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脑梗 从细节做起

B站影视 2025-01-13 06:50 2

摘要:冬季,一个充满节日氛围的季节,然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脑梗,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在冬季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据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姜霖介绍,冬季脑梗的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出约30%。这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导致人体血

冬季,一个充满节日氛围的季节,然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脑梗,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在冬季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据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姜霖介绍,冬季脑梗的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出约30%。这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因素都为脑梗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冬季做好脑梗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而这一切都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01 脑梗发作前的身体异样

据姜霖介绍,脑梗发作前,身体通常会传递一些明显的信号和症状,这些信号是预防脑梗、降低危害的关键——

舌根发硬与语言障碍:舌根发硬、说话不利索或含糊不清,尤其是嘴角和眼周出现麻木无力的情况,是脑梗前兆的典型表现。喝水容易呛水、吃饭容易呛着,也是舌根发硬的一种表现。同时,患者可能出现突然失语或口齿不清的情况,这通常是优势半球梗塞的先兆。

麻木、嘴歪:脑卒中会引起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或肢体麻木、四肢无力甚至瘫痪、嘴歪一边(像被提起来一样)以及流口水等症状。说话不利索,比如突然间说话含糊不清,甚至说话困难。

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或突然降低,都是脑梗的前兆。当血压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突然降低到80/50mmHg以下时,应立即就医检查。

剧烈头痛:突发性的剧烈头痛,可能伴随着抽搐发作或昏迷、嗜睡,是脑梗发作前的重要信号。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突然变化,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眩晕与平衡障碍:眩晕是脑梗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梗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最多见。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眩晕可能伴随着走路不稳、向一侧偏斜等现象,是后循环梗死的先兆。

视觉异常:视力突然模糊或视野缺损,视物不完整,这些现象多能自行恢复,但可能是脑梗较早的报警信号。突然出现的一过性黑蒙(眼前发黑)等症状,也可能预示着脑梗的发生。

感觉与运动障碍:患者可能感到手、脚或面部的麻木,或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的症状。手握物体掉落、口角歪斜等,都是脑梗前兆的表现。

精神与行为改变:患者的精神和行为可能发生变化,如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或烦躁不安等。还可能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异常以及嗜睡等症状。

其他征兆:如突然跌倒、剃须刀落地现象(刮脸过程中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觉手无力导致剃须刀落地)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颈部转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致脑供血不足。

02 这些防范措施要知道

冬季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血液流动缓慢,形成血栓,从而增加了脑梗的风险。因此,在隆冬时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脑梗的发生——

温度适宜。冬季室内温度不宜过低,应保持在18℃至24℃,避免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阻力。使用加湿器或其他方法增加室内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也有助于降低脑梗的风险。

合理饮食。饮食应注重低盐、低脂、低糖,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适量饮水,每天保证1500毫升至2000毫升的饮水量,以防血液黏稠度增加。

减盐少甜。要少吃咸菜和腌制食物,这些食物含盐分高,会导致摄入过多的钠,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浓肉汤也要少喝,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和脂肪,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高糖食物如甜点、蛋糕等也要少吃,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血管的病变,增加血液黏稠度。

适度运动。冬季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形成血栓的风险。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脑梗。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寒冷天气下,因为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穿着保暖。要注意保暖,穿着合适的衣物,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以防止低温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外出时需佩戴帽子、手套和围巾等保暖用品,防止受寒。

预防感染。冬季是感冒和流感高发季节,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有需要的话可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也有助于降低脑梗的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减少脑梗发生的风险。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重点关注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频繁地监测相关指标。

远离脑梗威胁

这些检查要常做

在日常生活里,不少人对脑梗的潜在风险浑然不觉,等到发病时,往往追悔莫及。实际上,定期进行一些关键检查,是我们提前察觉身体异常、有效预防脑梗的重要手段。

血压检查:守护健康的第一道关卡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定期监测血压是不可或缺的健康保障。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例如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正常血压范围一般是收缩压90mmHg~139mmHg,舒张压60mmHg~89mmHg。一旦血压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像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运动量、保持心情舒畅等。必要时,需遵循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稳定控制在正常区间,以此有效降低脑梗的发病风险。

血液生化检查:解锁身体内部的健康密码

血液生化检查如同开启身体内部健康奥秘之门的钥匙,它能全面检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重要健康指标。其中,高血脂和糖尿病与脑梗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脂会使血液中的脂质大量增多,多余的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块不断增大,致使血管腔越来越狭窄,严重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代谢紊乱,会引发一系列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壁受损,血管弹性降低,进而增加脑梗的发病概率。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若是属于高血脂、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比如肥胖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等,则需增加检查频率,每半年甚至每季度检查一次。一旦发现血脂、血糖异常,要立刻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维持血脂、血糖的正常水平,降低脑梗发生的可能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关注脑部供血的生命线

通过这项检查,我们能够清晰地评估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或狭窄,及时发现动脉硬化的早期迹象。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于已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须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等措施,恢复颈动脉的正常血流,保障大脑的血液供应,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

脑部影像学检查:精准探测脑部隐患

脑MRI或CT检查犹如给大脑进行一次“深度体检”,能够精准发现大脑内部是否存在血管堵塞、梗塞等异常情况,从而早期识别脑梗风险。特别是对于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或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高风险因素的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脑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晰显示脑部细微结构,对早期脑梗的诊断价值重大。

本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