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管理迎来新时代,带来“新”治疗目标!

B站影视 2025-01-10 19:53 3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中常见的肠道慢性炎症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临床中,UC患者往往病程迁延,需要长期用药和疾病管理。近年来,随着研究者们对UC发病机制的了解逐渐深入、疾病评估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的竞相问世,UC的治疗目标不断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中常见的肠道慢性炎症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临床中,UC患者往往病程迁延,需要长期用药和疾病管理。近年来,随着研究者们对UC发病机制的了解逐渐深入、疾病评估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的竞相问世,UC的治疗目标不断升级,并形成了达标治疗策略共识[2]。在过去,UC等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药物以传统药物为主,临床缓解被定义为唯一的研究终点[3]。但学者们逐渐发现,即使是已经实现临床症状缓解的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黏膜损伤,未能愈合的黏膜会导致诸多不良预后的发生[3]。

内镜检查是评估UC疾病严重程度的基石[4]。2024版美国胃肠病协会(AGA)UC药物治疗指南将内镜缓解定为临床决策的重要结果之一[5]。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数据也证明,达到黏膜愈合与更好的疾病控制相关,包括:达到长期临床缓解、减少激素的使用、降低疾病复发率和住院率,减少手术率、改善生活质量等[2]。由此可见,UC治疗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临床缓解,而是需要进一步的内镜缓解与黏膜愈合[3]。

一项纳入了13项研究共计2,073例UC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与未实现黏膜愈合的患者相比,实现黏膜愈合的患者有更高比例达到长期(至少52周)临床缓解、避免结肠切除手术、长期黏膜愈合与长期无激素临床缓解[6]。另有一项比较实现临床缓解的UC患者中,Mayo内镜评分为0分和1分对患者临床结果差异的研究[7]。结果显示,Mayo内镜评分为0分的患者(44%)比Mayo内镜评分为1分的患者(48%)疾病复发率低(P[7]。

UC治疗目标的不断演变,离不开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的涌现。其中,肠道选择性抗淋巴细胞迁移类(GSALT)生物制剂维得利珠单抗可特异性地拮抗α4β7整合素,阻止T淋巴细胞迁徙到肠道炎症区域,减轻肠道炎症状态[8-9]。

此前,GEMINI1研究、VARSITY研究等Ⅲ期临床试验已验证了维得利珠单抗对UC患者黏膜愈合、内镜缓解的获益[10-12]。今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年会公布的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我国U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VALUE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研究终点包括内镜缓解与完全内镜缓解等,旨在探索维得利珠单抗的疗效与安全性[13]。其中,内镜缓解被定义为Mayo内镜评分≤1,完全内镜缓解被定义为Mayo内镜评分=0,与2023版UC指南中黏膜愈合的标准一致[2,13]。面对如此严格的标准,维得利珠单抗能否“闯关成功”呢?胰岛素VALUE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观察性研究,纳入了500例年龄大于18岁且首次接受维得利珠单抗的IBD患者[13]。所有患者分别在第0周、第2周、第6周静脉注射维得利珠单抗300mg,此后每8周或根据研究者判断给药[13]。在54周的观察期内评估维得利珠单抗的疗效,具体评估指标包括第14周、第30周、第54周的临床应答、临床缓解和内镜缓解情况。

ACG 2024报道的VALUE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旨在评估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第5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研究入组的409例UC患者,91.6%的患者(375例)被纳入疗效分析集[13]。其中10.5%(43/409)的患者既往使用过生物制剂,平均部分Mayo评分为5.2±2.09分[13]。

结果显示,相较于基线,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第14周、30周和54周,患者的部分Mayo评分和Mayo内镜评分持续下降(图1)[13]。

图1 第14周、30周和54周时,患者的部分Mayo评分和Mayo内镜评分变化

临床应答(图2)[13]: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第14周、30周和54周时,实现临床应答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7.2%(221/286)、78.1%(193/247)和88.6%(94/106);
临床缓解(图2)[13]: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第14周、30周和54周时,实现临床缓解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1.1%(207/291)、76.3%(190/249)和87.1%(95/109)。

图2 第14周、30周和54周时,患者的临床应答率与临床缓解率内镜缓解(定义为Mayo内镜评分≤1)与完全内镜缓解(定义为Mayo内镜评分=0,图3)[13]:在第14周时,实现内镜缓解和完全内镜缓解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2.9%(34/54)和22.2%(12/54),在第30周时分别为63.6%(28/44)和27.2%(12/44),在第54周时分别为70.5%(12/17)和41.1%(7/17)。

图3 第14周、30周和54周时,患者的内镜缓解率与完全内镜缓解率

此外,生物制剂初治和生物制剂经治的UC患者均可从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患者的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内镜缓解率如图4[13]。

图4 生物制剂初治生物制剂经治以及整体患者,第14周、30周和54周时的各项数据同时,除了中度UC,维得利珠单抗同样对重度UC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在第14周时,重度UC患者的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和内镜缓解率分别为90.0%63.7%56.2%;在第30周时分别为91.1%66.1%90.9%;在第54周时分别为96.8%84.3%66.6%(图5)[13]。

图5 重度UC患者,第14周、30周和54周时的各项数据

另外,在疗效分析集中,基线时59例(15.7%)报告了同时使用激素。在治疗的第14周和第54周,实现无激素临床缓解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8.4%(20/42)和65%(13/18)

总结

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4]。随着治疗方案的逐步优化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UC的治疗目标也在不断演变,逐渐从症状缓解迈向内镜缓解、黏膜愈合等[4]。维得利珠单抗作为肠道选择性GSALT类生物制剂,凭借独特的优势得到了2023版UC指南的认可与推荐[2]。ACG 2024发布的VALUE研究中期分析将完全内镜缓解作为研究终点之一,且其标准与2023版UC指南中黏膜愈合的标准一致[2,13],这进一步夯实了维得利珠单抗在我国UC患者中内镜缓解、黏膜愈合等方面的证据,为维得利珠单抗在我国UC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参考文献:[1]王浩冉,吕胜利.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3,55(07):837-839.[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量控制评估中心.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4,08(01):33-58.[3]曹倩.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标[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22,06(03):196-201.[4]季强,牛巍巍,张晓岚.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目标的现状与挑战[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02):141-144.[5]Singh S, Loftus EV Jr, Limketkai BN, et al. AGA Livin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Gastroenterology. 2024 Dec;167(7):1307-1343.[6]Shah SC, Colombel JF, Sands BE, et al. Mucosal Healing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Long-term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Sep;14(9):1245-1255.e8. [7]Nakarai A, Kato J, Hiraoka S, et al. Progno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differs betwee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and partial mucosal healing, which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 platelet coun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Dec 28;20(48):18367-74. [8]芦波,刘昭诗,郑威扬,等.维得利珠单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42):3388-3394.[9]卢佳豪,方露燕,曹曙光,等.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39):3669-3675.[10]Feagan BG, Rutgeerts P, Sands BE, et al. Vedolizumab as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ulcerative colitis. N Engl J Med. 2013 Aug 22;369(8):699-710. [11]Sands BE, Peyrin-Biroulet L, Loftus EV Jr, et al. Vedolizumab versus Adalimumab for Moderate-to-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N Engl J Med. 2019 Sep 26;381(13):1215-1226. [12]高燕飞,王新颖.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21,05(2):140-144.[13]Yan Chen, Yihong Fan, Xiaoyu Qian, et al.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vedolizumab in Chinese patients for ulcerative colitis: interim results from the VALUE study. ACG 2024 P2596

VV-MEDMAT-115503 获批日期:2025年1月
声明
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资讯提供的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作者及武田不承担相关责任。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来源:健康赢得此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