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临床主要以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超级细菌”,则泛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在它面前,传统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法见效,导致患者的病情难愈甚至威胁生命。近年来,噬菌体疗法在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上显现出巨大潜力,有望成为对抗超
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临床主要以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超级细菌”,则泛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在它面前,传统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法见效,导致患者的病情难愈甚至威胁生命。近年来,噬菌体疗法在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上显现出巨大潜力,有望成为对抗超级细菌的新方案。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借助噬菌体疗法成功攻克超级细菌(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感染,相关成果发表于医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新兴微生物和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本研究是全球首次对多重耐药粘质沙雷氏菌感染采用噬菌体治疗的研究,为“超级细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也为未来噬菌体疗法进一步走向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官网截图
粘质沙雷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耐药性强,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固有抗性,容易引起院内流行性感染,常致使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出现肺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等疾病。
研究团队招募了一位由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引发严重肺部感染的59岁患者,其主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和间歇性咳嗽。患者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肺组织受压、胸腔积液以及多发感染病灶。尽管接受了多种抗生素治疗,感染仍未能缓解,且耐药性进一步加重。基于患者的复杂感染情况,研究团队设计并实施了结合噬菌体治疗与抗生素的创新治疗方案,并系统评估了疗效与安全性。
噬菌体作为细菌的“天敌”,是一类专门攻击细菌的病毒,在应对耐药性细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噬菌体具有高度的靶向性,能够精准锁定、杀灭特定细菌,而不会伤害人体正常菌群;其次,与广谱抗生素相比,噬菌体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更少,对患者的安全性更高;此外,通过筛选和优化,可设计针对不同耐药菌株的噬菌体或组合,从而实现个性化和高效治疗。
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获得了噬菌体Spe5P4,并全面评估了该噬菌体的特性,包括基因组安全性分析、温度和pH稳定性、最佳感染倍数、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等。验证其安全性后,研究团队采用噬菌体制剂制备技术对其进行标准化制备,并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临床治疗研究。以下为治疗前后患者的CT影像(图A)和胸腔积液变化(图B):
噬菌体治疗前后胸部CT和胸水形态变化
治疗前(图A上):从噬菌体治疗前第106天到治疗前1天,患者肺部感染病灶(蓝色箭头标记的黑色区域)逐渐扩大,肺组织受到严重压缩,肺不张明显。胸腔积液(红色箭头标记)量大且明显,炎性积液的吸收进程缓慢。此时,常规抗生素治疗已经完全失效,患者病情濒临失控。
治疗后(图A下):在噬菌体治疗开始后的第13天到第140天,患者的肺部感染病灶显著缩小,肺组织恢复迅速,黑色区域明显减少,肺组织逐渐重建(蓝色箭头标记)。胸腔积液大幅减少(红色箭头标记),胸腔穿刺收集的炎性积液从混浊逐渐转为清澈(图B),显示出炎症的显著缓解。在随访结束时,肺组织显著恢复,胸腔积液几乎完全吸收。
这些结果表明,噬菌体疗法在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不仅帮助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胸腔积液减少,肺部感染区域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免疫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变化,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未发现目标细菌对噬菌体的耐药性,进一步验证了噬菌体治疗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噬菌体疗法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细菌感染治疗手段,目前已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糖尿病足等慢性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为噬菌体治疗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方法学基础,也展示了噬菌体在应对复杂耐药性病原菌中的先进性,为其它耐药性细菌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推广,噬菌体治疗有望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专项科学家肖敏凤表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国家临床传染病研究中心,在感染性疾病治疗和诊断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华大在耐药菌噬菌体实体与信息一体化库资源、基因组学研究、高通量筛选技术以及噬菌体制剂制备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多重耐药细菌的新型治疗方法,希望能够推进噬菌体疗法相关领域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为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提供参考方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教授、神经病学研究所浅川哲也教授、感染与免疫科周泱主任医师、科研教学部沈佳胤教授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肖敏凤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段湘科博士、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文峰博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肖颜玉副主任技师和饶曼医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基金、深圳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基金的资助。本研究已获取病人知情同意,获得伦理办公室审批批件。
来源:健康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