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This is the bone in my bones,the meat in my flesh. People must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unite with their w
安徽爱之侣相亲联盟余帆寄语:牵手爱之侣,你我永不忘(灵魂选择知己的伴侣 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This is the bone in my bones,the meat in my flesh. People must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unite with their wives)——《创世纪》
现在,全世界有许多单身汉都振振有词地标榜:自己是快乐的,自由自在的,随心所欲的,其大话各式各样。但仔细深入地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其中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单身汉,或内心深处终不懊悔者。因为归根到底Ta战胜不了属于人的本能。
在此,我愿你知道:努力去争取一桩还算满意的婚姻是需要的,特别是对一个女人,也特别是在中国。婚姻,赋予我们的,不独是性爱的愉悦,更是一桩当履行的人生任务(包括生儿育女)。婚姻的价值会更多体现于一个人的老年,以及我们生命的低谷之时。婚姻,是风高浪急,压力重重的生命里的避风港。
虽说人,特别是当代人情感的流动性、脆弱性、不确定性,在导致多性交谊和离婚现象的日益增多,但却始终无法改变这样的一个定律:即我们短暂生命的过程,总是在渴求一个最亲密无间的人,最终也只有一个最亲密无间的人可能在身边,滥情若麦当娜和迈.杰克逊也是如此。
反过来说,结婚又离婚,离婚再结婚,不惟只是带来沮丧与挫伤的消极面,也许不啻是更为有益的情感调整,更多表达出人的追求婚配完美的新意愿。
进一步考察,作为两性关系的最高形式,一夫一妻制的婚姻, 也不独是社会文明进化的产物,就是在所谓群居群交的原始社会, 也大量存在实质上的两个人更好、更亲密、更心心相印、更舍不得的长久关系,直至终老。所以,我们并不能将婚姻家庭的形成,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物质生产关系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私有财产继承制),充其量现代社会只是把这种关系完善其法律化的手续罢了。
你可看到,许多有着宽泛性选择的范围、也从来不少有性伴侣的人,希望结婚。而没有财产的穷人、乞丐希望结婚。妓女同样希望结婚。还有不愿生育和不能生育的人希望结婚。甚至病入膏肓的垂死者也希望结婚(只要有可能)。
那么,结婚,一个人“绑着”另一个人,这一全世界绝大多数 人的持久而坚定的愿望和行为,反反复复,失败了再来,到底为什么呢?
可能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植根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孤独感, 且与年龄俱增。这种灵魂深处的孤独,是任何物质的进步与哲学的开导所无法弥补的。每一天,世界科技都在别出心裁,不断推陈出新更多的娱乐,甚至还有日益完善的全仿真"智能女人”和”智能男人”,其造型魅力可谓十足,但那只能刺激我们的感官,却无法理解与呼应我们属灵的渴盼。我们孤独的精神情结与生俱来,总在不可抗拒的寻找另一个自己。这另一个自己,她或他,不仅要和我们住在一起,挣钱糊口、做爱、生儿育女、相互照料、欢笑和叹息,还要我们对话、聊天、吵架,打发许多庸常的日子......
而当我们老了,要离开尘世的时候,至少在我们的臆想中,更多是在现实中,多少还有她或他悲伤的身影,陪护在告别的床边,我们为此而感到一点踏实和慰藉。这另一个自己,这个被我们的心灵所认可的亲密无间的人,就是妻子或丈夫,或是扮演妻子或丈夫角色的情人,而且唯一、而且排它。
如何是这样的呢?这是一个谜,是上帝的设计。但相信自亚当夏娃的年代起,直到未来无数世纪,无论形式或花样如何变换,人的结婚,或实质上拥有一个真正挚爱的人,总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来源:陌笑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