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特等奖+1,一等奖+1~

B站影视 2025-01-11 16:45 3

摘要:国庆假期中,赵晓惠接到参赛通知。“看到信息的一瞬间,我内心‘咯噔’了一下,我问自己:‘你有信心吗?可以做到吗?’”

原创 祝贺她们的 复旦大学

日前

在2024年上海高校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以下简称“国务学院”)

研工组组长赵晓惠斩获特等奖

经济学院学工组长、2023级本科生

辅导员汤潮荣获一等奖

这是我校自参加该比赛以来

取得的最好成绩

这两位辅导员靠什么胜出?

一起来看她们的表现

3阶段4环节

她们一路闯关

国庆假期中,赵晓惠接到参赛通知。“看到信息的一瞬间,我内心‘咯噔’了一下,我问自己:‘你有信心吗?可以做到吗?’”

2024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为资格审查,复赛分为上、下午场,涵盖学情考核、学情分析和案例分析三个环节,决赛则为理论宣讲。思考片刻后,她给出答案:“一定不负所望”。随即,她根据要求,准备报名参赛资料。

12月中旬,沪上高校百余名辅导员收到进入复赛的信息,赵晓惠和汤潮在列。

复赛当天,赵晓惠清晨6点起床,赶到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学情考核主要考察辅导员对学生基础情况的掌握,是辅导员的基本功。比赛现场,评委根据参赛者提交的百名学生基本信息,随机抽查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作为辅导员,学生的基本画像了然于胸”,汤潮说。

学情分析则是赛前10分钟,根据组委会提供的名单数据,剖析学生的群体特征,考验辅导员数据分析的能力。

赵晓惠和汤潮从事辅导员工作十年,一直奋斗在学工一线工作,分析学情是她们的必备课。结合名单上学生的学业、心理咨询、家庭基本情况等数据信息,赵晓惠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学业观念、心理健康和可采取的措施等。

案例分析采取“你问我答”形式,随机抽取两位参赛辅导员为搭档,针对双方各自抽到的案例,进行2分钟提问、6分钟解答,重点体现辅导员对工作的把控程度,呈现日常工作中的思考与积累。

“听说当网红可以年薪百万,家庭经济困难生小李因为长相姣好,也想做直播当网红挣钱,为此课也不去上,一直在宿舍直播。针对这种情况,你打算怎么办?”

赵晓惠抽到这道案例分析题后,从案例本质、关键点、解决方案几方面,快速在脑海构思解题思路。

“你觉得这个案例主要问题在哪里?哪些因素导致这个情况发生?你将如何处理?”对面搭档抛出问题。

“我觉得这个案例背后,反射的是价值观教育、生涯规划、学业学风、帮困资助等交织的问题。”面对提问,赵晓惠首先给案例定性,提出要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着眼当下和放眼长远相结合,将采取“谈心”和“提供勤工助学机会”两种举措,既从情理上讲明利害,引导树立正确的生涯观和成才观,也从实际出发,帮助她为家庭分忧。

巧合的是,汤潮抽到的案例分析题也是“宿舍网红直播”。“这个问题要关注到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身份,表面上是进入大学后的适应性问题,背后是该生在学习观、就业观、奋斗观(含金钱观)等方面的综合问题。”

提出这个案例的关键点后,汤潮从充分了解情况、有效引导和日常观察三个方面展开,讲述如何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纾解该生的认知偏差。

经过激烈的复赛,赵晓惠和汤潮等25位高校辅导员脱颖而出,挺进决赛。

反客为主,赢得决赛

决赛是理论宣讲。随机抽题进行现场5分钟宣讲。

“你觉得什么叫新时代的青年?”演讲伊始,赵晓惠反客为主,向台下评委和观众抛出问题。

结合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学背景,她点出新时代最大的特点:“变”。从认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和把握“理想信念不变”“脚踏实地不变”“担当作为不变”“吃苦耐劳不变”破题,阐述青年一代在新时代如何作为。最后一个话音落下,倒计时还有3秒钟,赵晓惠面带微笑,鞠躬行礼,转身走下舞台。

汤潮宣讲的主题则是“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何为志气、骨气、底气?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她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在学工思政办公室锤炼的四年,汤潮的理论功底、阐释能力、逻辑思维得到大幅提升,成为她在宣讲环节游刃有余的底气。

稳定的临场发挥

背后是十余年的工作经验

今年是赵晓惠在学工一线工作的第10年。2014年,赵晓惠从国务学院本科毕业,入选复旦大学第二十批“人才工程”预备队队员(一期),攻读硕士的同时担任国务学院本科生辅导员。自2018年开始,她就走上三尺讲台,给本科生上形势与政策课,启迪思想,锤炼宣讲能力。

相比赵晓惠,汤潮更早投身于学工工作。2013年,汤潮从历史学系毕业,成为复旦大学第十九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队员,后转为第十四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二期)队员。她还担任过博士生讲师团团长,带领组织研究生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单位开展宣讲。

一场比赛,既有经验的沉淀,亦有考前磨刀。“我们要不要一起备个赛?”为了答好理论宣讲这道题,赵晓惠和汤潮商量着挤出时间一起“划重点”,碰撞灵感。决赛前两天,她们相约文科楼会议室,一起讨论理论宣讲要点,整理宣讲思路,互相提问理论出处。

结合教育和思政工作的重大议题、青年热门话题和理论基础,赵晓惠和汤潮精心准备了万余字的演讲素材。白天,她们工作,晚上抽出完整时间深入研习理论和准备案例,午间在会议室一遍遍将素材熟稔于心。

最终,根据复赛和决赛的综合成绩,凭借出色表现,她们双双荣登榜单,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名词解释:

什么是“人才工程”?

复旦大学“人才工程”制度建立于1994年。学校每年从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政治过硬、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学生党员,在完成研究生学业之余兼职担任学生辅导员。2002年起,“人才工程”(二期)项目开始实施,选拔和培养纳入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序列。作为全国高校最早一批建立的辅导员选苗育苗机制,“人才工程”制度是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探索。

在岗期间,学工部门为“人才工程”队员设计专门的培养方案,打造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以及国情考察、海外研修等全周期接力式培养模式,为这支兼职辅导员队伍提质赋能。30年来,“人才工程”制度的实施,为学校、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科研骨干。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章佩林

图 片

受访者提供

责 编

章佩林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