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北京大学加快推进顶尖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实力整体提升,特别策划学科交叉融合中青年科技人才系列报道,展现"临床医学+X"立足国家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通过有组织科研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成果、经验、故事、人物,助力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创新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北京大学加快推进顶尖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实力整体提升,特别策划学科交叉融合中青年科技人才系列报道,展现"临床医学+X"立足国家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通过有组织科研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成果、经验、故事、人物,助力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本期走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申占龙教授——
本期人物
申占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结直肠癌诊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青年北京学者计划、美国外科学院Fellow(FACS),担任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专家工作组副组长、经肛腔镜外科专家工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等。
长期致力于胃肠肿瘤临床诊疗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创新开展并在全国推广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新技术,提出系列肿瘤治疗新靶标和新策略。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Nature、Cell、PNAS、J Clin Inves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8项。入选2023、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先后荣获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细胞出版社2020中国年度论文、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青年创新奖、首届北京大学杰出青年医师奖等。
胃肠道恶性肿瘤(主要指胃癌、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数据显示,这一凶猛“敌人”占据中国癌症新发与死亡前五位,为百姓带来很重的疾病负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申占龙教授每天的日常,便是与胃肠道恶性肿瘤这一强敌交手。
20多年来,从临床实践到科研创新,再到成果转化,伴随对“敌人”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申占龙也在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兵器库: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免疫治疗、学科交叉等,他立志有一天能彻底战胜“敌人”。
杏林少年志,医路刀客行
与很多成长于医学之家的医生一样,申占龙的从医之路,也源自“医道传承”。自幼看着父亲白衣执甲、解救病患,小小的心灵便埋下一颗“医道济世”的种子。
1996年,他考入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这里开启了杏林少年的医学生涯。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梦想的种子逐渐抽枝发芽,他一路磨砺技艺,向下扎根的同时也在专注修剪自己的枝叶,逐步聚焦专业领域——胃肠外科。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胃肠外科?”申占龙答道:“胃肠疾病患病率高,深受其害的人群基数大,我希望能帮助他们。运用外科手段治疗胃肠疾病时,那种‘刀下病除’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即时效果’让我很欣慰,也激励我不断精进手术技法。”
申占龙教授(左二)带领团队手术中
2004年,申占龙入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立志以精湛技艺为患者解忧。“医生是患者的守护者,我们用的是手术刀,但背后承载的是信念与责任。”行医二十载,他治愈了无数患者,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作为一名“刀客”,他最擅长的便是直面胃肠肿瘤这个凶猛“敌人”。近年胃肠肿瘤发病率节节攀升,尤以结直肠癌为甚。手术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生理构造的特点,这类手术挑战性很大,尤其接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手术,常常使患者面临“能否保留肛门”的困境。面对这一难关,申占龙不断打磨技术,持续提高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水平。
社交媒体有一篇患者家属的发帖:“父亲保肛意愿强烈,听别家医院的医生说不能保肛,当时就不治了,我从朋友那里听说申占龙主任是保肛方面的专家,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申主任。中午12点多,申主任顾不上吃饭给父亲加号看诊,通过指诊判断有很大希望可以保肛,他耐心细致的解答给了父亲很大信心,后续手术很成功。那天手术从上午一直做到下午,当医生真的很辛苦。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真是感到幸运。”
犹如江湖中的侠客,申占龙“挥刀舞剑”,用心为每一位患者护航。他坦言:“能够为患者刀下除疾,是我最大的荣耀。我希望不仅能治好病人,也要让病人拥有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医道勇争锋,十年磨一剑
多年的临床生涯,申占龙救治了很多病人,但他心里始终绷着根弦:“单凭一把手术刀,虽可解一时燃眉之急,却难以从根本上铲除疾病的根源。”他期待在科研领域深耕探索,“给病人更好的治疗,救治更多的病人。”
手术台上,他是沉着冷静的刀客;手术台下,他是潜心钻研的剑客。直指临床科研的痛点难点,以患者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微环境机制及表观遗传学,发表多篇重量级学术论文,为胃肠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精准剑法,从免疫治疗的“冷与热”开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尤其是PD-1抑制剂,近年来被誉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革命性手段”,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为部分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生,因此胃肠肿瘤的免疫治疗常被视为一柄威力无穷的利剑。但在临床实践中,申占龙发现这柄“剑”并非万能。胃肠肿瘤治疗应用中,这种治疗总体有效率只有40%左右,超过一半的患者无法从中获益。
申占龙教授查房
“为什么同样的药物,对于某些患者如神兵利器,而对另一些患者却形同虚设?”申占龙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答案可能隐藏在肿瘤的微环境中。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胃肠肿瘤的免疫微环境,提出“冷热肿瘤”的概念:“热肿瘤富含免疫活性细胞,能积极响应免疫治疗;冷肿瘤缺乏免疫细胞的浸润,对治疗几乎没有反应。”
为破解这一难题,申占龙团队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从细胞层面揭示胃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特性。发现关键标志物——去乙酰化酶(HDAC),并基于此构建HDAC评分模型(HDS),精准区分冷热肿瘤(低HDS为冷肿瘤,高HDS为热肿瘤),从而筛选出真正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申占龙将此项研究视为学术生涯的重要节点:“不仅是对胃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深入探索,更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剑术升级,从“区分冷热”到“变冷为热”
完成了精准诊断,申占龙并未止步于此。“冷肿瘤患者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这一问题悬而未决,于是他将研究方向从“区分冷热”拓展到“改变冷热”。
申占龙教授指导学生做实验
申占龙带领团队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删除肿瘤组织中微环境成分,纯化肿瘤组织,通过药物敏感性预测发现了名为GPX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分子靶点。GPX4是一种与铁死亡相关的关键蛋白,在冷肿瘤患者中表现尤为活跃。研究进一步敲低胃癌细胞GPX4表达,发现可使胃癌组织从低HDS转变为高HDS状态,显著增强CD8+T细胞浸润和杀伤毒性,并且GPX4抑制剂与PD-1抑制剂联合应用的效果明显优于PD-1抑制剂单药治疗。就这样,成功将冷肿瘤“加热”,显著提高了免疫治疗的有效率。
这一成果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申占龙感慨:“研究告诉我们,即使是对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肿瘤微环境,重新具备治疗的可能性。这不仅是科学上的突破,也实现了对患者的承诺。”
剑谱精炼,让精准治疗触手可及
科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与突破,申占龙始终坚持科研与临床并重。他观察到许多现有的分子检测技术耗时长、成本高,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如何实现“从0到10”的基础创新与成果转化,让更多人以更低成本享受更精准的医疗服务又成为他新的关注点。
申占龙教授指导学生阅片
通过优化HDAC评分模型,他和团队将所需检测的基因数量从几百个缩减到不足100个,甚至精确到具体某几个基因,使检测手段更加简便经济。“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好患者,还要让更多患者有能力承担治疗的费用。让病人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件特别高兴的事。”
为了推动这一技术的临床转化,申占龙多次与企业洽谈合作。他坦言:“科研的最终价值在于应用,而非停留在实验室或论文中。只有当技术真正服务于患者,才能更大化体现意义。”目前,他的团队正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将HDAC评分模型开发成商业化试剂盒,计划在胃肠肿瘤患者中推广应用。
剑气纵横,从胃肠肿瘤到学科交叉
系统、交叉的观念,贯穿了申占龙的从医生涯。他一直认为,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临床实践、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三者有机统一,涉及很多学科的交叉协同。他深知:“单纯依靠外科治疗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未来医学发展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
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申占龙充满感激:“在开展医学研究过程中,我很荣幸能与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合作,得到很大的帮助与成长。比如与张泽民院士合作,在他的指导下得以解析结直肠癌的肿瘤微环境特征,这为我的学科方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申占龙教授带领学生讨论课题
他为直肠癌患者做手术时发现,尽管术前放疗是一种常见的综合治疗手段,但不同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完全缓解率仅为20%左右。“哪些病人对放疗敏感,哪些病人对放疗不敏感呢?如果联合上免疫治疗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带着问题,申占龙又主动与基础研究团队合作,通过进行单细胞精度的解析、分子分型,不断优化直肠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策略。
“这种学科间的交叉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深入、不断碰撞出新火花的,对于应用科学研究解决实际临床问题有很大帮助。不同专业的智慧交织,让无数患者看到了康复的曙光,这就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仁术伴仁心,患者为根本
“如何平衡临床与科研”,是临床科学家最常面临的问题。“我首先是个医生,门诊、手术样样都不能落,虽然一天连做好几台手术很累,但看到病人通过治疗出院了,就很有成就感。科研工作劳神费心、耗时耗力,但我们希望借助基础研究去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更好地反哺临床治病救人。”
申占龙教授出门诊
在他心里,临床和科研都是实现“更好地治疗患者”这一终极目标的方式途径。无论开发低成本的检测技术,还是推动新疗法的临床转化,都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他常和学生说:“科研的核心在于为患者服务,而非单纯追求学术成果。”
他寄语年轻的医生们:“医学是非常神圣的,我们要始终以患者为核心,为患者服务。不仅要技术过硬,还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同情心。”
申占龙用20年的时间,书写了一段胃肠外科的侠者传奇。从手术台到实验室,从科研到教学,他始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用手术刀治病,用科研剑破局,为胃肠外科开辟创新之路。期待未来的日子,这位“科研剑客”继续披荆斩棘,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为医学江湖写下更多传奇。
来源 |《北医》报2024年12月30日第2版
采写 | 彭春晓
排版 | 刘洋
责编 | 武慧媛
声明 |)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