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冬访麦磨滩

B站影视 2025-01-16 15:44 2

摘要:麦磨滩静静地躺卧在金东区温暖的怀抱中,义乌江就像一条灵动的绸带,蜿蜒缠绕,给它赋予了灵动而优美的风采。在寒冬时节,江水以悠然的流速缓缓流淌,宛如一位深邃而沉静的智者,默默地见证着世间沧桑的变迁;而当春夏交替之际,江畔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蓬勃生机绘就出一幅充满活

潮新闻客户端 徐益丰

麦磨滩静静地躺卧在金东区温暖的怀抱中,义乌江就像一条灵动的绸带,蜿蜒缠绕,给它赋予了灵动而优美的风采。在寒冬时节,江水以悠然的流速缓缓流淌,宛如一位深邃而沉静的智者,默默地见证着世间沧桑的变迁;而当春夏交替之际,江畔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蓬勃生机绘就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绚丽画卷,彰显出大自然的雄浑伟力与恩泽厚意。

麦磨滩是由义乌江潜溪两岸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其外形与麦磨相似,因而得名。自古以来,麦磨滩一直是历史的见证者,其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这片土地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在近现代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段深刻而又灿烂的记忆。它曾亲身经历当地革命斗争的激烈战火,那些红色遗迹犹如璀璨的星辰散布其间,成为传承革命火种、弘扬爱国情怀的活灵活现的教材,为后世子孙铭记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无私奉献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精神支撑与心灵归宿。

在时光的诗笺之中,冬日恰似一首深邃而清冷的诗篇,其笔触勾勒出的是一种深沉而内敛的韵律。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与对文化传承的不懈探寻,应主办方之邀,我参加了麦磨滩文化园举行的“景濂家住金华东”宋濂研究座谈会,由此得缘冬访麦磨滩。

作为一名虔诚的朝圣者,我渴望赴一场与悠悠岁月和先贤智慧的心灵之约,在寒冬之际,探索文化传承的温度与深度,在麦磨滩的水色山光中,追随前贤的风范,聆听历史的声音,以此来实现我的心灵之约。

江风在耳边沙沙作响,像是在悄悄诉说那些被岁月尘封许久的往事,带着我一步步走到低田那古老的码头。遥想当年,宋濂、艾青、吴晗以及陈望道等知名学者曾经在低田的古老码头起航,下富春、过钱塘,走向世界。

尤其是宋濂,少年时光基本上都是在潜溪度过,这里,是他第一盏灯亮起的地方。他坚定地从这里出发,前往未知的远方。宋濂政治思想、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的成就,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非凡的才华和智慧,让后人一直受益。

宋濂的一生,无疑是一部充满坚韧与智慧的壮丽史诗。他出身贫寒,却对知识怀有如痴如狂的炽热渴慕。在那青灯摇曳、黄卷相伴的艰苦岁月里,为了获取一册书籍,不惜跋涉千里,亲自抄写,并及时归还,即使在寒冬腊月,手指冻僵难以伸展,也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放弃之念,其所学之心,纯洁无邪,令人动容。他先后师从元末诸位大家,如吴莱、柳贯、黄溍等,凭借自身的勤勉努力与聪慧颖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终成一代儒林巨擘。

在元末乱世中,他坚持文人的清正风骨和高洁操守,不随波逐流;明朝初立时,凭借其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品德,受到朱元璋的赏识和器重,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并积极参与朝廷典章规制的制定和文化教育的振兴推广,更主持编纂《元史》,以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精深的学识,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典籍。然而,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诡谲莫测,尽管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但仍然坚持着对国家与文化的忠诚,从未有任何动摇和改变。

他和刘基、高启一起被誉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古典气息,简洁而不失精致,每一个字句都充斥着儒家的宽容精神和伦理原则。宋濂和刘基被誉为散文大家,并被誉为“一代之宗”。朱元璋明太祖对他的作品表示了高度的赞誉,他将其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也极尽所能地推崇他,甚至把他誉为“当今文章第一”,并且愿意屈尊于他。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每当我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这段文字时,总会让我感受到无限的感慨。他以自身的求学历程激励后学晚辈,“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此句仿若洪钟大吕,成为莘莘学子在困境中坚守求学之志的精神圭臬。其文字跨越时空的界限,犹如春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后世学人的心灵,激励他们在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征程上勇往直前。

张金陆先生是一位执着的创业者,曾担任金东区作协主席,他对宋濂的崇敬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热情和执着,促使他创建了宋濂纪念馆,以此来弘扬宋濂文化。他缓缓叙述着纪念馆建立过程中的细节,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他的心血和深情厚谊。从最初的灵感到艰苦复杂的施工过程,从对每一处古迹的精心维护到每一件展品的精心挑选,无不体现出他对宋濂文化的深深尊敬和虔诚守护。

宋濂纪念馆内,展示着张先生耗费近二十载精心搜集购置的珍贵文物,包括宋濂的著作、两幅珍贵的宋濂书法真迹、木雕、木石牌匾以及禅定寺的旧藏等,每件都是稀世之宝,静静地展示着往昔的风华绝代。

他满怀期许,渴盼着专家学者们凭借其精深独到的视角,为纪念馆悉心把脉,进而慷慨赐予珍贵的建言献策,护佑这座纪念馆在文化传承的迢迢征途上笃定踏行,迈向更远。他知晓“宋濂文化”是这片土地上璀璨夺目的稀世珍宝,深入探索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创新的笔触创作出新时代的文化篇章,让金东文化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显现出独特的光芒,这是他毕生坚守的初衷,正如700多年前,宋濂点亮那第一盏灯的地方,成为知识与智慧的滥觞,如今,这文化之光也同样照亮了张金陆的前行之路,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持续不断地灌注着蓬勃旺盛的文化生机与活力,使之在岁月的长河中绵延……

随着宋濂纪念馆建筑群的渐近,首先映入视野的便是淳儒堂那雄浑庄重、古朴典雅的外观轮廓。堂前的石柱,仿若坚毅的卫士,傲然挺立,其上的雕花历经岁月的摩挲洗礼,依然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腻的纹理皆诉说着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与岁月的悠长深远。踏入堂内,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恍惚间,似乎能够看到宋濂曾经讲学论道的身影,他的谆谆教诲仍然在这静谧的空间中回荡,穿越时空的阻隔,直抵人心深处。

潜溪码头虽然已不复往昔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但斑驳的石阶却如同岁月遗落的书签,默默地记录着曾经的喧嚣熙攘与忙碌过往。木石牌坊高高矗立,其精美的雕刻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一位沉默不语的史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兴衰变迁,其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花鸟鱼虫图案,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古人的生活百态与美好愿望。景濂禅院的香烟袅袅升腾,木鱼声声清越,为这片文化圣地增添了一抹宁静祥和的清幽气息,让人们在尘世的喧嚣中寻求一片心灵的净土,去感受宋濂在禅意与学识之间的精妙融合与贯通。

张金陆先生的话语仍然在耳,抢救性挖掘和创新性发展“宋濂文化”,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往昔,更是为了启迪未来,让这一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重新焕发生机,提升金华文化的独特辨识度,使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和钟情这片土地上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这寒冷的麦磨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历史悠久和文化传承的强大力量。愿我们能够成为文化传承的忠实使者,让这份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洪流中永远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步行于纪念馆的小径上,脚下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回响,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次轻柔的对话。宋濂的一生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在我心中慢慢展开,他的思想和精神已经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土地的血脉和经络之中。

在麦磨滩的冬日,暖阳穿透薄薄的云层,洒落一缕缕金色的光芒,笼罩着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在微风拂过的江岸,枯草轻轻摇曳,似乎在低吟着悠扬的古老歌谣。远处的山峦起伏连绵,犹如大地坚实的脊梁,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蕴藏着悠久历史的土地。

冬日访问麦磨滩,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是一次对文化根源的深入探索和深入挖掘。

张金陆很有信心告诉来访的专家学者,宋濂纪念馆将精心打造成为国家级宋濂文化传承中心,在深入挖掘宋濂史料的基础上,计划建立宋濂研究院,以进一步推动宋濂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和交流宋濂文化的广阔平台。

金东麦磨滩文化园的宋濂纪念馆正式开馆,这标志着历史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它既有着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又能让人感受到现代文化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宋濂的文化精神无处不在,从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一砖一瓦,都充满了他的文化气息。纪念馆就像是一条结实的纽带,把过去和现在紧紧相连,让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还能品味到历史的独特韵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