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指南

B站影视 2025-01-15 16:01 3

摘要:减缓和适应: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

一、了解基本概念

1.气候变化: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长期气候状态显著变化,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

2.减缓和适应: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3.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在特定地区和时间内发生的,天气或气候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的罕见事件,主要包括高温热浪、低温寒潮、台风、洪涝、暴雨、干旱、野火等,其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发生强度更高、影响更广泛趋势。

4.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指由于气象因素改变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健康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例如,频繁发生的高温热浪增加中暑风险,低温寒潮增加冻伤风险,暴雨、洪涝增加意外伤害风险等。

5.气候敏感疾病:指发生、发展和流行特征直接或间接受到天气、气候影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如与高温热浪相关的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病媒生物相关的登革热、黑热病等传染性疾病,由雷暴天气诱发的过敏性疾病,洪涝灾害时易发的介水传染病等疾病。

6.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推进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将健康融入万策,全社会通过采取主动积极应对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保障生命安全、促进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理解重要政策

7.国际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共识。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列为战略目标,呼吁各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加入健康适应的内容,加大资金投入,将健康更好地纳入气候政策全程。

8.我国出台的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相关政策。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部署“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战略任务。13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十项气候变化健康适应重点行动。

9.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的核心措施。行动全面覆盖需重点关注的人群,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过敏等慢性病患者以及户外作业人群等;系统提出以公众为行动主体或受众的重点行动内容,包括开展气候敏感疾病风险预警、发布公众健康防护指引、改善重点场所工作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防护标准、强化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救治和心理干预、加强全社会宣传教育与引导等。

三、学习核心知识

10.气候变化主要健康风险。气候变化可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健康。一方面,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直接导致意外伤害增加,传染病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间接增加介水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风险。

11.高温热浪对健康的影响。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疾病,还会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等的发生发展。高强度紫外线辐射还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12.低温寒潮对健康的影响。气温骤降和持续低温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此外,低温寒潮还会加剧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皮肤及泌尿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发展。

13.台风、洪涝对健康的影响。台风、洪涝及其次生灾害可直接造成人员意外伤亡,如溺水、砸伤、触电等;对精神心理健康产生冲击,如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等;通过引起水源、食物和土壤污染,孳生虫媒,增加介水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和媒介传染病风险;亦可破坏基础设施,导致道路交通阻断,无法及时就医,加重原有疾病或症状。

四、关注重点人群

14.重点人群。第一类是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第二类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第三类是户外作业人群,如从事建筑、快递、外卖等行业的人群。

15.敏感人群。孕妇在妊娠期身体发生系列生理变化、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老年人身体机能发生衰退,这导致此类人群更为敏感、适应能力相比一般人群较弱,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

16.慢性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易受异常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进而加重原有疾病。例如,高温可促发排汗、减少血容量、引起电解质失衡等,增加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风险;寒冷可刺激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绞痛、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易受异常气温、极端降水等天气影响而加重原有疾病。例如,异常气温可导致气道黏膜所处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失衡,降低机体的屏障保护能力,促使感染风险增加,引起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过敏性疾病患者易受到异常气温、雷雨等天气影响而诱发过敏性疾病。例如,持续高温天气可通过延长植物花粉季,增加环境中花粉等过敏原水平,导致呼吸道、眼和皮肤出现过敏症状;雷雨天气下,空气中的花粉和霉菌在电荷和水分作用下崩裂成细小的颗粒,更易被人体吸入至下呼吸道而诱发“雷暴哮喘”,加重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17.户外作业人群。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比一般人群具有更高频率、更长时间、更大强度的户外活动,更易受到影响。

五、践行低碳生活

18.建立低碳生活理念。公众应建立“绿色、节能、适度、文明”的健康低碳生活理念,从我做起,惠及他人,保护自身,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良健康影响,为降低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19.践行低碳生活方式。选择绿色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天气适宜时采取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选用节能型家居、办公用品,降低不必要的水、电、气能耗。吃穿用度宜适量、适时,绿色消费,选取包装简约的商品,积极开展废旧物再利用。主动参加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活动,积极分享知识经验,带动周围人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

六、掌握防护技能

20.掌握健康防护措施。公众特别是重点人群和敏感人群,应掌握各类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护技能。比如:根据高温预警等级调整出行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户外作业时使用防暑降温用品,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定时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低温寒潮过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应持续关注身体状况,慢性疾病患者仍需持续监测血压、血氧和心率等指标,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来源:昆明国家高新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