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努力培养卓越涉外法治人才

B站影视 2025-01-14 16:50 3

摘要:如何用英语解释“双龙戏珠”的图案?这是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林陈阳最近思考的问题。近日,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田野考察国情调研,与留学生们一同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厅。

如何用英语解释“双龙戏珠”的图案?这是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林陈阳最近思考的问题。近日,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田野考察国情调研,与留学生们一同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厅。

在展出的历史文物“双龙戏珠”雕刻前,留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询问图案的含义。“我解释道,它寓意着吉祥如意,象征着中国人对和平、繁荣的追求。”林陈阳说,在日常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较好的语言功底,更要对中华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扎根中国、放眼世界。西南政法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突出涉外法治人才的分类培养。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 余所顶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累计培养各级各类涉外法治人才近4000人。先后入选国家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基地育人是学校卓越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2013年,西南政法大学开设首届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2024年更名为“涉外法治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该实验班积极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国内—国外合作培养”机制,提高外教课、双语课程设置比例,与欧美国家联合开展海外课程项目。

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国际法学院2022级学生苏坤宇正在撰写一篇简报。“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还要定期制作简报、编译报告,实时关注一些区域和国家的新闻动态。”苏坤宇说。

走出去,不仅需要熟悉国内外法律制度,还要先过语言关。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以双语双法为特色的“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实验班(现已经为“区域国别法治特色人才实验班”),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以上东盟国家语言及英语,熟练运用我国法律、东盟国家法律从事国际谈判、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双语双法”涉外法律人才。该班与15所海外高校、9所国内外律所、3个东盟国家司法机构等开展多维度协同培养,该班也被评为西部唯一的教育部部省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品牌。

“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来”。2019年以来,依托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项目,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引进高层次专家及智库专家40余名,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涉外法治人才需要靶向式培养,学校依托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法律实务密集的大中型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类国际竞赛,如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VIS Moo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竞赛等国际顶尖赛事,“以赛促学”提高了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

“仲裁庭是否应该拒绝受理仲裁请求?”在研讨室,学校“贸仲杯”代表队展开了激烈讨论。“贸仲杯”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举办,是国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参赛学校最多的模拟法庭比赛之一。2024年,学校荣获第二十二届“贸仲杯”全国二等奖,蝉联最佳文书奖。

“在西政学习九年,我有幸接受了国际法学‘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从本科阶段基础性必修课、兴趣性选修课,到硕士阶段的专题式前沿课程,再到博士阶段的体系化学术训练,自己在不断朝着卓越涉外法治人才的目标迈进。”学校国际法学院博士生侯之帅说。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表示,学校将围绕“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国家战略,继续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形成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杨国良)

作者:杨国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