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大元帅,文能赋诗抒壮志,笔落惊风雨;武能挥师定乾坤,决胜于疆场,堪称文武双全的国之栋梁。
十大元帅,文能赋诗抒壮志,笔落惊风雨;武能挥师定乾坤,决胜于疆场,堪称文武双全的国之栋梁。
书法结体疏朗浑厚,有颜体的气势,主要笔画舒张伸展,似有黄庭坚的味道。总体端庄厚重,极有分量,体现出稳重大气、指挥若定的气质。
《太行春感》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行笔干净利落,字势奇险劲辣,似有米芾书法的影子。其字骨力劲健,透着古拙、质朴,整体有恢宏气象,落款签名很有文艺范儿。
《跃上井岗旗帜新》
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这两句诗是
多为行书,整体洒脱率意,威严雄武,端庄正大,透着沉着之气。字体取宽扁之势,有苏东坡书体的模样,单字结体疏朗,落笔中锋为主,线条厚实有力,布局端庄整洁。
《出益州》
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
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
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
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用笔外拓,笔势奔放,多藏锋,结字取环抱之势。字体用墨浑厚,笔画扎实遒劲,有颜真卿、黄庭坚笔意,极具美感,字形瘦长清臞,如古梅老鹤,高标出尘,洒脱不俗。
《哭续老范亭》
“十载共艰辛,方幸大业垂成,胜利在望,何期一病竟千古。三军齐痛哭,誓将美帝驱逐,蒋贼殄灭,靖平六合告重泉。”
纵横恢廓,笔意顾盼,大气磅礴,线条流畅。用笔精准独到,中锋侧锋转换自然,字体取侧势,奇正相生,米芾书法的韵味十分浓郁,具有诗人的浪漫感。
《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罗荣桓儒雅大气,笔墨饱满,刚柔并济,融古出新。楷书瘦硬坚挺,透着柳楷的气息,行书洒脱开阔,有沉静之气,隶书规范,中规中矩,深得伊秉绶之精髓。
《告子女》
我尽力争取不死,继续为革命奋斗;
如果死已经来临,我也决不畏惧,决不发愁。
我给你们留下的,只是党的事业,别的什么都没有。
我的遗嘱是一句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徐向前楷书瘦硬坚挺,行书洒脱开阔,沉静雅致。手迹字体中规中矩,字形方正为主,用笔圆润,较少牵丝映带,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忆响堂铺之战》
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
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
扑天火龙吞残虏,动地军歌唱凯旋。
弹指一去四十载,喜看春意在人间。
聂荣臻笔法精湛,厚重儒雅,细腻入微,古今结合。楷书呈现出一派柳筋颜韵,融合完美,行书行云流水,堪称完美之作,有大家气象。
《忆平型关大捷》
集思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
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
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
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叶剑英儒雅秀劲,个人风格明显。用笔圆润结实,力透纸背,结体紧凑,字形取纵势,时有长画向左下延伸,在严谨中显得生机勃勃,楷书行书都有很高造诣。
《登祝融峰》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
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参考资料:《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纪录》、《十大元帅轶事》、《开国大将的故事》
来源:畅聊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