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话太多,给学生戴“小蜜蜂”?女教师已离职,学生家长:侵犯隐私

B站影视 2024-11-23 15:49 4

摘要:有时候,创新像一把双刃剑,你以为是在为大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结果反倒可能切到自己的手。小邓老师用“小蜜蜂”扩音器“降服”课堂纪律的举动,就是这么个鲜活的例子。

有时候,创新像一把双刃剑,你以为是在为大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结果反倒可能切到自己的手。小邓老师用“小蜜蜂”扩音器“降服”课堂纪律的举动,就是这么个鲜活的例子。

最开始,这一出带着点幽默感的小实验,让不少人觉得有意思——创新嘛,总会有人鼓掌叫好。然而,随着“小蜜蜂”的视频越传越广,风向变了。家长们一喊“孩子隐私受侵犯”,舆论瞬间炸开了锅。小邓老师最终顶不住压力,选择辞职。这反转来得比一场狗血偶像剧还快。

问题来了:这事到底错在“小蜜蜂”,还是错在小邓老师?先说这“小蜜蜂”,它不是什么高科技设备,就是个扩音器。小邓老师的初衷很简单:想让学生乖一点、课堂秩序好一点。可惜,这年头别说随便拿学生开个玩笑,哪怕稍微用点“另类”方法,都会被家长盯得死死的。

有人觉得,这帮家长真是“玻璃心”,孩子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受心理创伤?但换个角度,家长也有他们的道理:你发视频之前能不能想想后果?未打码的视频放到网上,真要是孩子被认出来,被同学嘲笑,后果谁来承担?

再说小邓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是她的本职,创新是锦上添花的技能。她的错误在于没搞清楚“规则红线”。带点小创意去教书无可厚非,但别忘了,学生不是实验品。无论是“小蜜蜂”还是视频传播,隐私保护的底线不该轻易突破。

更有意思的是,家长投诉归投诉,教育局和学校的处理态度也让人有点费解。按理说,小邓老师这么点问题,最多教育一下,真至于搞到辞职这么严重?从后续舆论看,公众对学校和教育局的表现显然也颇有微词。这种“和稀泥”式的处理,反倒激起了更多人的愤怒。

说到底,这起事件背后是教育领域的一个老问题:创新和规矩能否兼容?教师不敢创新,教育难有突破;但创新没把握好尺度,也可能酿成大祸。这不是简单地“支持创新”或“严格守规矩”就能解决的。

还有短视频这个火上浇油的角色。如今,“视频为王”的传播时代让很多人获得了关注,也让很多人摔了跟头。小邓老师原本想借视频分享教学成果,没想到变成了网络围观的主角。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都要明白,镜头背后是一群活生生的人。

行文至此笔者想问:在学生隐私和教育创新之间,我们还能找到一条平衡之路吗?对于一个想尽心尽力教学的老师,批评她容易,给她提供帮助和改进建议,真的有那么难吗?对此您怎么看?

来源:超耿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