,整体难度对学生而言会偏大一些。包括像第1题,正常来说都会设置成送分题,但这次出了一个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已经不简单了。
期末测评的背后
今年刚好监考四年级的数学,学生在不停地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你的想法是什么,那个方框里面要写什么?”“老师,题目里有个量角器,怎么画75°的角?”“老师,畅销是什么意思?”……
本着期末测评不为难学生的原则,还是在保证不说出直接方法和答案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他们稍微澄清了迷思。但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学生会有这么多疑问?问题可能还是要回归到课堂。
比如说两道要求说理由的题目,其实课本上都有原型。但在课堂上,有没有提供素材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说理,再读懂他人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在这之后,有没有对这样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巩固?
学生从知道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是有距离的。想达到目标,当然是需要落实的。所以我自己在教四年级的时候,不仅在课堂上下功夫,更会在课后有练习和反馈(如下图)。
所以正常而言,完整经历过程的孩子,至少不会去问在方框里“是要写算式还是写文字”,他会把自己的想法像在课堂一样真实、详尽地表达出来。至于表现出来的水平层次是否是最高的,那就跟孩子倾听的习惯、理解的能力有关。
当然,五年级也需要有这样的练习和检测,但更多的应该是要落在“转化”思想上。下面两题是我个人感觉眼前一亮的,也是今年东莞期末考题所欠缺的。
这题是重庆今年的期末题,这题不考最后算出来结果是多少,但能很清楚地反映出学生能不能弄懂把“小数除以小数”转化为“小数除以整数”的原理。
上面这道题则是今年北京的,没有大量的情境和文字阅读,但很直接地考察了学生对公式本质的理解,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这些题目,其实也是“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比如,计算要求理解算理,图形需要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解决问题需要理解不同的方法(最好能提炼通法)。那么后续应该也是检测这些内容,而不是一味地堆积情境、拔高难度。
现实的阻力
从出题本身来说,命题者一定是小心翼翼的。从这两份本地的期末题就可以看出,他们一直在“想改革”和“降难度”上不断地拉扯。比如五年级的倒数第2题,明显就是既想让学生筛选信息,又怕把题目出太难,干脆直接把问题的难度降到只有一步的计算,整道题就显得比较拧巴。
随着双减的深入推进,以及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习缺乏内驱力,觉得无所谓,遇到困难不努力想办法解决,而是转向逃避、“摆烂”。而且这些孩子背后的家庭,家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忙于生计,对孩子的近况缺乏关注的。所以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都是有心无力的。
更让我们感觉无力的是,还有不少的孩子因为学习上落后,不仅不想学,还想用各种方式搅乱班级的正常学习氛围:包括长期不写作业并教唆他人不写作业,在班级传播“努力无用论”,上课不停地讲话或者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影响其他同学和老师,挑起同学间的矛盾或者家校矛盾影响老师正常备课和休息……
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就算知道前进的方向是什么,并且知道如何改进教学,但却因为现实无法推进下去,只能走回传统的教学模式上。
因为这样才能保下限。
现在已经拿测评来倒逼教学改革了,但在这样的现状下,改得动吗?效果又如何?可能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来源:陈态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