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慧:谦者翔虹

B站影视 2025-01-15 13:36 2

摘要:那次相思湖作家群到著名作家东西老师的老家谷里村采风,我就在现场看到他抱着一件24瓶装(一瓶596ml)的娃哈哈纯净水与人过招。人家是轻装上阵,他是负重30斤,能有胜算吗?当时我真的为他捏了一把汗。尽管刚开始他稍微有点把握不好平衡,后来他越战越勇,竟然把轮流上阵

文/黄宏慧

当我们县里的乒乓球民间高手张定林在餐桌旁醉眼迷离地感叹,说翔虹夺得广西乒乓球邀请赛50~60岁年龄组男子单打第一名时,我一点不意外。

那次相思湖作家群到著名作家东西老师的老家谷里村采风,我就在现场看到他抱着一件24瓶装(一瓶596ml)的娃哈哈纯净水与人过招。人家是轻装上阵,他是负重30斤,能有胜算吗?当时我真的为他捏了一把汗。尽管刚开始他稍微有点把握不好平衡,后来他越战越勇,竟然把轮流上阵的几个对手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站在我旁边的一位村里老头看了禁不住啧啧点头说,要是哪家得这筒当女婿(“筒”乃本地话,意思是“这个人”),劈柴火扛水泥砖铁定一把好手!搞得围观的老乡一片哈哈大笑。

张定林说:“翔虹去北京学习两个多月回来后我们均成为他手下败将。应该是他在北京经常与高手过招,球技提高神速,才有如今‘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味道。”我说:“中学时代,翔虹对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样样都来得两下,还当过足球守门员,超强的运动细胞让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学打乒乓球也来得快。”定林问:“他的文学是不是与乒乓球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说:“应该是吧,他去北京学习应该也得到点拨!”

勿庸置疑,文学也需要天分。翔虹当年中考作文《夏天的田野》是河池地区(当时未改为地级市)唯一满分作文,并成为广西唯一入选当年《全国优秀中高考作文选》的人。他有语言天赋,又很谦虚好学,再经过高人的稍微点拨马上就领悟了,而我即使大师用棍棒敲打头颅再踮起脚尖也难以达到他的高度。当然,不放弃自己的爱好和日复一日地坚持才最重要。

作为一个业余作者,翔虹多部作品被《小说选刊》《作家文摘》《小说月报》《散文海外版》转载,入编《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等多种选本。他曾获《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文学》年度小说奖等。2024年发表的3篇小说,2篇上《小说选刊》,其中1篇同时选上《长江文艺·好小说》。一个人一辈子能上一次《小说选刊》就感到莫大荣幸了,而翔虹却连续五年上《小说选刊》,这简直超出我的认知!众所周知,《小说选刊》编辑的眼睛是非常犀利的,翔虹小说能入编辑的“法眼”,说明他的小说一定有它的闪光之处。

我经过认真阅读翔虹的小说,发现他的小说贴近生活,写身边人身边事,着眼当下农村农民农业形势以及草根人物的喜与悲,充满着善意及人性关怀。他在中国作家网发表了不少创作谈,其中有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在我乏善可陈的半辈子里,能让文字发出一丁点微薄的暖光,值得小欣慰。” 可见翔虹对文学悲悯原义的遵循与追求。在梳理回想中,还真的发现他小说和散文中一直贯穿着持善扬正,不惧艰辛,相信光亮,有悲悯情怀,温暖底色。我想,这应该是他的作品频频让编辑及读者产生共鸣、喜欢阅读的主要原因。

《小说选刊》编辑胡丹这样点评翔虹的《再生稻》:“翔虹的写作是为人民写作……鲜活的在场感使得小说具有历史和时代纵深,介入现实的责任感与炽热的使命感展现出深沉的人文情怀,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人物形象则寄托了作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主义精神。”我原来以为他写得多发也多,其实不然,梳理几年来,每年他也只发二三篇。造成发表多的假象是由于他写一个成一个,又转载,又有诸多评论其作品的文章出来,形成连锁效应,持续有声响。我们周围也有人写更多甚至发表更多,但反响小,无转载,无权威评论,没有持续反应。

《再生稻》上了《广西文学》头条后不久被《小说选刊》选上,后又被《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还进入《2024中国优秀短篇小说选》。我调侃翔虹说:“你作品里种再生稻的农民一年只收两茬,而你却收了好多茬!”翔虹谦虚地说:“不过是偶尔的运气罢了。”他说偶尔,我可不这样想,我发现他的小说在《小说选刊》和《长江文艺·好小说》公众号上的阅读量在同期推送的作品中,几乎都排在靠前。

广西青年评论家曾攀在《民族意识、国家观念与世界视野——新时代文学桂军的集体表达》一文中这样写道:“翔虹的小说对于乡土世界的书写极为生动可观,《过节》获《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其对于人和人性的点染尤为精彩,甚至于他们的一拳一脚、一言一行,都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由人而延伸至事与物、景与史,描述了乡村的现状与景深,更触及了乡土中国在转型期的征兆与症候。”有人告诉我《过节》是《广西文学》当年唯一上选刊的中篇小说,也是刊物史上发表的小说头一回获《小说选刊》奖。文友们都记得,每次他有文章获奖,收到祝贺时他总淡然地说,不是我的文章写得怎样,而是这类题材对路,有需求,哪怕水准欠一点,编辑也不去苛求。这是何等的低调!

说到翔虹的低调,我想起了县里有个建筑工乒乓球友韦毅,也喜欢涂涂写写,人家初次在球馆里给他介绍说,对面那人就是翔虹,他满脸惊讶地问,你开玩笑吧,我读过翔虹的文章,这个人五大三粗皮肤糙黑的,又没有半点架子,比我还像钢筋绑扎工,怎么可能?其他球友说信不信由你。后来韦毅把这个插曲写在自己的文章里发上文学公众号,有读者留言调侃说,你这样写自己对翔虹的第一印象,真够可以了。翔虹看到文友转来此文后,为一个打工仔在那么窘迫之下,还有如此的文学情怀而感动,马上找到他的联系方式,转告东西老师那句话“贫穷不限制想象力”,鼓励他多写自己的打工生活与感受。韦毅后来果然写了不少,有一篇散文《小鹿》刊发在《河池日报》后,大家都被他的艰辛经历和向上心态感动,反响挺好。

2022年3月30日,翔虹发表在《中国作家网》描写广西天峨的散文《一别四季》入选上海初中教材。翔虹在文学沙龙群里自嘲说:“没想到混写了几十年,《一别四季》充其量竟然只够初一学生水平。”我回复道:“以后动笔之前,先喝一两杯宏慧黄酒,绝对达到高中甚至大学水平。”尽管文友们知道我那是调侃,但小说《再生稻》被教育界当成教材是不争的事实,它成为不少地方高考语文复习训练之一,并列入宁夏大学博士生小说研究目录。

一般爱好写歌词的人也喜欢独立思考与善于表达。翔虹竟然在2024年一年时间就创作了《爱上乒乓球》《如果你曾经来过》《穿越时空的爱恋》《三堡蓝衣壮》《给我一张回家的车票》《黄山松》等六首歌词在音乐网热播。短短几天时间,《爱上乒乓球》《黄山松》在酷狗音乐网的点播量便进入前十;《三堡蓝衣壮》被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日报网转播,广西文联网把《三堡蓝衣壮》誉为“一曲唱响山河之美的歌”。歌曲《原来是风吹山巅》于2024年7月被广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及广西音乐家协会评为“潮音新民歌、原创歌曲征集展播”活动优秀作品,并列入推荐展播目录。作家何述强说:“翔虹的歌词写得太有韵味了!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无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抒发岀来的!”我对何老师说:“这相当于酒量大的人,什么类型的酒都能来一壶,即使喝杂酒也能应付自如!”何老师笑着点点头说:“宏慧三句不离本行。”

看到翔虹发表在《文学报》上那篇名叫《严者东西》文章后,我才懂得东西先生是翔虹的文学老师,微信成为他俩进行文学交流的主要工具。文中东西老师对翔虹说的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你磨的十把剑只配割猪草,削锄头把把,真到较劲时,人家随便拿根老木棍,都能把你的剑磕缺角,甚至打断,你说这些剑有什么价值?精炼十年的剑,才出鞘便已寒光逼人,削铁如泥,威名八方,它不值得你追求吗?”东西老师巧妙表达了作品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让翔虹终身受益。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琢始成 。广西作家蒋锦璐在朋友圈调侃翔虹说:“写作家东西的这个人,也不是一般的‘东西’呀!”

2024年10月,东西老师站在曹雪芹文学奖的颁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我在没有获奖之前,稿费很低,工资很低,很困难!我想,曹雪芹喝稀饭写出了《红楼梦》,我也可以喝稀饭写小说!我就带着这样的信念写了十几年。”我在微信群里做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并留言:“东西老师太幽默了!”翔虹回复道:“这不是幽默风趣,是感恩,谦逊与智慧,是文学情怀与深刻哲思。爱文学,当喝粥也写,寂寞也写,更在举目喧嚣纷繁冗杂中静静地写。”翔虹说到也做到了。作为一个大忙人,他无论忙到多晚都抽岀时间阅读与写作。翔虹说九十岁的老作家王蒙都还在坚持写作,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去年年底,翔虹受邀参加都安瑶族自治县2024年文学创作总结会暨《民族文学》作品赏读会。翔虹说他读一位著名作家的长篇纪实散文,很认真、很详细,读书笔记就做了近两万字。他说他每天忙完后不管有多晚,至少留一个小时给自己内心,即阅读。当场就有文友问,你的时间哪里来的?翔虹回答,一年有52周,哪怕有一半在出差加班,不还剩下26周自己可以支配周末么?还有名目繁多的节假日,只要减少应酬,时间大把多,就看你想不想读书写作了。翔虹还说阅读能缓解压力。这让我想起了元月五日凡一平老师在南宁市兴宁区十里花廊书院参加陈行甲老师“爱与成长”读书会上说的一段话:“我买股票亏本时,看了余华的《活着》,我想我的股票再怎么亏,我也比主人公福贵幸福,于是我糟糕的心情又变得安宁了......”这说明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我曾经成为翔虹小说里主人公。他说他创作主人公为退休副检察长韦宏旺(本人名字黄宏慧的壮话反读)的小说《视频》三分之二内容是在一次出长差途中完成的。一上中巴车或者大巴车,他便往最后一排落座,后排虽然颠簸严重但比较安静,不用与人搭讪也不被干扰,可以安心写作。他在宾馆里写、在高铁上写、在别人打牌的时候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地写……我终于明白翔虹先生的名字这几年像一盏明亮的灯,频频闪烁在桂西北文坛天空上的真正原因了。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实现闪闪发光的梦想背后都需要付出无数艰辛。老话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我写完《司机作家——侃侃卢卫东》一文时,已是周末深夜,犹豫再三,才发给翔虹提意见。想不到,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我回复。他说一篇文章的灵魂就是思想性,也可以理解为谢有顺老师的“文学的深度”,但是起画龙点睛的题目也不可忽视。他建议我把题目“司机作家”改为“天天给人开车的作家”,他说这题目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后来我按他提出的六点建议一一修改,文章在《河池文艺圈》公众号发表后,阅读量很快破万。而我把《谦者翔虹》这文发给他提意见时,他说的话与鬼子老师说的如出一辙:我对写我和评论我小说的文章,历来的态度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后来我心里明白他们这样的态度无非是想让作者在下笔的时候不要有心里负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孝顺父母与尊老爱幼这两种美德在翔虹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写关于父亲那篇名叫《一道坎》的散文发表在《山花》文学杂志上,让我泪目,也让读者为之动容。他写天峨那个残疾女孩名叫《阳光如玉》的文章发表在中央及地方媒体的网站上,各地爱心团体及读者被这个坚强乐观的小女孩所感动,并纷纷给予大量捐助,让小女孩及家人感激不尽、终生难忘。我清楚地记得翔虹《探照光》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心怀阳光,字句温暖,全部仰仗现实中我们看见和未曾发现发生的好。”

翔虹小说的灵感和素材百分之百来自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为了感谢这些给他灵感和素材的主人公,他常常选择周末请他们到家里吃餐饭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有一次,正当大家谈得正欢的时候,翔虹发现邻座的一位老同事脸色苍白,冒着虚汗,急忙把他抱在怀里,用餐纸帮他抹汗。懂得中医的小说《再生稻》主人公原型说别紧张,这种“蚂蝗痧”很容易处理。给他含一口盐水并在他的颈脖后侧不断地刮了两分钟,脸色马上又变得红润了,人也有说有笑了。后来我看翔虹那位老同事的颈脖后面,被《再生稻》主人公原型刮出两条像蚂蝗一样黑黑的痕迹。我脱口而出:高手在民间!

我对翔虹说:“如果今晚老韦在自家发‘蚂蝗痧’,没有人懂得如何处理,那可就麻烦了。”翔虹说:“好人一生平安!”能够惦记着三十多年前一起工作过的退休老同事,说明翔虹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

在这个网络快餐时代,每时每刻写出来发出来的文字何其多,写翔虹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自己佩服他不一定由于他的文字,更关键的是他对文学那份纯粹的虔诚与韧性。我因生计到处飞来飞去,所见所交的人不少,我想自己发于内心敬佩他,可能是因为他身上没有丝毫文人相轻的习气,对谁都真诚以待,始终谦虚低调、质朴无华。于是,我给此文起的题目为《谦者翔虹》。

作者简介

黄宏慧,男,1968年生,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品酒师及国家评委。现任广西都安宏慧黄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河池市酒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池市文联副主席,广西作协会员。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