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血糖没超这个数,不用太克制,别担心好好吃饭睡觉

B站影视 2025-01-15 11:33 2

摘要:还有人一拿到体检单,看到“血糖偏高”几个字,立马把米饭、面条全从餐桌上赶走,连苹果都不敢啃一口。这种“谈糖色变”的现象,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吓唬自己比生病更伤身。”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俗话说:“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但这年头,不少人饭还没吃完,就已经开始掏出血糖仪,生怕这一口饭把血糖飙上天。

还有人一拿到体检单,看到“血糖偏高”几个字,立马把米饭、面条全从餐桌上赶走,连苹果都不敢啃一口。这种“谈糖色变”的现象,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吓唬自己比生病更伤身。”

今天,我就借上海交大的一项研究,来和大家聊聊血糖这件事儿。不要急着“控糖到底”,有时候反而是瞎折腾。我们得明白,血糖没超过这个数,生活里别太克制,吃好睡好,这才是王道。

每年体检报告一出,总有不少人被“空腹血糖6.1”吓得不轻。其实,按照医学标准,空腹血糖在3.9到6.1 mmol/L之间算正常,超过6.1但不到7.0属于“糖调节受损”,7.0以上才算糖尿病。

再说了,血糖是个动态指标,受情绪、饮食、运动、甚至季节变化影响都很大。你体检那天前一天没睡好、紧张、或者多吃了点米饭,血糖稍微高一点,这都是可能的。

上海交大的研究团队通过长达5年的数据跟踪发现:空腹血糖在6.1-6.9 mmol/L之间的人,只要生活方式合理调整,10年内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不到30%。

换句话说,这个阶段的“血糖高”并不是死刑,更像是一个黄灯提醒:注意一下就好,不用慌得连饭都不敢吃。

别把自己饿瘦了,反而害了身体!

有些人一听说自己“血糖偏高”,直接和碳水化合物说了再见,顿顿吃青菜鸡胸肉。殊不知,这样做可能适得其反。长期低碳水饮食,容易导致能量不足、情绪低落,甚至让身体分泌更多的应激激素,反而让血糖“报复性”升高。

上海交大的研究指出,适度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的50%左右)才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

“糖调节受损”这个词听起来吓人,但本质上只是个“中间状态”。有些人一听到自己的血糖“超线”了,立马给自己贴上“准糖尿病患者”的标签,搞得生活苦兮兮的。

其实,只要你没有出现餐后血糖高于11.1 mmol/L的情况,这个阶段的血糖波动完全可以通过生活方式逆转。

举个例子,研究中提到,适量运动对改善糖调节功能有显著作用。哪怕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都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相反,那些整天坐办公室、吃完饭就瘫在沙发上的人,血糖自然容易“蹭蹭”往上爬。所以,我常和患者说:“与其盯着血糖仪发愁,不如多动动腿!”

生活中,总有些人让人羡慕嫉妒恨:他们饭量惊人,却不长肉,血糖还稳得跟山一样。这背后,其实藏着“代谢密码”。

研究发现,这些人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胰岛素敏感性强:他们的胰岛素能够快速有效地把血糖“送”进细胞,转化为能量。

2. 良好的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健康,可以帮助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血糖波动。

3. 稳定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和饮食能让身体维持良好的代谢状态。

所以,血糖高的人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不是睡得晚?是不是吃饭没规律?是不是长期压力大?这些“小毛病”才是“血糖杀手”,比你那一口米饭更危险。

血糖的“幕后黑手”不止是甜食,有些意想不到的小细节也会让血糖偷偷升高:

1. 压力:当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时,身体会分泌更多的皮质醇,这种激素会让血糖“悄悄”上升。

2.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扰乱身体的代谢平衡,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

3. 饮食顺序:研究表明,先吃蔬菜后吃主食,可以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这是因为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糖分的吸收。

最近几年,“低GI饮食”成了网红,似乎只要吃低GI的食物,就能一劳永逸地控制血糖。可事实并非如此。GI(血糖生成指数)只是一个参考值,不能单看。

西瓜的GI值很高,但含糖量其实很低;而一些所谓的“全麦饼干”,标榜低GI,但脂肪含量高得惊人,吃多了反而不利于健康。

所以,与其盲目追求低GI,不如关注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燕麦、糙米、红薯等),它们能稳住血糖,还能促进肠道健康。

血糖管理不是一场“数字游戏”,更不是一场“禁食比赛”。我想告诉所有被血糖问题困扰的人:血糖没超那个“关键数”,别杞人忧天。吃好睡好,动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记住一句话:“身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吓的。” 别为了一时的数字折腾坏了好日子。

控制血糖的关键不在于你吃了几碗饭,而在于你是否用心对待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血糖问题,也许比你想象中更容易解决。

信息来源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最新研究成果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23年度报告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来源:经纬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