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车的刘姐事先做好了攻略,她说去年石桥村的后山野菜又多又好,还没有多少人挖。她信心满满,今天还特地带上了小孙子聪聪。那小孩5、6岁,长得虎头虎脑的,就像一个可爱的小福娃。当我们驶进通向石桥村唯一的一条土路,发现情况有点不妙,前后大约有30多台小车,像一条长长的
文以载道声以传情
《美文美声》把最美的文字读给你听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姜连龙撰写,丁树旭朗读的作品《挖野菜拾趣》。
— 挖野菜拾趣 —
姜连龙
4月初周末的一个早晨,阳光暖暖,三台小车如同悠闲的甲虫,不缓不慢地驶向郊外。
一场充满期待的挖野菜之旅开始了,几个好友事先约好,每人还自带一个拿手菜,准备中午配上现挖的野菜就在野地里来一场别具风味的野餐。
同车的刘姐事先做好了攻略,她说去年石桥村的后山野菜又多又好,还没有多少人挖。她信心满满,今天还特地带上了小孙子聪聪。那小孩5、6岁,长得虎头虎脑的,就像一个可爱的小福娃。当我们驶进通向石桥村唯一的一条土路,发现情况有点不妙,前后大约有30多台小车,像一条长长的铁龙盘踞在小路上。难道这些人都是去挖野菜的?
车未到山脚下,就听有高音喇叭反复在喊:“不让挖婆婆丁,不让挖曲麻菜,不让挖大脑瓜,绿化都打药了,那药老邪呼了,虫子一吃,就‘嘎’了。”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给我们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到了进山口,通往山里的路已经被一道铁丝网给拦上了。听到大喇叭声情并茂的震慑,又看到有铁丝网的拦截,很多人无奈调头悻悻离去。我们也要撤离,同行的老李悄声说他的亲戚是石桥村的,特地告诉有一条挖野菜的秘密通道。我们来到山坳,看到杏花桃花已竞相开放,而梨树还是光秃秃的。地上早已是一片新绿,大家马上散开,撒欢地开挖。
第一次挖野菜的我,就像个懵懂的小学生。刘姐在给我和小聪聪普及关于野菜的知识:像葱似蒜的是大脑瓜,锯齿叶子的叫婆婆丁,细细绒毛的为曲麻菜……
我只认得大脑瓜,这种野菜非常有特点,高出其他小草半头,一簇簇的叶子长得像韮菜,也像一头绿绿的乱发,叶和根都能吃,据说有“菜中灵芝”的美誉。我用我那独特的“鞋拔子”铲子,越挖越顺手。
我发现一个小山包附近大脑瓜很多,挖得正起劲,感觉有一阵凉风吹来,那风就像一只冰冷的手拂过,身体一阵寒噤。刘姐在喊我:“快上我们这边来,那里不适合挖菜。”
放弃了我以为的风水宝地,向大家聚堆的山沟走去。回头一看,吓得我头皮发麻一身冷汗,小山包后面还有好几个小山包,有的还立着石碑。慌乱中灵感袭来,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对着小山包喃喃自语:“先人先人你莫怪,无意惊扰真不该。不是有意来冒犯,就想挖点山野菜。”
平时不咋干活的我,很快就累了,就近背靠在一棵桃树下休息。一阵桃花飘落,那花瓣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抬头一看,原来是小聪聪不知什么时候爬在了树上,嘴里嚷嚷着:“下雨了,桃花雨。树下的爷爷,你要走桃花运了。”现在的小孩真是早熟又机灵,还知道桃花运?顿时山野间笑声一片。
野餐前要展示劳动成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发现我挖的品种单一的大脑瓜整整比别人的瘦身了一圈,这是什么情况?有人就告诉我说向阳山坡的野菜虽然阳光充足但水份不够,所以相比山沟里靠近水源的要小得很多。
小聪聪童言无忌:“别人都挖了4、5样的野菜,就你这一把大脑瓜的儿子小脑瓜,还不够大家塞牙缝的。”他的话让大家忍俊不禁……
作者姜连龙,辽宁省鞍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三级调研员、三级高级监察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鞍钢作协副主席。
朗读者丁树旭,供职于蓟州区侯家营镇南付屯中心小学,喜欢朗读。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说,那种做作出来美,反而不美,那种求流量的行善,反倒是丑恶。因此,《美文美声》呢,“美文”——不要求您是大作家,文章不必立意高远、文字不用惊世骇俗,只要有生活、质朴,感人,那就是美文(当然您也可以选读经典名篇);“美声”——不要求您的声多么华丽,朗读技巧多么高超,只要您诚于中、形于外、打动人,那么您的声音就是最棒的!
不论你身处何方?不论是否是蓟州人,只要你喜欢,《美文美声》都是你的舞台!蓟州区融媒体中心《美文美声》期待你的参与。
投稿邮箱:meiwenmeisheng2021@163.com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