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曾经辉煌无比,如今又该如何突破?

B站影视 2025-01-14 11:30 2

摘要:1941 年,万氏兄弟精心打造的《铁扇公主》上映,作为中国首部动画长片,一经问世便声名远扬。影片流传至日本,一位少年看得热血沸腾,他便是日后创作出《铁臂阿童木》,被誉为 “日本动漫之父” 的手冢治虫。

中国动画历史上曾经是有过一段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的黄金年代的,今天为大家回顾一下中国动画历史上那些同样打动人的故事。

1941 年,万氏兄弟精心打造的《铁扇公主》上映,作为中国首部动画长片,一经问世便声名远扬。影片流传至日本,一位少年看得热血沸腾,他便是日后创作出《铁臂阿童木》,被誉为 “日本动漫之父” 的手冢治虫。

中国动画起步之初,佳作频出。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作品,更是斩获多个国际大奖。可不知何时,国产动画片却逐渐沦为贬义词,跌入鄙视链底端。

《葫芦娃》《黑猫警长》《宝莲灯》等经典,渐渐被遗忘,而《火影忍者》《海贼王》等日漫却风靡全国。那个辉煌的国产动画黄金年代,究竟是如何落幕的?曾经的国产动画,又有着怎样的辉煌?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中国动画的辉煌,始于《铁扇公主》。

1938 年,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在上海、南京热映,票房一路飘红。万氏兄弟深受触动,决心打造一部属于中国人的动画长片。当时,动画制作技术多为商业机密,国外公司严防死守,国内技术又不成熟,他们只能边摸索边实践,用最质朴的方式,手工绘制一张张画稿。近百人参与制作,耗费四百多张纸张,绘制近 2 万张画稿。

制作周期漫长,工序繁琐,项目一度濒临停滞。好在历经一年半的艰苦努力,《铁扇公主》在上海成功上映,孙悟空师徒四人首次登上大银幕,还一举创下亚洲首部动画长篇纪录。

1957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万氏兄弟等一大批动画人齐聚于此,为 “艺术” 二字绞尽脑汁。他们常常围坐讨论,甚至在桌上放置镜子,通过演绎揣摩角色情感。

1959 年,年近六旬的万籁鸣接过执导《大闹天宫》的重任,这是他与孙悟空的再度携手,也将国产动画推向新的高峰。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全靠工作人员手绘每一帧画面。为完成上下集一百多分钟的原画,耗时近两年,手绘总数超 7 万张。为寻找灵感,主创团队奔赴北京,研究古建筑、泥塑,对着镜子反复琢磨孙悟空的动作神态,历经十几次修改,才塑造出经典的美猴王形象。

《大闹天宫》

1961 年,《大闹天宫》上集上映,下集于 1964 年完成,从筹备到竣工,历时四年多。此后,影片在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屡获国际电影节大奖,影响力空前。

美影厂的辉煌,不止于此。

京剧、剪纸、水墨、木偶等艺术形式,都被融入动画创作。

在 “走民族风格之路” 的理念引领下,《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等佳作接连问世。为让水墨画 “动” 起来,制作团队参考齐白石画作,1960 年,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在国际上屡获殊荣,让宫崎骏等大师都赞叹不已。

80 年代,《哪吒闹海》《雪孩子》《天书奇谈》等作品,成为 80 后、90 后的童年回忆。木偶动画《阿凡提》、取材自敦煌壁画的《九色鹿》,以及《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等,各具特色。

这些动画不仅有精彩剧情,还蕴含深刻哲理,以独特视角解读世界。

然而,盛极必衰,80 年代已是美影厂辉煌的尾声。1984 年,宫崎骏和高田勋到访美影厂,本想交流动画艺术,却碰上美影厂领导忙于改制,询问商业合作细节,令宫崎骏失望而归。彼时,美影厂面临经济转型,在匠人精神与商业利益间艰难抉择。

八九十年代,电视机普及,《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等国外动画涌入,抢占国内市场。美影厂以往精雕细琢的创作模式难以为继,开始寻求盈利之道。

1986 年,《黑猫警长》重启拍摄,《葫芦娃》播出,为节约成本,制作团队想尽办法,即便如此,仍未能扭转颓势。

同时,大量动画代工厂兴起,从国外接活,并从美影厂挖人。计件酬金模式下,动画人才为高收入纷纷跳槽,美影厂人才流失严重。文娱行业逐渐被资本主导,动画沦为流水线产物。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有佳作涌现。

1993 年,《魔方大厦》上映,以离奇剧情、独特画风,拷问人性;《虹猫蓝兔七侠传》展现江湖热血与人性复杂,让观众明白世界并非非黑即白。

《虹猫蓝兔七侠传》

这些作品尊重孩子的理解能力,展现世界的多元。

1999 年,美影厂耗时数年、投入 1200 万的商业动画长片《宝莲灯》上映,但未能挽回整体颓势。

影片结尾,沉香救母的画面温馨感人,伴随着歌声,曾经的孩子们长大,那个辉煌的动画时代也渐行渐远。

如今,我们期待像《中国奇谭》这样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接过前辈的火炬,让中国动画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重拾往日辉煌。

文本内容源自@牛顿顿顿的视频内容

来源:古书奇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