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提示,本市正处于流感高发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型流感,且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所流行的流感毒株与疫苗株高度匹配。春节将至,建议市民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提示,本市正处于流感高发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型流感,且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所流行的流感毒株与疫苗株高度匹配。春节将至,建议市民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冬流感疫情是甲型流感唱主角,想要有效防治需先了解它的发病特点,尤其是要厘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认识误区。
流感病毒为什么易发生变异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潜伏期通常为1天至4天,发病后患者会出现高热、咽痛、肌肉酸痛、疲乏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它引起的。乙型流感病毒也会流行,但所引起的症状较甲型流感病毒轻,丙型流感病毒则主要波及散发病例。
流感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这是它难以防控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引发公共卫生关注。病毒基因组复制时出错率高,会使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发生小范围的点突变。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例,其变异主要发生于其表面两种主要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进而分为多个亚型,如H1N1、H3N2、H2N2等。当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同时感染某一宿主时,它们的基因还可能重新组合,形成全新的亚型。
大家熟悉的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虽然同属正黏病毒科,但在3个方面有明显区别。1.宿主范围:甲型流感病毒不仅感染人类,还能感染鸟、猪等多种动物,而乙型流感病毒几乎只感染人类。2.基因多样性: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更多(如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仅分为两个系(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3.大流行能力:由于甲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抗原转换产生全新亚型,所以更容易引发全球大流行,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慢,主要引起季节性流行。
每年冬天流行的流感病毒比较“善变”,常在甲型和乙型之间转换,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在不同年份的流行趋势主要受到群体免疫水平、病毒变异速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通常,甲型流感在群体免疫力降低或病毒发生显著变异时更容易流行,乙型流感则会在甲型流感流行减弱的年份占主导地位。这种“轮流坐庄”的现象,反映了病毒的生态竞争动态。
如何辨别甲流与普通感冒
在流感病毒的大家族中,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亚型对人类的影响最为显著。在20世纪,世界上发生过3次流感全球大流行:1918年至1919年,由H1N1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造成4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1957年至1958年,H2N2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约200万人死亡;1968年至1969年,约100万人因H3N2甲型流感病毒死亡。
尽管甲型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二者在病原、症状、并发症和治疗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见图表)
流感患者和流感隐性感染者都是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到急性期均有传染性。健康成人感染季节性流感病毒后,鼻咽分泌物中的病毒一般会在症状出现前24小时开始脱落,在发病后2-3天达到高峰,5-7天逐渐下降;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的排毒时间可超过一周。通常,流感病毒的高传染期为出现症状的1天前到发病后5-7天,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传染期可能更长。当疾病症状基本缓解后,患者的病毒载量会大幅减少,传染性随之显著降低。
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有隐患
近来随着流感病毒感染人数增多,“玛巴洛沙韦”因一次服药就能快速缓解流感症状遭到抢购。其药性原理是通过抑制病毒基因RNA聚合酶,阻止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而发挥抗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传统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则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阻止流感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脱落,来阻断病毒在宿主细胞间的扩散和体内复制,需每天口服两次,连续5天。
与所有抗流感药物一样,“玛巴洛沙韦”最佳使用时间是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越早用药,效果越好。但是,“玛巴洛沙韦”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使用有一定局限性。临床上,它适用于成人及5岁以上儿童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的轻中度流感情形。因缺乏充分的安全性研究,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对于病情严重,如已发展为肺炎、呼吸衰竭的患者,“玛巴洛沙韦”可能效果有限,需联合其他治疗。
“奥司他韦”在我国使用时间较长,儿童群体应用广泛,药品说明书推荐用于2周龄以上的患者,最新儿童流感指南推荐用于全年龄段患者的治疗。研究表明,妊娠期使用该药对胎儿和妊娠是安全的。两相对比,“奥司他韦”的适用人群更广泛。
在流感流行季,一些人出于预防目的提前服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做法并不可取。首先,抗流感病毒药物并不是疫苗,它们只能抑制病毒复制,无法形成持久的免疫保护,也不能预防感染。其次,长期或不当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会促使流感病毒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疗效下降。
人群对于流感病毒普遍易感,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几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为重症病例,需尽早就医,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4.肥胖者(体重指数>30);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延伸阅读
预防甲流做好5件事
预防甲型流感的关键在于减少病毒传播、提升个体免疫力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具体可从5个方面着手。
1.接种流感疫苗
这是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流感疫苗每年根据流行株更新,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的人群;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相关人群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每年秋季(10月前后)是最佳接种时间,若流感季已开始,接种疫苗仍可获得保护效果。
2.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或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必要时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佩戴口罩 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特别是在流感高发期。
3.减少病毒传播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避免用手捂嘴。
及时隔离 自己出现流感症状后,尽量避免上班、上学或参加聚会,防止传染他人。
4.提升免疫力
营养均衡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蛋类等。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适度运动 坚持适量的锻炼,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5.保持环境卫生
勤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消毒 对门把手、桌面、手机等常接触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家中有流感患者时。
避免前往拥挤场所 在流感高发季尽量减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