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年代农村要交公粮,谷子要晒干、弄干净,直到06年才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6-02 01:26 5

摘要:从1949年起开始缴纳公粮,直至2006年结束,总共交了57年。在六七十年代,收粮的人神情严肃,交粮的人满脸赔笑,收粮者的一句话就能判定所交粮食是否合格。

从1949年起开始缴纳公粮,直至2006年结束,总共交了57年。在六七十年代,收粮的人神情严肃,交粮的人满脸赔笑,收粮者的一句话就能判定所交粮食是否合格。

当年上缴公粮的那些人如今都年事已高。总而言之,他们都没什么钱财了。那时上缴的公粮稻谷必须晾晒到足够干燥,且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不然工作人员会让你把粮食拉回去。那时候,别说是粮站里正式的工作人员生活优渥,就连粮站里负责打扫卫生和看门的人,也都一副盛气凌人、自视甚高的模样!

你想想看,把家里品质最优的粮食交上去,可到了粮所,工作人员还要用风机再筛一遍,筛选之后才挑两担算作合格的。经过风机筛选,大约一担半的粮食能达标,合格率也就是 75%。当然啦,各地的标准或许存在差异,具体要交多少粮食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反正要求十分严格。我曾和父母一起去交过几次公粮。那时候的日子可真是苦啊!小时候,我和父亲拉着车走上五六公里,才能找到交粮的地方。要是运气不佳,粮食还会被退回,得重新晾晒。这样一来,家里的粮食就更少了,吃饭都成问题。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是艰难极了。

隐约还记得每次交公粮时都会跟着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父亲推着两轮的手拉车,前往十几二十公里外的县城交公粮。父亲在前面拉车,我在后面推车。由于我们镇政府和县城紧挨着,那时候公路坑洼不平,一路上十分辛苦。到了粮所,工作人员会检查粮食干湿度,如果粮食不干,就得在粮所的空地上重新晾晒。好在我们每次拉去的豆谷都是干的。尽管天气酷热,我还是会趴在板车上。到了粮所后,工作人员会用尖铁管插进粮食里,然后放在嘴里咬一咬,要是粮食湿了就得晒一整天。当时父亲那一瞬间流露出的,等待粮食能否通过检查的神情,着实让人心里难受。我特别喜欢和父亲一起去交公粮,回来的时候父亲会给我买些糖果、方便面、冰棒之类的吃食,能让我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父亲交完公粮后会给我买一根五毛钱一个的大头冰棍,这可能是我整个夏天唯一一次最“奢侈”的冰棍消费了,平常一毛两毛一根的冰棍对我来说都算奢侈的了。

那会儿又累又苦,放假在家就忙着割稻谷,天天守在晒谷场,顶着大太阳光脚翻晒谷子。可到最后要交出去那么多粮食,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交学费的钱还得靠卖米卖猪来凑,最后自己能吃的米所剩无几。我小时候家里有六口人,五亩薄田,每年交完公粮后,基本上过完年家里就快没粮了,常常得向亲戚借粮。那时候日子真的太难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农民就跟佃户没啥两样。

将玉米面和白面混合着吃,或者喝红薯干玉米面粥,要是实在没面了,就只能吃窝窝头。刚出锅的窝窝头热乎乎的,吃着挺香,但到下一顿就难以下咽了,粗糙得很,刮嗓子,简直难吃极了。不过,有得吃总比没吃的强。那时候日子苦啊,家里连菜都没有,更别提老咸菜了,物资匮乏得很。

在那个时候,无论是结婚、上学,还是办理其他事情,都得开具证明。要是不缴纳公粮,村里的大队就不会给你开具这些证明,如此一来,你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当时,村里强行到我家拉稻谷来抵费用。(那个时候粮食产量本来就低,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常常是大米里煮上红薯和南瓜。直到现在,我最讨厌的就是这两样食物)

回忆起交公粮的那段日子,粮食得颗粒饱满、洁净,含水量不达标可不行。要是有熟人照应还好点,没什么关系的人,拉一车粮食去交,可能得花上两三天时间,而且被克扣的量还不少。到了2020年之后,粮库白天温度高时不收粮,改成夜里收了,还用上了不标准的秤砣,交一百斤麦子,能算八十斤就已经很不错了。后来才明白,原来是粮库员工承包了粮仓,夜里收粮劲头十足,多出来的粮食都进了个人腰包。那时候,粮库可坑了不少农民。

故而,在那个时候,吃上商品粮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带着“册子”到粮食局购米,每斤米只需一毛钱!一个月工资一百五十元,能够买下一千五百斤米!这让众多农村人艳羡不已!他们认为,城里人不用从事农业劳作,却能比种田的人得到更多大米!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不劳而获”!

如今能取得这般成就,得益于当时农民的慷慨付出,还有身为农村孩子的我们。彼时国家经济状况不佳,农民的生活更是艰难。农民们一年到头辛勤耕耘,交完公粮后所剩无几。有时候,花五毛钱买上一袋方便面,那简直是无上的美味,还能成为在同学面前显摆的谈资。那时候上学,需要缴纳报名费、学杂费、书本费等费用,我们农村的孩子通常会先欠下,等把粮食卖了再补上。要是地里收成不理想该如何是好?公粮是必须要交的,一些脑筋灵活的农村人便打算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买卖。实在拿不出钱的孩子就只能辍学,去学门手艺,然后外出打工。

往昔荷着锄头重四斤八两,万千民众于南坡之下开垦荒地。系紧腰带鼓足干劲,天大的艰难困苦又有谁会惧怕?春季播种秋季收获送往国家,毫无怨言地让中华富裕起来。时代变迁犹如翻云覆雨,青丝渐少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仿佛被当作衣食父母却无人过问,再度被驱使也已力不从心脚下打滑。在街巷中转了无数圈寻觅荒废之地,一袋装尽世间的糟粕。换来米和酒要好好珍惜,仰望天空羞愧得无言以对。

农民向国家交公粮,这是他们对国家的慷慨付出,这种奉献不可磨灭。即便遭遇天灾人祸,交公粮的数量也不会减少。因为没有这些粮食,工人和解放军便难以维持生计。国营单位和大集体也都依靠这些粮食得以运转。然而如今,那些曾交公粮的农民却被人们遗忘,实在令人痛心。

来源:山峰青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