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if11+南中医大团队揭示活血化瘀中药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深入中药的科学内涵

B站影视 2024-11-23 14:24 2

摘要:中性粒细胞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肿瘤细胞运动、迁移和侵袭,以及作为“免疫抑制开关”的一部分影响其他免疫细胞,进而促进肿瘤转移。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是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最近的研究表明,NETs可以增强癌细胞的运动性、与癌症血栓形成有关,并通

中性粒细胞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肿瘤细胞运动、迁移和侵袭,以及作为“免疫抑制开关”的一部分影响其他免疫细胞,进而促进肿瘤转移。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是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最近的研究表明,NETs可以增强癌细胞的运动性、与癌症血栓形成有关,并通过破坏血管屏障促进癌细胞外渗。因此,探索NETs定向疗法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关键辅助手段。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陆茵团队于J Adv Res上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 potentiation of the anti-metastatic effect of a Ginseng-Salvia miltiorrhiza herbal pair and its biological ingredients via the suppression of CD62E-dependent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NETform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人参和丹参通过抑制早期和晚期中性粒细胞引发的转移级联反应,表现出相互增强的抗转移作用。

主要研究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人参和丹参这两种中药材配对在抑制肿瘤转移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发现,人参和丹参的组合(两个单方联用)通过抑制CD62E依赖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s)的形成来发挥抗转移效果(作用机制),其中丹参中的活性成分隐丹参酮(单体)通过下调CD62E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招募,而人参中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单体)则抑制NETs的形成并逆转NETs的促肿瘤效应。此外,人参皂苷Rg1和隐丹参酮的联合治疗在体内显示出协同的抗肿瘤转移效果(临床意义)。

接下来具体来看下这篇文章的研究内容。

Step1:证明中药的药效

通过在肺转移模型上评估人参和丹参单独和联合使用的抗肿瘤效果,作者发现联合治疗具有最优的抗肿瘤转移效果。

Step2:探究中药(单方及单体)的作用机制

在通过bulk RNAseq的富集分析,初步锁定中性粒细胞趋化和迁移相关通路后,作者通过中性粒细胞标志物Ly6G的染色进一步证实了中性粒细胞募集到模型小鼠的肺部,而人参和丹参的给药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减少。

编者按:也可以通过转移相关的单细胞数据分析,锁定核心细胞群。

在初步锁定中性粒细胞的募集之后,鉴于富集结果中也发现了细胞黏附、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相关通路,作者推测可能是因为内皮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减少,进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募集减少。进一步探究中药处理前后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变化,最终锁定了CD62E。随后作者用丹参中的常见单体(活性小分子)进行处理并检测对CD62E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锁定了关键单体——隐丹参酮(CPT)。

随后作者通过流式、免疫荧光验证了隐丹参酮(CPT)可能通过抑制诱导内皮CD62E表达来阻断中性粒细胞的募集。

随后作者又通过对从肺部分离的中性粒细胞进行bulk RNA数据进行富集和差异基因分析,锁定了NETs(或者说关注了NETs相关结果)。

随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了体内NETs的形成,发现人参处理组肺转移组织中NETs的丰度显著低于丹参组,于是进一步探究了了人参中的经典活性成分(5种常见人参皂苷)对NETs形成的潜在抑制作用。

并在Rg1处理与否样本中探究了Rg1抑制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

Step3:证明单体的药效

作者发现NETs促进肿瘤细胞侵袭、EMT和粘附,以及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导致肿瘤转移,而Rg1逆转这些现象。

Step4:证明单体联用的药效

中医药基础科研服务:

相关咨询,。

【福利时刻】科研服务:、、、、、。。

来源:健康医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