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试,这个让无数学生又爱又恨的字眼,自古以来就承载着选拔人才、检验学习成果等诸多重任。然而,在考试的历史长河中,它也常常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众人吐槽的对象。汪曾祺先生创作的《范进中举》京剧中的那段唱词,生动地刻画了范进成为大主考后,以考试为难学生的变态心理,让
考试,这个让无数学生又爱又恨的字眼,自古以来就承载着选拔人才、检验学习成果等诸多重任。然而,在考试的历史长河中,它也常常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众人吐槽的对象。汪曾祺先生创作的《范进中举》京剧中的那段唱词,生动地刻画了范进成为大主考后,以考试为难学生的变态心理,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在汪曾祺的年代,考试相对轻松,但名家们对考试的吐槽却从未停止。老舍先生曾调侃考试,称“考而不死是为神”,形象地描绘了考试的严酷与无奈。季羡林先生年轻时在日记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开骂,表达了对频繁考试的不满与愤懑。这些名家的吐槽,虽然带有个人情绪色彩,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考试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让人诟病的问题。
如今,考试的形势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末考试临近,学生们都渴望过一个太平年,期待着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收获家人的喜悦与鼓励。然而,一些老师的变态心理发作,却让考试变得异常艰难。某地小学数学试卷突然走红网络,网友纷纷感叹其难度之高“难出天际”,连中学数学老师都沉默不语。这份试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大量融入了语文阅读理解的元素,让许多学生和老师都感到无所适从。这不禁让人思考,考试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难倒学生,让他们在考试中痛苦挣扎吗?
考试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新考试的导向是情境化、跨学科,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本是一个积极的改革方向。通过情境化命题,可以反套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发展核心素养。跨学科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当地教育部门对于这份备受争议的小学数学试卷的回应,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他们声称这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适应运用各学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这种跨学科的尝试,却忽视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思维状况。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都尚未完全建立,又如何能够胜任跨学科的学习任务呢?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在跨学科的迷雾中迷失方向,既无法深入理解本学科,也无法真正掌握跨学科的精髓,陷入“猴子掰玉米,一无所获”的尴尬境地。
此外,这份试卷在考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也存在偏差。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而不是大量考察语文学科背景。将考数学变成考语文,无疑是种了人家的庄稼,误了自家的地,犯了创新盲动症。这种偏离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方式,不仅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能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熊丙奇先生曾指出,命题改革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难度适中原则,发挥考试的测评作用;二是促进学科素养原则。从这两个原则来看,该四年级试题显然存在严重问题。首先,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这已经违背了考试的基本功能。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如果考试难度过高,让学生无法正常发挥,那么考试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其次,命题偏离了促进学科素养的要求。各学科的命题改革,都应该基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不是盲目跟风,追求轰动效应。
考试改革的正确方向,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同时,要明确各学科的核心素养,避免出现跨学科的盲目融合。跨学科的学习应该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学科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设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协同作用。而不是像这份试卷一样,简单地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拼凑在一起,让学生无所适从。
此外,考试改革还应该避免陷入创新盲动症的误区。一些地方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盲目推出一些所谓的“创新”举措,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他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获得领导的认可,却不知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沉下心来,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考试改革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试改革 #教育困境 #学科素养
来源:炎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