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的好爱小破匠(爱称!实在太想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好了!而且最近也有拿到金匠offer的姐妹问我EP怎么样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想用一年来探索和扩展自己,来!
真的好爱小破匠(爱称!实在太想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好了!而且最近也有拿到金匠offer的姐妹问我EP怎么样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想用一年来探索和扩展自己,来!
我们专业叫EP拓展与实践,设有6个方向,我就读的方向之前是创新与服务,到我们上一届改名为思辨与技术,我们属于新方向的第二届学生。方向名中的“技术”倒不是编程、AR/VR这类计算机技术,而是通过各种动手实践来感受艺术。
就拿开学第一周的传统“破冰”活动——BIG HEAD DAY来说,boss leader直接“扔”给我们一大堆纸板、胶带、美工刀,完全没有规则和模板,要求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个夸张的大头套。
整个工作室瞬间变成了一个“手工战场”,大家用尽各种奇思妙想,最终做出了形态各异的“大头”。到了收尾展示日,我们这群“大头娃娃”还被组织成队伍,戴着自己的作品游街出行。
我与大头
一周之后,即进入了第一个项目,也很有意思~项目的大主题是“探索我们与新环境的联系”,每个小组自行决定小主题,产出形式不限。自由发挥意味着我们小组每人每天八百个想法, 最后干脆将产出单元化,一人负责一个单元,这样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空间。
结合大主题,我们第一个单元讲的是“隐藏”。初到伦敦,会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难以融入,进而产生隐藏自己的想法,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我们将自己的脸部照片马赛克化,打印出来张贴到伦敦街头的各个角落,去观察和记录路人看到图片时的反应。有些人只是匆匆走过,有些人会停下来看,还有环卫工人直接把我们的作品当成“城市垃圾”,熟练地收进垃圾袋。
第二个单元关于“伦敦假笑社交”。假笑是一种微妙的情绪表达,看似礼貌,却总让人有点不自在。我们拍下自己假笑的照片,贴在街边座椅上,邀请路人坐在这些“假笑”上。
结果得到的回复清一色是“没时间”“太忙了”“赶地铁”......整个过程下来,只有两三个人愿意停下来坐一坐,和我们的“假笑”短暂互动。虽然知道伦敦金融区的人忙,但面对这样的结果,还是有点尴尬。不过,tutor倒是很鼓励我们。她说:“愿意一直邀请路人参与互动,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回收“假笑”用在下一个项目上
第三个单元耗时最久的,做的是“中西方文化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想出这个idea的组员喜欢哥特风,她会穿着黑色的寿衣,捧着自己的黑白照走上街头,剩下的组员带着女巫帽抬棺跟在她身后。一路上有的人会避开,绕道而行;也有人会停下来拍照。
棺材衣服和羊头
通过这个单元,我们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在中国文化里,死亡总是被小心翼翼地避开,像是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区,提起它都会让人觉得不吉利;而在西方文化中,死亡有时候却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甚至是一种对生命的庆祝。
回忆那天实验时的感受,我没有想象中的恐惧,反而是一种奇怪的平静。那一刻,死亡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可怕的东西,而像是某种必然的存在。
“死亡游行”
整个项目结束之后,我和组员再回头复盘,发现这三个月的创作不仅让我们更熟悉伦敦,也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
从“隐藏”到“假笑社交”,再到“死亡的差异”,这些主题看似沉重,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用实验的方式不断打破边界。金匠的前三个月,确实是敞开了玩儿,而我们也在玩儿中学会了如何用创意与世界对话。
学长学姐们的毕业展海报
展览那天,我刚进展厅,比我想象中还要热闹。和国内那些“一块展板走天下”的毕业展不一样,这里的作品几乎全是实体化的创作,有人直接邀请舞蹈生到现场,用肢体语言呈现完整的作品;有人专注于声音艺术,把乐器搬到展厅里,现场演奏;更多人选择了装置艺术,直接把你拉进创作者的脑洞里。
毕业展打卡
整个展厅几乎没有同质化的作品,会有很多让我触动的东西。比如回避型人格的艺术表达、Kpop文化、女性,以及曾经大厂员工对于大厂、牛马、丛林法则的思考。
毕业展打卡
而且EP的学生们很少停留在“概念王者”的表面,而是把每一个脑洞都具象化,直接把内心的思考摆在观众面前。这里的作品没有距离感,一眼就能看懂,但看懂之后又忍不住想多停留一会儿,去琢磨背后的思路。
比如我最喜欢的Xueer Jiang的作品《7-9》。站在那里和作者本人从作品构思开始聊,我们聊到相同的抒情障碍的构成来源,再聊到我死去的小猫,回过神来的时候眼泪和鼻涕已经在脸上乱跑了。在埋头擦眼泪的时候听到耳边传来作者坚定地对我说:“呐喊是痛苦,沉默同样也是。”
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又被修复了。
Xueer Jiang的作品《7-9》
展览结束后,我回想起金匠的tutor们普遍更重视你的想法和落实是否匹配,他们不喜欢学生一直把时间放在概念构建上,比较喜欢“making”,在“making”的过程中发展和延伸自己的项目。相信ep人都不会陌生“10大规则,rule 6从开学念到现在,也是匠教会我的理念之一——“做就对了!”
这句话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也在毕业展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我们EP专业的校区不在金匠主校区,而是被安置在一栋独立的小红楼里。
小红楼有三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便挑一个位置,摆上自己的东西,变成专属工位。楼外还有一大片空地,喷漆、搭装置、铺满画布随便撒颜料......没有人会管你。
决定选择金匠的朋友,之后上学一定多去lab!免费木工陶瓷教学很香,3D打印还只收材料费!图书馆的三楼的杂志室有最新的设计杂志例如slanted,省一笔大钱。
小红楼虽然是我们的艺术乌托邦,但它所在的东南伦敦有点难评。如果说西伦敦是富人区,那东南伦敦就有点像美国版的“佛罗里达州”,天黑出门的时候,我会下意识把手机揣兜里紧紧攥住(感觉自己回国之后可能也会习惯性地护住手机。
和室友在宿舍拍照
金匠的课程安排其实挺自由的,Summer term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你可以去旅游,去参加夏校,可以去实习。
说到实习,金匠其实是有就业指导中心的。你可以预约老师和你聊职业规划,他们会根据你的专业方向,帮你梳理需要做的事情。我有个学奢侈品管理的舍友,就去找指导中心聊过,老师还专门请了一个更专业的导师来帮她规划未来的职业路径。
参加纺织workshop
在金匠学习的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的排名其实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专业是否适合自己。不要为了所谓的“名校光环”去硬选一个不喜欢的专业,那样只会让自己很痛苦。相比之下,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学得开心、学到东西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金匠这里的老师会鼓励你去尝试任何事情,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他们都会支持你。比如,我们完成项目后,老师会根据作品特点,推荐一些适合的比赛或展览,让我们去投递。
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去森林采蘑菇
如果还有关于其他艺术留学、保研、申博、就业的问题,也欢迎向我咨询。
来源: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