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城市老地标如何“重启”?

B站影视 2025-01-13 07:42 2

摘要:新年第2天,重庆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根据规划,经过改造的重庆站将被打造成重庆新地标——“重庆会客厅”。停运两年多以后,一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车站,迎来“重启”。

第一次落脚重庆,第一次出远门,多少人的重庆记忆,是从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开始的?

新年第2天,重庆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根据规划,经过改造的重庆站将被打造成重庆新地标——“重庆会客厅”。停运两年多以后,一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车站,迎来“重启”。

北京首钢园区化身冬奥场地,上海长风公园拆除围墙融入城市场景,重庆站改造升级……近年来,一大批城市老地标焕新“重启”,在留住“旧时光”的同时,给市民生活带来新体验。

承载一代人记忆的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01

城市老地标为何让人念念不忘?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与之相关的地标。像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深圳的“拓荒牛”雕塑……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城市地标早已变成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成为塑造城市辨识度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到城市地标拍照打卡,买一份城市地标的文创纪念品,是游客与一座城市互动的重要方式。

而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老地标同样是汇聚城市精神和市民认同感的重要坐标。从过去到今天,这些地标往往承载着服务民生,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功能,同时也凝聚着人们共同的城市记忆。

上海的外滩,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重庆的解放碑……每年元旦,市民们自发来到这些城市地标倒数跨年,许下心愿。一众城市地标,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城市越来越趋同的问题,“千城一面”成为不少城市的发展困境。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应该珍视并点亮更多城市地标,让老地方讲出好故事,说不定就会从中找到出圈的流量“密码”和出彩的文化名片。

游人如织的解放碑步行街。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02

城市地标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场所,它映照着一座城市的智慧和匠心。在打造城市地标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误区。

城市新地标沦为“面子工程”,对城市造成“创造性破坏”。一些城市新建设的地标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价值,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但也有一些地方贪大求怪,华而不实,让城市地标变成受人指摘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比如湖北荆州花费1.729亿元建成的巨型关公雕塑,却因违建要再花1.55亿元搬走;贵州独山县在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的情况下,依然要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河南鲁山县耗资700余万元修建的牛郎织女雕塑,却被市民吐槽“又丑又贵”……

挖掘和转化不足,让城市老地标“黯然神伤”。随着城市建设脚步加快和功能区的进一步细化,不少曾经重要的城市地标因为设施老旧、功能退化、人口转移等因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意难平”。

在产业升级和老城改造过程中,不少城市都留下了大量工业遗存。如果不能加以合理利用,不仅会让土地、建筑、设施设备等经济资源陷入“沉睡”,更是对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随着文旅市场刮起“复古风”,一些地方也在努力加快新旧地标的转化,想让“老地方”成为新的打卡点。

值得警惕的是,个别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网红”,一味地“复制粘贴”,“想你的风”劲吹,打造的景点要么徒有其表,要么千篇一律,就算博得了“流量”,也换不来“留量”。只剩一副“空壳”的城市老地标,既托不起市民的情怀、游客的期待,更装不下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游览。记者 邵瑞 摄/新华社

03

“老地方”也可以转型化身城市新地标,都市生活新场景里也可以遇见美好的“旧时光”。关键在于,在焕新场景的同时,更要唤醒机能,让城市老地标真正实现“重启”。

既要有“面子”,又要有“里子”。城市老地标的“重启”不是简单地修缮建筑,设置网红打卡点,更重要的是要提供配套的内容和服务,兼顾现代化的审美价值和实用性,进而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此次重庆站“重启”为例,通过打造“重庆会客厅”,有望在2027年实现渝厦高铁与既有成渝高铁在重庆站贯通运营,结束渝中区不通高铁的历史。改造后的重庆站,面积和站场均为原来的两倍多,可以解决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

看得到过去,也要看得见未来。应该将城市地标“重启”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的同时,创新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让城市地标与未来城市功能有机结合。

无论是从“工业锈带”变为“文化秀带”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钢铁之都”匹兹堡、英国的伯明翰等国际旅游胜地,还是北京798艺术区、成都东郊记忆、重庆鹅岭贰厂文创公园等国内知名文创园区,都是工业遗址转型现代文旅的典型案例。

接下来,围绕城市地标的更新和利用,还可以结合其自身物质基础和文化资源,在民生服务、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同时,让市民享受更加便捷丰富的生活。

将老城“包袱”变为转型优势,在存量空间寻求发展增量,协调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更多城市老地方将孕育出发展的新动能。

来源:上游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