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能打败吕布的证据在哪?在演义和正史中,很轻松就找到了五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6-03 18:10 7

摘要:在《三国演义》问世以前,张飞始终是三国时期的头号好汉。在《三国演义》的雏形,即《三国志平话》里,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过后,吕布又下来和张飞一对一较量,结果惨败:“次日,吕布下了关,喊道:‘大眼汉出来应战!’张飞怒不可遏,纵马而出,手里握着丈八神矛,圆睁双眼,径直向

在《三国演义》问世以前,张飞始终是三国时期的头号好汉。在《三国演义》的雏形,即《三国志平话》里,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过后,吕布又下来和张飞一对一较量,结果惨败:“次日,吕布下了关,喊道:‘大眼汉出来应战!’张飞怒不可遏,纵马而出,手里握着丈八神矛,圆睁双眼,径直向吕布杀去。两匹马交锋,三十回合过去,难分胜负。张飞向来喜好拼杀,碰到对手,又大战三十回合,杀得吕布用旗帜遮住脸。张飞神勇无比,吕布心中胆怯,拨转马头奔上关去,紧闭关门不再出战。”

《三国志平话》里提及:“赵云所用的枪名为涯角枪,海角天涯都难逢敌手。在《三国志》的描述中,除了张飞,赵云当属用枪第一人。”正因为有张飞的存在,赵云无法被称作枪法天下第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张飞的英勇强悍。

近期有读者依据《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提出疑问:“都说张飞打得过吕布,可证据究竟何在?”

既然有读者表现出兴趣,笔者便不得不展开一番探寻。结果只是简单查阅了一下正史和演义,就轻而易举地发现了五个能证明张飞可战胜吕布的证据。这里所说的演义是《三国演义》,而正史自然是指《三国志》以及裴松之先生注引的史料。

为求公平,咱们先从《三国演义》里的虎牢关之战谈起:不少人讲这场战斗中张飞处于不利地位,然而小说原著所描述的,却是张飞毫无逊色之处:“公孙瓒挥动长槊亲自与吕布交战,没打几个回合,公孙瓒败逃。旁边一员将领,圆瞪双眼,怒竖胡须,手持丈八蛇矛,纵马大喊:‘三姓家奴别跑!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状,舍弃公孙瓒,转而与张飞厮杀。张飞振奋精神,与吕布激战。一连斗了五十多个回合,难分胜负。”

在张飞登场以前,几乎没有能和吕布酣战三百回合的武将。后来曹营有个叫虎痴许褚的,才跟吕布交手二十回合,曹操就发觉情况不妙,马上不讲道义地让己方所有高手一拥而上围攻吕布:“吕布横持画戟大声叫骂,许褚挺身而出迎战。二人激战二十回合,难分高下。曹操说:‘吕布不是一人就能战胜的。’于是派典韦上去帮忙,两员将领夹击吕布;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也都赶到,六员大将一起围攻吕布。吕布抵挡不住,拨转马头回城去了。”

在曹营之中,六位将领的整体战斗力与虎牢关前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战斗力不相上下。而且在那个时候,关羽和张飞的战斗阅历尚浅。不过,随着时光流转,他们积累了更为丰富的战斗经验。后来,吕布甚至开始对张飞心生忌惮。

内行人一露身手,就能看出水平高低。吕布和张飞交过几次手后,心里已然明白,自己难以战胜张飞,稍有疏忽就可能吃败仗。所以,吕布每次见到张飞,都想避而远之。由此,张飞或许能击败吕布的首个证据浮出水面——吕布趁张飞醉酒发动偷袭,成功攻入徐州。然而,面对宿醉未消的张飞,吕布却先怯了场:“张飞怒发冲冠,匆忙穿戴盔甲,抄起丈八蛇矛;刚出府门上马,吕布的军队就已杀到,双方正面遭遇。此时张飞酒意未退,无法全力应战。吕布向来清楚张飞的勇猛,也不敢紧逼。十八位燕将护着张飞,杀出了东门。”

吕布和张飞迎面碰上,要是吕布有取胜的把握,必定会立刻战胜张飞,以此报复张飞多次当众嘲讽的仇怨。然而,吕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飞疾驰而去,甚至连上前阻挡的胆量都没了。

曹刿在论述战争时曾言:“作战,靠的是勇气。”吕布缺乏与张飞一决高下的胆量,在气势方面已然落了下风。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打斗,张飞极有可能凭借连续的攻击击败经验丰富的吕布。

在三国众多名将里,吕布最不想去招惹的便是张飞。后来二人再度单挑,吕布在道理上站得住脚且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形下,和张飞打成了平手。占优势的一方无法战胜处于劣势的一方,那么真实战斗力谁高谁低,也就很明显了——这便是张飞能够打败吕布的第二个证据:小沛城外的单挑之战。

张飞是个脾气火爆、爱惹事的主儿,就算碰到棵大树都忍不住踹上几脚。吕布辕门射戟,关羽看了对其武艺十分钦佩,可张飞却压根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第二天,他就把吕布买来的三百匹良马抢走了一半。

吕布被张飞欺辱得实在无法忍受,便率领手下八健将找上门来。然而张飞依旧十分张狂,说道:“是我抢了你的良马!你如今想怎样?”

面对张狂的张飞,吕布同样满是委屈,道:“环眼贼!你屡次轻视于我!”

屡次遭轻视,屡次默默忍受,吕布忍到极限后与张飞拼起命来,然而最终未能取胜:“吕布手持方天画戟纵马而出与张飞交锋,张飞也端着丈八蛇矛上前迎战。二人激烈厮杀一百多个回合,依旧难分高下。”

“底气十足”的吕布难以战胜“理亏诡辩”的张飞,要是换成吕布抢走了张飞的良驹,届时二人交起手来,可就没这么轻易收场了——张飞必定要在吕布身上扎出几个通透的窟窿。

不得不说吕布实在是倒霉透顶,他内心压根就不想和张飞动手,可张飞却像影子一样缠着他不放。在下邳城这场战役里,张飞又跑到吕布跟前挑衅。这一次吕布学聪明了,打不过就赶紧撤,绝不和张飞多做纠缠。“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一队人马赶来了,走在最前面的将领正是张飞。高顺出马迎战,却没能取胜。于是吕布亲自上阵交锋。正在激战的时候,阵营外再次传来喊杀声,原来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冲杀过来。吕布估计自己难以抵挡,便带领军队向东逃去。张飞在后面紧追不舍。吕布无心继续战斗,便和陈宫等人杀出一条血路,径直朝着下邳奔去。”

高顺乃吕布阵营中的第二号高手,然而在张飞跟前,连负责断后的资格都不具备,吕布察觉情况不妙,只能撒腿狂奔——这能否算作张飞打得过吕布的第三个例证呢?

在演义里,吕布的战斗能力大幅下降,这和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曹操对这点体会颇深,还流露出轻蔑之意,说道:“你抛弃妻子,偏爱众将领的妻妾,怎能算得上厚道呢?”

吕布得到貂蝉后仍不知足,对待各位将领不够宽厚,最终让自己陷入困境——身体孱弱。如同西门庆那般的吕布,又怎能战胜豹目圆睁、燕颔虎须的张飞张将军呢?张飞那满脸浓密的胡须,便是有力的证明:胡须旺盛,意味着身体强健。后世许多面容白皙的男子连胡子都难以生长,他们的身体素质怎样,不言而喻——并非他们不想留胡子,而是根本长不出来。

在《三国演义》里,吕布后来不敌张飞,其证据或许不止三项。吕布面容憔悴,好像也不能全归咎于貂蝉。熟知这本书的各位读者,或许还能找出更多的证据与缘由。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从三国正史里再探寻两个证据。

《后汉书》与《三国志》均有关于吕布骁勇善战的记载,然而,他的这份骁勇,有一半得益于赤兔马的速度。相关记载中提到“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

倘若没有赤兔马,吕布的战斗能力起码会减少一半,三十个小卒便能将他吓得逃窜:“袁绍派遣三十名士兵,借口护送吕布。吕布让他们停在营帐旁边,假装派人在帐中弹奏古筝。袁绍的士兵躺下休息,吕布不久后出帐离开,而那些士兵并未察觉。”

吕布之所以逃之夭夭,一是明白自己打不过三十个小兵,二是缺乏决一死战的胆量。那么,将吕布和张飞二人的胆量进行一番比较,就能发现正史里张飞强过吕布的又一佐证:“先主听闻曹公突然杀到,抛下妻儿逃走,让张飞率二十骑兵断后。张飞凭借河水断桥,怒目圆睁横握长矛喝道:‘我乃张益德,可来与我拼死一战!’敌人都不敢靠近,因此先主得以脱险。”

袁绍派出三十名小兵,便吓得吕布落荒而逃;而张飞面对曹操的千军万马,却毫无惧色。吕布与张飞在武功和胆气方面谁高谁低,无需我多言,各位读者心中自会有评判。

在正史记载里,能表明吕布不敌张飞的第二个例证,同时也是整体上的第五个例证,源自汉末三国时期有名人物的评判:吕布虽号称“飞将”,实则不过是个跑得快的有勇无谋之人,而张飞却是“万人敌”,意味着他是具备指挥千军万马才能的将领。魏晋时期的史书在称赞武将时,往往提及张飞却不提及吕布。像“刘备有雄才且很得人心。张飞、关羽,都是能敌万人的猛将(郭嘉语)”;“勤思齐忠诚豪壮且才能出众,若在古人中寻找类似之人,就如张飞、许褚等(唐朝宰相张说举荐夔州归州镇将勤思齐时所言)”;“汉朝失去统治权,天下三分鼎立。辅佐昭烈帝刘备的,当属车骑将军张飞。他能敌万人,用兵如神。如此雄才,堪称成就霸业的良才(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

有“三姓家奴”之称的吕布,只要见到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张飞,便会胆战心惊。不管是历史记载的形象,还是艺术演绎里的形象,张飞身形都比吕布高大得多。民间有不少祭祀张飞的庙宇,可被称作“三国第一勇将”的吕布,却沦为笑柄。所以说张飞能战胜吕布,并非夸大其词。有一些人特别喜爱吕布和马超,还想以他们为榜样,笔者实在不明白原因,只能向各位读者请教了:不考虑人品因素,单论武功和智谋,张飞是否能击败吕布和马超呢?

来源:以史为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