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贺兰山是地壳运动的杰作,历经亿万年板块挤压、碰撞,地层褶皱、断裂,山体拔地而起,岩石裸露处,岁月的刻痕清晰可见。山体多由古老的片麻岩、花岗岩及石灰岩构成,这些岩石承载着地球的历史密码,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山脉南北绵延约 220 公里,东西宽 15 - 60
贺兰山是地壳运动的杰作,历经亿万年板块挤压、碰撞,地层褶皱、断裂,山体拔地而起,岩石裸露处,岁月的刻痕清晰可见。山体多由古老的片麻岩、花岗岩及石灰岩构成,这些岩石承载着地球的历史密码,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山脉南北绵延约 220 公里,东西宽 15 - 60 公里,平均海拔 2000 米左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 3556 米,高耸入云傲立苍穹,周边群峰簇拥如卫士拱卫,共同构筑起这道雄伟的天际线。
贺兰山煤层自燃历史
据地质勘探资料显示,贺兰山地区其煤系地层分布广泛,总面积约达 19259 平方公里。截至 1992 年底,全区探明储量高达 238809.8 万吨,保有储量 218464.1 万吨,预测储量 176111.9 万吨,其中预测可靠基础量 44218.1 万吨。在这片广袤的地下,煤炭资源犹如沉睡的巨龙,等待着人们的唤醒。
贺兰山的煤炭开采历史可追溯明清时期,就已有小规模的民间开采活动,当时的人们用简陋的工具,如镐头、箩筐等,在浅层煤层挖掘煤炭,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取暖、炊事需求。这些早期的开采虽然规模有限,但为后来的煤炭开发奠定了基础。
在贺兰山煤炭开发的辉煌背后,却隐藏着一道持续了数百年的煤层自燃,这一现象宛如一场地下的火焰盛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伤痛,自清代起贺兰山的煤层就出现了自燃迹象,至今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
汝箕沟矿区是煤层自燃的重灾区,在 28 平方公里范围内,零星分布着 25 处火区,其中 5 处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燃烧总面积超过 3.3 平方公里,最深达 280 米,且火势仍以每年 14 米至 16 米的速度向周边蔓延。
贺兰山长达 300 年的燃烧,每年约 115 万吨的优质太西煤被白白烧掉,300 年累计烧掉的数亿吨煤,损失109500亿。若用于发电,能满足无数城市长时间的用电需求,若用于工业生产,能创造出海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如今却只能看着它们在浓烟中消逝。
煤层自燃原因探秘
贺兰山煤层自燃,首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这里地质构造复杂,地层褶皱、断层众多,煤层在长期的地质运动中,常常被挤压破碎,大量煤层裸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与空气中的氧气有了充分接触机会。而煤炭本身富含碳等可燃成分,一旦遇到合适的温度条件,氧化反应便悄然开启。
贺兰山的煤炭尤其是汝箕沟矿区的太西无烟煤,属于高瓦斯含量、高活性炭的优质煤种。高瓦斯含量使得煤层内部犹如布满燃料库,瓦斯在一定条件下逸出,为燃烧持续供能;高活性炭特性则让煤炭与氧气的反应更为剧烈,极易引发自燃。
贺兰山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热量容易在煤层堆积。加之雷电天气时,闪电击中煤层,瞬间的高温足以点燃煤层,开启这场延续数百年的燃烧之旅。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层的温度与氧化环境,当地下水水位下降,煤层失去水分的封印,与空气接触更为充分,自燃风险大增。
放眼全球也有煤层自燃的棘手难题,如澳大利亚的温根山,煤层自燃已持续约 6000 年,当地气候湿润、地下水位高,却依旧难以扑灭。他们尝试采用灌浆封堵、注水降温等方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因煤层厚、火源深,无法根治。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森特勒利亚镇,煤矿自燃 60 余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运用隔离、注水、挖掘等手段,可火势依旧反复。
历史悠久的贺兰山
贺兰山自春秋战国起,它便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纷争之地,诸多政权在此交替更迭,演绎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成为当之无愧的兵家必争之地。
秦国时期义渠作为盘踞在贺兰山地区的游牧民族实力强劲,曾臣服于周后又趁周衰落反叛,建立义渠国与周边小国频繁交战开疆拓土,秦国与魏国雕阴大战僵持不下时,魏国试图联合义渠国夹击秦国,却被秦国轻松化解。
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趁义渠内乱,派秦军征伐凭借先进弓弩等装备大破义渠,贺兰山大片土地纳入秦版图。秦帝国忙于六国争霸无暇顾及西北,匈奴趁机占领河套地区与贺兰山。秦始皇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蒙恬率三十万兵马先收复河套,次年进击贺兰山重创匈奴,使其退出贺兰山及阴山地区,贺兰山重回秦帝国怀抱。
汉朝建立之初匈奴频繁侵扰,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却在白登山被围铩羽而归,此后汉朝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以求边境安宁。经文景之治汉朝国力大增,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一改无为而治策略,加强中央集权,积极备战反击匈奴。元朔五年春汉军发动漠南之战,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元狩二年霍去病等将领率军发动河西之战,占领河西走廊,打通西域道路,还大规模移民开发。贺兰山作为桥头堡为汉军防御、进攻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了汉帝国商路畅通,为扫平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唐太宗即位初联合薛延陀击败东突厥汗国,后薛延陀势力渐大企图扩张,公元 639年唐恢复东突厥汗国压制薛延陀,双方冲突不断。645年薛延陀可汗进犯唐朝边境,唐太宗果断出击,联合回纥军队在贺兰山大败敌军,彰显大唐捍卫边境的决心与实力,让贺兰山再次见证中原军队雄风。
1038 年党项人在贺兰山地区崛起建立西夏政权,辽国与西夏在贺兰山爆发两次战争,西夏巧用计谋取胜,赢得与宋、辽平等地位。蒙古崛起后贺兰山成为西夏抵御蒙古的关键屏障,分散山中的西夏军队拼死抵抗。
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让贺兰山的名字如雷贯耳,带着金戈铁马的豪迈之气,穿越历史的长河,激荡在华夏儿女心间。这座屹立于中国西北大地的巍峨山脉,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宁夏与内蒙古之间,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以其雄伟身姿,划分天地,成为众多地理、气候、生态乃至人文的分界线,承载着无尽的沧桑与传奇,吸引着无数探寻者的脚步。
从 1205 年 3 月成吉思汗第一次进攻西夏,到 1227 年 8 月蒙古攻占中兴府,蒙古对西夏发起五次战争,其中四次剑指贺兰山,足见其战略意义重大,最终西夏灭亡贺兰山地区暂归平静。
明朝建立元朝残余势力退回漠北,分裂为瓦剌、鞑靼两部,宁夏成为边防重镇,贺兰山再次成为抵御外敌的前沿阵地。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伊始,便在贺兰山修筑明长城,此后明朝历代在此重兵驻守,与游牧民族冲突不断。
1449 年明英宗亲征瓦剌兵败被俘,成为明朝一大耻辱,此后明朝加大防御力度,在贺兰山沿线构建完备防御体系,当地百姓也在长期征战中形成半军半民习俗,民风彪悍令外敌不敢轻易进犯。
清朝时期随着疆域拓展、民族融合政策推行,贺兰山地区终于告别大规模战争硝烟,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曾经的战场逐渐恢复生机,成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之所,但其承载的历史记忆,始终熠熠生辉,提醒后人珍视和平、守护山河。
神秘的贺兰山
贺兰山在南北长 200 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存有 20 多处新石器时代,约 3500 - 5000 年前的遗存岩画,宛如一部部无字天书,记录着远古先民的生活百态,这些岩画至少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至铁器时代。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曾提及此地岩画,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其中画石山即贺兰山足见其历史之悠久。
贺兰山岩画几乎涵盖世界岩画所有内容,仅遗址公园就保存着距今 1万年至 3千年间的上万幅岩画,单体图形预计超 10 万余幅。从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的岩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灵动形象。到贺兰山一带形形色色类人首题材岩画,再到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的刻画,不同区域岩画各具特色。
还有贺兰山白芨沟等地的成片彩绘岩画,乘骑征战人物与北山羊、马等动物跃然石上,生动展现了远古场景。岩画制作主要采用敲凿、磨刻、划刻三种方法,其中敲凿法最为常见,先民们以简陋工具,在岩石上精心雕琢,让后人得以窥探其精神世界。
岩画中动物图像、人物岩画以及天体图像精彩纷呈。那著名的太阳神岩画,双眼重环、长有 睫毛,外层 24 条芒线内层 12 条芒线,最里层 7 条芒线,有专家推测这是最早 24 节气的雏形,是远古先民对太阳敬畏与感恩的人格化表达,反映出当时自然崇拜的文化内涵。
还有神秘的人面像岩画,数量众多且集中,其中贺兰口岩画更以人面像岩画冠绝世界,这些人面像形态各异,或庄重、或神秘、或狰狞,虽学界对其含义尚无定论,但无疑是原始氏族部落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深刻体现。
符号岩画亦不容小觑,人体、自然天体、器物、计数、图腾等符号,宛如古人刻在石头上的日记本,记录着他们祭祀、狩猎、畜牧等生产生活片段,以及对动植物的依赖与向往,默默诉说着几千年前的故事。
贺兰山如一部厚重的史诗,镌刻着自然的雄浑、历史的沧桑与人文的灿烂,它是大地的脊梁,撑起西北的天际,划分天地万象,是岁月的见证者,烽火硝烟中守护华夏疆土,承载民族记忆;是艺术的宝藏库,岩画与民俗交织,展现先民智慧与多元风情,更是心灵的栖息地,于喧嚣尘世中,为人们呈上一片静谧、壮美之境,滋养灵魂启迪未来,让我们珍视这座不朽之山,继续书写传奇华章惊艳时光。
来源:论语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