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李小梅,今年42岁,在青湾县城开了家小饭馆。说起我的童年,基本都是在奶奶身边度过的。那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把我交给了奶奶带。
人们常说,每个家庭都有说不出的秘密。但我从未想过,一个普通的菜篮子,会成为揭开我们家族三十年秘密的钥匙。
我叫李小梅,今年42岁,在青湾县城开了家小饭馆。说起我的童年,基本都是在奶奶身边度过的。那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把我交给了奶奶带。
奶奶是个特别节俭的人。家里那些朽了的竹篮子、破了的水桶,她都舍不得丢,总说还能修补着用。要说最珍贵的就是那个绿色的菜篮子,陪伴了她几十年,从不让别人碰。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想借那个篮子去河边摘菱角,奶奶一把夺过来,脸都气青了:"这个不能动!"当时我还纳闷,不就是个篮子吗,至于这么宝贝。
那个菜篮子也没什么特别,就是普普通通的竹编,上面的绿漆都掉得差不多了。只是篮子底下垫了一块黑布,跟着奶奶上了年纪,那块布也起了毛边。
村里人都说我奶奶是个怪人。不为别的,就因为她每个月初二十六,都要背着这个篮子去老街那边转转。刮风下雨都不耽误,去了准能待上大半天。
起先我以为她是去赶集,后来发现不对劲。那天是腊月二十六,天寒地冻的,我偷偷跟在她后面。看见她在一户破旧的平房前站了好久,抹着眼泪离开了。
那时候我还小,不懂这些,只记得回家后奶奶的眼圈红红的。她盯着那个菜篮子发呆,嘴里念叨着:"都快三十年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长大了,奶奶的背越来越弯,那个菜篮子也越发破旧。要不是今年奶奶突发脑溢血住院,这个秘密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揭开。
那天早上,我在饭馆里忙活,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奶奶突然晕倒,送去抢救了。我赶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和二伯已经到了,在病房外面争得面红耳赤。
"你还有脸来?当年要不是你去外地躲债,妈能把那么多钱借给外人?"父亲指着二伯的鼻子骂。
二伯也不甘示弱:"要不是你们逼我,我能去外地?那钱到底去哪了,你心里没点数?"
我一头雾水,插不上话。好在护士过来说奶奶醒了,这场争吵才算暂时平息。
进了病房,看见奶奶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吓人。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嘴里不停地说:"菜篮子......"
父亲和二伯面面相觑,都不吭声。倒是一直沉默的三婶突然开口:"是不是要说那三万块钱的事?"
这话像一颗炸弹,炸得病房里鸦雀无声。我这才知道,三十年前,奶奶借了三万块钱给一个陌生人。那时候三万块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在县城买套房了。
"那人都死绝了,还提这个干啥!"父亲烦躁地打断三婶。
奶奶突然激动起来,用微弱的声音说:"不...不死绝......"
护士连忙进来,说病人需要休息。我们只好都退了出去,各怀心事地在走廊上坐着。
那天晚上轮到我值夜班。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映在奶奶憔悴的脸上。她睡得不安稳,嘴里不停地说着梦话:"对不起...对不起......"
我握着她的手,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话:"人这辈子啊,做点好事不图回报。"现在想来,这话里大有深意。
第二天一早,二伯又来了。这次他带来一个陈旧的存折,说是在老宅子收拾东西时找到的。存折上的存款记录显示,三十年前奶奶确实取过三万块钱。
"那时候一家人都觉得她疯了,"二伯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点了根烟,"一个陌生人,说是做生意赔了,想不开要轻生。妈二话不说就把棺材本借给人家了。"
我听得心里一惊。三十年前的三万块,可是奶奶一辈子的积蓄。她那么节俭的人,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
"后来那人真的消失了,"二伯深深吸了一口烟,"连个影子都找不着。大家都说妈上了当,被人骗了。可妈从来不提这事,问就说钱是自己花了。"
就在这时,病房里传来护士的呼喊声。我们冲进去,发现奶奶又昏迷了。医生说情况不太乐观,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那一夜,我守在病床前,看着奶奶消瘦的脸。突然,她睁开了眼睛,用微弱的声音叫我:"小梅......"
我赶紧凑近,听见她说:"菜篮子......底下......"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赶紧回家取来那个旧菜篮。看见篮子的那一刻,奶奶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示意我把篮子底下的布掀开。
在昏黄的灯光下,我颤抖着手揭开那块发黑的布。一张泛黄的纸条静静地躺在那里,上面的字迹已经很淡了,但依稀可以看出是一张借条。
"这是他写的,"奶奶的声音很轻,"那天他在河边想不开,说欠了三万块高利贷,还不上就要跳河。我就把棺材本借给他了......"
我小心地展开借条,上面写着:"今借到李秀英(我奶奶)现金三万元整,三年内还清,利息按月算。借款人:张守诚。"
"他后来去哪了?"我轻声问。
奶奶的眼睛望着窗外的月光:"他去了南方,做小生意。我每个月都去他家看看,他爹娘都老了......"
我突然想起那座破旧的平房,和奶奶每月都要去的地方。原来如此。
"前年他爹走了,就剩他娘一个人。我总觉得亏欠他们,要不是我借钱,说不定他就回来了......"奶奶的声音越来越低。
这时候,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的眼眶红红的,手里捧着一个信封。
"李奶奶......"中年男人的声音哽咽着,"我是张守诚。"
奶奶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
"这三十年,我一直在找您。"张守诚跪在病床前,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那年您救了我的命,我发誓一定要报答您。可是等我在南方站稳脚跟,回来找您的时候,您已经搬走了......"
原来,张守诚这些年在深圳打拼,从小商小贩做起,现在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托人打听了很久,直到前天在县报上看到一则寻人启事,才找到了这里。
"这是三十万,利息我按最高的算,"张守诚把信封放在床头,"可惜找到您的时候,已经这么晚了......"
奶奶轻轻摇头,用尽全身力气说:"不要钱......你,能回来,就好......"
我看见一滴泪从奶奶的眼角滑落。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很多事。为什么这些年奶奶总是默默地去看望张家老人,为什么她把那个装着借条的菜篮子看得比命还重要。
原来她不是在等钱,而是在等一个人平安回来。
第二天凌晨,奶奶走了。走得很安详,嘴角带着笑。张守诚守在床前,一夜未眠。
在整理奶奶遗物的时候,我在她枕头底下发现了一本日记。翻开才知道,这三十年来,她一直在记录着张家老两口的日子。每月去看望他们,帮他们收拾院子,给他们送些青菜。
日记最后一页写着:"今天又去看了老两口,听说守诚在南方过得不错,我就放心了。这钱借得值当。"
张守诚主动承担了奶奶的所有丧葬费用。葬礼那天,他跪在奶奶的遗像前磕了三个响头。"李奶奶,您放心,您的子女晚辈,就是我的亲人。"
父亲和二伯听到这话,羞愧地低下了头。这些年他们只顾着责怪奶奶糊涂,却不知道她内心的善良。
后来我才知道,张守诚这些年一直在资助张家村的贫困学生。他说:"李奶奶教会我,人这一生,最值得珍惜的不是钱,而是那些无私帮助过你的人。"
如今,奶奶的那个旧菜篮子被我收藏起来。每次看见它,就想起奶奶常说的那句话:"做好事不图回报,但好人一定有好报。"
这个春节,我把奶奶的故事讲给女儿听。她问我:"奶奶为什么要把借条藏这么久?"
我想了想,说:"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做了好事。有些恩情,不是为了被记住,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善良。"
来源:一遍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