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此大事记|时光协奏曲,来看雌激素和乳腺癌不得不说的故事

B站影视 2025-01-11 18:07 2

摘要:从过去到现在,乳腺肿瘤诊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与医脉通一起,沿着一条时间线,回顾乳腺肿瘤领域“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回溯研究者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医脉通乳腺肿瘤特别策划:乳此大事记

从过去到现在,乳腺肿瘤诊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与医脉通一起,沿着一条时间线,回顾乳腺肿瘤领域“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回溯研究者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前言

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是生物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回顾过去,研究者们对这一关系的探索历经了多个世纪,伴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女性健康认识的深化。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仍有许多关于雌激素影响乳腺癌的机制尚待揭示。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探讨雌激素与乳腺癌之间的演变关系,回顾重要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历程,为读者们理解这一领域提供更为清晰、全面的背景知识 。

1896年

英国外科医生George Beatson提出著名的“雌激素剥夺疗法”

观察到绝经前女性在接受卵巢切除术后,转移性乳腺癌的症状有所缓解

*传送门:

1932年

从孕妇尿液中提取出雌酮

第一种被发现的雌激素

1930s-1940s

从孕妇或怀孕母马的尿液中相继提取其他天然雌激素

包括共轭马雌激素(CEE),与此同时,包括己烯雌酚(DES)和炔雌醇(EE)在内的合成雌激素也被开发

1950s

避孕药试验中偶然发现引入雌激素的优势

高水平的外源性黄体酮(孕激素)可以模拟怀孕状态,从而抑制排卵和受孕。然而早期的纯黄体酮配方会导致子宫不规则出血

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种黄体酮化合物去甲氧诺雷尔不会引起出血

后来发现这是由于被美雌醇(合成雌激素)污染

科学家开始在避孕药中添加雌激素

雌激素本身也有助于提高避孕药的避孕效果

1960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第一款复方避孕药

去甲氧诺雷尔+美雌醇

1960s

后期

天然和合成的雌激素用于治疗更年期症状得到广泛应用

1973年

市场上推出一种仅含孕激素的避孕药

以避免雌激素的副作用。这类药物通常含有较低剂量的黄体酮,被称为“小药丸”

1975-1980年

研究报告指出单独使用雌激素会增加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

雌激素的使用一度有所减少

1980-1990年

黄体酮被添加到激素替代疗法(HRT)中

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HRT的使用逐渐回升

*1988年,FDA批准HRT用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1992年

护士健康研究、乳腺癌激素因素合作小组(CGHFBC)研究、WHI研究结果发布

报告了激素避孕药使用者患乳腺癌风险的轻微增加

*护士健康研究于1972年公布

2002年、2004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试验报告

HRT的健康风险可能超过其益处,尤其是在乳腺癌风险方面,全球范围内的HRT使用量急剧下降

直至目前

HRT的使用仍然存在争议。口服避孕药以左炔诺孕酮(孕激素)为主,大多数不含有雌激素。

#SUMMARY

总结

雌激素在激素替代疗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旨在抵消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尽管雌激素单独使用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但它也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对于子宫仍然完整的绝经后女性,通常需要添加黄体酮以平衡这一风险。

外源性雌激素曾被誉为“青春之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潜在关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型研究相继展开,HRT相关研究的初步结果也表明,尤其是在与黄体酮联合使用时,雌激素治疗与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风险的轻微增加有关。

参考文献:

Kim J, Munster PN, Estrogens and breast cancer, Annals of Oncology (2024),

编辑:Ryland

审校:Uni

排版:Ryland

执行:Aurora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徐家亮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