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时代,大剂量化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仍可成为一线治疗后复发或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特定人群的治疗选择。lisocabtagene maraleucel和axicabtagene ciloleucel均
即使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时代,大剂量化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仍可成为一线治疗后复发或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特定人群的治疗选择。lisocabtagene maraleucel和axicabtagene ciloleucel均已于2022年和2023年获得EMA批准用于此适应症,且均已证明优于标准治疗。
多达50%的患者会在ASCT后出现复发,大多数发生在第一年内。尽管ASCT后复发次数较多,但ASCT后1年复发的生存结果更好。德国与ASCT相关的现实世界证据有限,只有一项关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单中心研究除外。这项研究于2002年至2019年在明斯特大学医院进行。研究报告称,接受ASCT的DLBCL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OS)为55个月。虽然Kaplan-Meier(KM)曲线显示晚期复发(定义为ASCT后≥12个月)患者的OS获益,但这种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单中心研究的普遍性可能有限,德国研究者利用了涵盖670万人的大型健康保险索赔数据库来检查德国 DLBCL患者在ASCT后的生存情况。医脉通整理如下,并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加军教授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研究方法
用于此分析的数据库是德国法定健康保险(SHI)人口的一个子集,2010 年至 2019 年期间覆盖了 670 万人。研究者确定了被诊断为DLBCL并在接受一线治疗后接受ASCT的患者。使用KM估计量绘制了总体人群的ASCT未调整OS,并根据是否存在后续治疗线(是/否)和从开始一线治疗到ASCT的时间(
研究结果
在124例初次诊断为DLBCL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中,112例接受了ASCT,12例接受了异基因HSCT(未包括在该研究中)。对于接受过一种既往治疗的患者,指数后的平均(中位)随访时间为32.0(26.0)个月。该队列中的大多数(60.7%)为男性,指数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5.2 岁(范围:18-74岁)。指数前平均CCI评分为7.8(范围:2-16)。共有39.3%(N = 44)的患者在ASCT 后接受了至少一次后续治疗,而60.7%(n = 68)的患者未接受后续治疗。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中大多数(65.9%)为男性。该亚组的平均年龄为56.0岁,平均CCI评分为8.0。对于未接受后续治疗的队列,57.4%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4.6岁,平均CCI评分为7.7。整个队列从首次治疗到ASCT的平均时间为11.7个月,有后续治疗和未接受后续治疗的亚组分别为11.0和12.1个月。ASCT后到后续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3.5个月。在72.7%的病例中(N = 32),后续治疗是在ASCT后1年内开始的(早期复发),而27.3%(N = 12)的病例在ASCT后1年以上才开始后续治疗。
根据 KM 曲线估计,中位OS为83.4个月,5年生存率为62.2%(图1A)。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的中位OS为27.8个月,未接受额外治疗的患者的中位OS未予估计(p
图 1 . ASCT 后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的 Kaplan-Meier 曲线。(A)总体队列中从第一次 ASCT 开始的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的 Kaplan-Meier 曲线。(B)从第一次 ASCT 开始的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的 Kaplan-Meier 曲线,按 ASCT 后的后续治疗分层。(C)从第一次 ASCT 开始的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的 Kaplan-Meier 曲线,按一线治疗后的早期/晚期复发分层。(D)从第一次 ASCT 开始的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的 Kaplan-Meier 曲线,按 ASCT 后的早期/晚期复发分层
使用Cox回归研究了影响OS的因素。对整个队列检查了几种模型,并按复发状态分层,使用以下变量:年龄、性别、CCI、接受ASCT的时间(月)以及后续治疗的时间(月)(如果适用)。以“后续治疗”作为时间依赖性协变量的时间依赖性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对整个队列运行该模型,表 1报告结果。影响OS的唯一显著变量是“后续治疗”(p
表 1.具有时间依赖性协变量的 Cox 回归(n = 112)
专家点评
刘加军教授: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关于德国接受ASCT的DLBCL患者生存期的大规模数据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德国患者的治疗遵循推荐的治疗指南,因为ACST被用作二线治疗。该研究中的5年生存率为62.2%,ASCT后的OS为83.4个月,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对于美国,在梅奥诊所接受治疗的患者接受ASCT后的OS为64.8个月(5.4 年),而 Eldjerou 等人根据 CIBMTR 登记处的数据报告的OS为72个月。日本的一项纳入老年患者(中位年龄:64岁)的研究报告3年生存率为 49.6%,而研究为69.4%。一项较新的日本研究涵盖了一批稍年轻的患者,并利用了日本造血和细胞治疗协会登记处的数据。作者报告称,5年生存率在 57% 至 65% 之间,具体取决于高剂量化疗方案 [雷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 (MEAM)、雷莫司汀、卡铂、依托泊苷、环磷酰胺 (MCEC) 或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美法仑、地塞米松 (LEED)]。比利时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5 年生存率略高,为 66%–69%。
另一方面,在德国进行的唯一一项研究观察到 5 年生存率 (50%) 和平均 OS (55 个月)的值都较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潜在解释可能是 Wullenkord 等人研究的人群平均年龄较高(63 岁),而该研究平均年龄为 55 岁。此外,他们的研究是在一家三级教学医院进行的,而该研究访问了整个德国的医疗保险索赔数据库。此外,高危患者通常被转诊到三级教学医院,他们可能不代表德国的临床实践。
研究者观察到ASCT后10个月的死亡率为10%,可能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的死亡率估计值高于预期,但仍在先前研究报告的范围内。对于未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接受 ASCT后约1年的死亡率为零。此外,在分析中39.3% 的患者在 ASCT 后接受了后续治疗,而Wullenkord等人的分析中这一比例为28%。
谈到预后因素,分层生存分析表明,与早期复发相比,ASCT 后晚期复发的 OS 优势为 46.1 个月,这支持了先前的研究结果。但由于该亚群规模较小,这种差异仅在 10% 的水平上显著,而在传统的5%水平上不显著。在Wullenkord等人的研究中,KM曲线表明,ASCT后晚期复发的患者的OS获益超过5年。然而,他们也确定OS 获益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回想一下,由于数据可用性,研究者使用了从 DLBCL 治疗到 ASCT 的时间,这与 CAR-T 试验中用作资格标准和高风险分类的从复发到 ASCT 的时间不同。一线治疗后早期或晚期复发的患者之间的 OS 没有显著差异。由于晚期复发患者(一线治疗后)的中位 OS 已超过 6 年,仍未达到,因此这些患者可能表现出长期生存获益。Cox 回归结果证实 ASCT 后复发状态与 OS 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复发患者的预后较差。未发现其他显著关系。
刘加军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邀评审专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欧洲肿瘤内科协会抗癌分会会员
中国免疫学学会会员
中美医学科学与工程协会会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从事血液病学医教研工作30余年,目前担任教育部硕博士论文的评审专家,自2006年担任欧洲SCI杂志AntiCancer Drugs 常务编委,Ann Hematol 编委。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基金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Ann Oncol(IF>50)、American J Hematol. Blood 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
参考来源:
Jan-Michel Heger, Peter Borchmann,Sybille Riou, et al. Surviv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undergoing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Germany: real-world evidence from an administrative database between 2010 and 2019. Front. Oncol., 09 October 2024 Sec.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Volume 14 - 2024 | https://doi.org/10.3389/fonc.2024.1432310
审核:刘加军教授
排版:Cherry
执行:Cherry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