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国慕课平台“金招牌”

B站影视 2025-01-13 07:10 2

摘要:“真是太酷了!不管是知识还是在线学习体验都是全新的,让我大开眼界。”每周三晚上,远在大洋彼岸的智利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马丁都会通过学堂在线平台准时与中国清华大学学生同上劳动经济学课程。他感叹,在学堂在线“自己学到了不同思维的解决方案”。

“真是太酷了!不管是知识还是在线学习体验都是全新的,让我大开眼界。”每周三晚上,远在大洋彼岸的智利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马丁都会通过学堂在线平台准时与中国清华大学学生同上劳动经济学课程。他感叹,在学堂在线“自己学到了不同思维的解决方案”。

如今,像马丁一样,接受中国慕课教育的海外学生已经遍布全球。

创建于2013年的学堂在线由清华大学自主建设运营,是我国第一个慕课平台。依托平台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全球率先开展全体系实时交互在线教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学堂在线平台已经汇聚万门慕课,海外学习者超1500万人,全球学习者累计超1.44亿人,选课人次达11.4亿,成为用户规模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知名慕课平台。

先行先试 汇聚顶尖课程创品牌

协助400余所中国高校向海外提供850余门慕课的成绩,不仅让清华大学坚定了对中国慕课走向国际的信心,也让率先探索清华大学慕课建设的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于歆杰一路走来的步伐越发坚实。

于歆杰介绍,2012年“慕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冲击着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不到半年,美国的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成立运营。2013年5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宣布加入“在线教育平台”。

面对国际高等教育的新格局,2013年清华大学先行先试,自主建设研发慕课平台——学堂在线。

“学堂在线要想受欢迎,我们开设的慕课质量就得过硬。”于歆杰带领清华慕课教师团队集体备课,不断挖掘独特视角、观点,力求将知识讲深、讲透、讲得有趣味。

“慕课除了体现科研水准高、展示前沿知识外,还要让学习者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教师杨芳的课程自从2014年上线以来,已经有200万人选修。“第一次开课,海外就有30万人选修,极大地鼓舞了我的信心。”杨芳说。

带着这份自信,杨芳也见证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杨芳的“网络学生”王婷是新疆农业大学的一名英语教师。第一次上课后,这名青年教师感受到“跟不上”的无奈与沮丧。这些年,随着学堂在线课程的不断丰富,王婷前后7次选修英语类课程,现在她自己开设的慕课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如何从改变一个人到改变一群人,将优质资源不断扩大辐射范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依托平台汇聚资源。

学堂在线积极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慕课。同时,获得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国际高校慕课在中国的独家授权。

“中国的课程非常受印尼学生欢迎。”印度尼西亚网络教育学院创始院长宝琳娜·潘南告诉记者,“有学生说,就算不去中国,我仍然可以选修清华大学的课程。”

技术赋能 创设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新模式

慕课资源越丰沛、慕课质量越高,对大学的课堂教学就提出了越大的挑战。针对一线师生教学需求,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与学堂在线联合研发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

“雨课堂”在清华大学课堂“试水”后,一众师生拍手叫好。将微信与PowerPoint两个师生最为熟悉的软件相融合的“雨课堂”,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手机终端,将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和测验的每一个环节有效连接起来。

“安装‘雨课堂’后,我的PPT自动显示‘雨课堂’按键。上课时,我一点就能马上把资料、检测题等发送到学生手机上。”参与学堂在线中印全球融合式课堂教学项目的合肥师范大学副教授钱莉娜发现,中外学生上课已经离不开“雨课堂”,学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参与交流,课堂互动教学频繁又高效。

8年多的时间里,“雨课堂”经历了上千次迭代发布,上线了弹幕投稿、视频直播、在线监考等功能;自主研发了可复制教学视频,连板书、教学互动也可以完全复制的“克隆班”。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王帅国介绍,在清华大学校内,通过“克隆班”在不影响原本选科学生正常上课的基础上,扩大课容量,让校内学生以在线旁听的方式“横扫清华好课”;在校外,清华大学向兄弟院校开放“克隆班”课程,将优质教学资源分享给更多师生,更多的院校也把自己的拿手好课分享出来。

2020年春季学期以来,清华大学面向新疆大学、青海大学等学校开放“形势与政策”等“克隆班”课程,累计覆盖中国595所高校的305万人次学生,其中超3万人次学生获得其本校学分。

“克隆班”在国内应用逐渐成熟后,“走出去”也提上日程。2023年,中国发起了“中国—印尼全球融合式课堂项目”,中国高校的34门课程以“克隆班”形式向印尼学生开放;这学期,中国20所高校的33门课程以“克隆班”的形式在中印两国高校同步开课。

2024年以来,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紧密合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24小时智能学伴、智能讲伴、知识引擎等功能不断上线。当前在清华大学已经有113门课程、147个教学班应用了“AI助教”。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说:“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构未来的大学和教育。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以‘人工智能+教育’构建人才培养路径的新范式。”

如今,清华大学正计划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将学堂在线打造成面向全球开放的原生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擦亮中国慕课平台“金招牌”。

建联盟畅沟通 在开放中提升国际影响力

2022年,一块屏幕,让印度尼西亚普拉迪塔大学学生和清华大学学生“走”进了同一间教室。

这一年,学堂在线与印尼网络教育学院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育正式签约,中国36所高校的108门在线课程在印尼高校陆续开课。同时,清华大学也在思考,如何确保中国平台和技术在海外能真正用起来。

为此,2023年以来,清华大学采用“技术+培训”的方式分别在印尼雅加达、意大利米兰等地举办了若干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工作坊,助力中国课程、课堂、技术和服务在海外走得更远更稳。

其实,从学堂在线上线起,清华大学就在默默持续耕耘——

2016年以来,学堂在线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基于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服务全球工程学习者,并将优质内容送达非洲等国家。

2019年学堂在线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的首个全球合作伙伴,双方携手开展丰富的服务全球工程教育的探索。

2020年,由中国发起,来自6大洲16个国家的20余所顶尖高校和在线教育机构共同创立了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设在清华大学。

联盟的创立,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堂在线通过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不断地与国际沟通,在相互切磋中实现平台自身的发展进步、不断推进大学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升级。”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刘毅说。

宝琳娜·潘南表示,加入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学习借鉴了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以更好地跟上世界脚步。

“我们愿意干一些艰难但有长久价值的事。”在彭刚看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是全球性话题,依托联盟,学堂在线需要进一步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推进策略,积极扩大国际影响力。

2022年以来,在中国教育部的指导下,联盟连续3年发布《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和《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为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数字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看准了的事情,就要集中力量争取做到最好。”彭刚说,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生态越来越繁荣,“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关键力量,未来可期。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3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黄璐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