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妞妞啊,谢谢你这几天招待,阿姨回家再给你寄特产,你别忘了喝药。"短信是姑姐发来的。
短信里的真情
清晨阳光洒进小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我刚送走住了四天的姑姐一家,正收拾着客厅里的杯盘狼藉。
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我习惯性地拿起来。
"妞妞啊,谢谢你这几天招待,阿姨回家再给你寄特产,你别忘了喝药。"短信是姑姐发来的。
我的心头一暖,姑姐总是这样,操心我的一切。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茶几,突然注意到那台粉色佳能相机静静躺在那儿。
姑姐的宝贝!
这台相机陪伴她十多年了,里面存着我们家几代人的回忆。
我一把抓起相机就往外冲,远远看见姑姐一家人乘坐的出租车刚刚拐过小区门口。
"师傅,他们走远了吗?能追上吗?"我一边穿鞋一边问楼下擦洗三轮车的老王。
"刚走!应该还在前面路口等红灯呢,快去!"老王挥挥手,抹了把额头的汗。
一路狂奔中,我的心跳得厉害,不仅仅是因为奔跑。
十年前,我高考失利,就在那个闷热的夏天,父母在回乡的路上遭遇了车祸。
那时,我如同被抽走了全部力气的风筝,失去了所有依靠。
是姑姐把我接到了她家,那间坐落在县城边缘的六十多平老房子。
"阿花,别哭了,从今往后,这就是你家。"姑姐搂着我消瘦的肩膀,语气坚定得不容拒绝。
那年月,县城里的生活也不宽裕,姑姐家挤着她一家四口。
姑父是纺织厂的工人,每月工资不过两百多,姑姐在县医院食堂帮厨,一个月能挣一百六十。
他们硬是腾出半间屋子给我,让我能安心复读。
"复读费我来出,你别愁,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姑姐供你。"姑姐说这话时,眼里满是坚定。
她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家里紧巴巴的。
那年,复读班每个月八十块钱,加上教材费、生活费,至少得一百五一个月。
姑姐开始接起了医院的夜班,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煮好稀饭、咸菜,还要给我和表弟准备中午的饭菜。
"吃,多吃点,考大学要有力气。"每次我不好意思多吃,姑姐就把菜往我碗里夹。
表弟小学五年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看他盯着桌上那块红烧肉咽口水,却不敢伸筷子。
"表弟,尝尝这个,可好吃了。"我把肉夹到他碗里,他怯生生地看了姑姐一眼。
"吃吧,妞妞姐给你夹的。"姑姐眼里闪过一丝欣慰。
那一年,姑姐的手开始皲裂,脸上也多了不少皱纹。
姑父工资有时会拖欠,但姑姐从不让我少上一天补习班。
"钱的事你别管,好好学就是。"每次提起这事,姑姐总是这样打发我。
后来我才知道,她把自己攒了多年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那些是她准备给表弟上大学用的。
"妞妞比浩子大四岁,等她上完大学工作了,浩子那时候再上学,钱的事总会有办法的。"姑姐对姑父这样解释。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临走那天,姑姐硬塞给我五百块钱,"学校远,有事别瞒着姑姐,缺钱就说。"
那时候,五百块可以买十多袋大米,能够一家人吃上好几个月。
我看着姑姐手上厚厚的茧子,心里又酸又暖。
大学四年,姑姐寄来的包裹从没断过,腌菜、干果、自家晒的笋干,每一样都包含着她的牵挂。
毕业那年,我找到了城里的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发下来,我买了副金耳环给姑姐。
"哎呀,这么贵重的东西,姑姐哪敢戴啊!"她嘴上推拒,眼睛却亮闪闪的,小心翼翼地把耳环收进了梳妆台最里层的木盒子里。
如今我在城里有了稳定工作,买了这套小两居。
去年,姑父退休了,那些年攒下的钱刚好给表弟付了首付,在县城买了套小房子。
每次姑姐来我家,我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她。
这次五一假期,我特意请了两天假,带他们逛了城里的新公园、博物馆,买了些土特产让他们带回去。
晚上我做了姑姐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她吃得眉开眼笑。
"妞妞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比姑姐做的还香!"她夸张地咂咂嘴。
"那是,我可是跟着'姑姐牌'厨艺速成班毕业的。"我笑着接话。
想到三年前姑姐的儿子小浩突发高烧,我半夜开车送他去医院的情景,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那晚医院人满为患,我抱着烧得滚烫的小浩在走廊里站了两个多小时。
姑姐握着我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说:"妞妞,你长大了,比姑姐都能干了。"
想到这里,我加快了脚步。
八十年代末的农村,哪家没个難處?为什么姑姐偏要带着我这个累赘?
一路狂奔中,这个盘旋在心头多年的问题又浮现出来。
当年,不是没有亲戚议论过。
"你家自己仨口人都吃紧,还领个丫头回来,那不是自找苦吃吗?"隔壁王婶子曾这样说。
"送福利院不好吗?人家那里专门收这种无依无靠的孩子。"有人在背后嚼舌根。
姑姐从不在我面前提这些,但县城就那么大,风言风语总会传到耳朵里。
那段时间,我总是偷偷哭。
有一晚,姑姐下夜班回来,发现我躲在被窝里抽泣。
"谁欺负你了?告诉姑姐。"她坐在床边,轻轻抚摸我的头发。
"姑姐,我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哽咽着问。
"傻丫头,你是我亲妹妹的女儿,我不管你谁管你?"姑姐把我搂在怀里,"你就安心住下,等你长大了有出息,让那些嚼舌根的人瞧瞧。"
姑姐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她特有的温暖气息。
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依靠。
出租车在前方路口等红灯,我一口气跑过去,拍打着车窗。
姑姐探出头,满脸惊讶。
"姑姐,你的相机!"我气喘吁吁地递过相机。
姑姐接过相机,眼圈一下红了。
她摸着这台陪伴多年的老伙计,突然说:"妞妞,你知道吗?这里面有你从小到大的照片,从你第一次来我家,到你考上大学,再到现在..."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丫头,快上车,这太阳大着呢,别站外头晒着。"姑父在车里招呼我。
表弟也探出头来:"妞妞姐,上来坐会儿,反正还早。"
我钻进车里,姑姐立即打开相机,翻看着照片。
有我高考结束那天的照片,我站在县一中门口,虽然憔悴但满脸希望。
有我考上大学那天全家的合影,姑姐眼睛笑得只剩一条缝。
有我第一次领工资给姑姐买围巾的照片,她戴着鲜红的围巾,像个羞涩的小姑娘。
还有前年春节我们一起包饺子的场景,面粉洒了一桌子,大家笑作一团。
这些年,我们的生活就这样一点一点被记录下来。
"姑姐,为什么当年你要收留我?"多年的疑问,今天终于说出口。
车厢里突然安静下来。
姑姐看了姑父一眼,姑父点点头,像是默许她说出什么秘密。
"那年,你妈妈临走前拉着我的手,说'姐,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妞妞就托付给你了'。"姑姐的声音很轻,"我能不管你吗?咱们是一家人啊。"
"你妈妈对我最好了,小时候我总生病,是她把自己的棉袄让给我穿。"姑姐继续说道,眼睛湿润了,"当年我上学没钱,是她偷偷把自己的压岁钱给了我。这些事,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听到这话,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
原来,血脉之间的牵绊如此深厚。
车窗外,城市的风景飞快掠过,就像时光匆匆而去,唯有亲情永存。
"姑姐,明年你们再来,我再请假带你们好好玩几天。"我紧紧握住姑姐的手。
"好,一言为定。"姑姐眼里闪着光。
出租车在我家小区门口停下,姑姐非要送我回去。
"走几步路不碍事,瞧你跑得,脸都红了。"姑姐心疼地说。
走在小区的林荫道上,姑姐挽着我的胳膊,就像我小时候一样。
"姑姐,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去你家时,你给我煮的鸡蛋面吗?"我突然问。
"记得,那时你瘦得像根竹竿,吃什么都没胃口。"姑姐笑着说,"我在里面打了个鸡蛋,你吃了两大碗,把我吓了一跳。"
当时那碗面的味道至今难忘,咸中带甜,有葱花和一点点芝麻油的香气。
那是我失去父母后,第一次感到温暖的时刻。
"我那会儿就想,这孩子得好好吃饭,才能有力气面对以后的日子。"姑姐轻声说。
回到家,姑姐坐在沙发上不愿走。
"要不你们再住一晚上?明天再走?"我试探着问。
"不行啊,你表弟后天要上班,今天必须得回去。"姑姐有些不舍。
临走前,姑姐从包里拿出一个红布包着的小盒子。
"这是啥?"我好奇地问。
"打开看看。"姑姐神秘地笑了。
我解开红布,里面是一枚翠绿的玉镯。
"这是......"我惊讶地看着姑姐。
"你外婆的,她给你妈,你妈走的时候让我收着,等你出嫁时给你。"姑姐声音有些哽咽,"现在你都这么大了,该给你了。"
我小心翼翼地戴上玉镯,冰凉的触感顺着手腕蔓延到心底。
这是我与母亲之间最后的联系,也是姑姐对我深深的爱。
"姑姐,谢谢你这些年对我的照顾。"我搂住姑姐,泪水又涌了出来。
"傻丫头,说这些做啥,赶紧送我们下楼吧。"姑姐擦了擦眼角。
送姑姐一家到楼下,我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忽然想起一件事。
"对了姑姐,短信里说的药是什么意思?我没生病啊。"我喊道。
姑姐转过身,笑着喊回来:"冰箱里的藕粉,睡前喝一杯,对胃好!"
看着出租车消失在街角,我的心里满是温暖。
回到家,我打开电视,随手把玉镯放在茶几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玉镯上,反射出温润的光。
我忽然想起姑姐的相机里还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心想下次见面一定要备份下来。
那些照片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
生活就是这样,有失去也有获得。
失去父母的痛苦渐渐被姑姐的关爱所抚平,而这份关爱,也将伴随我一生。
我站起身,走到厨房,从冰箱里拿出姑姐带来的藕粉。
煮一杯热腾腾的藕粉,就像姑姐曾经为我煮的那碗鸡蛋面一样,充满了爱的味道。
几天后,姑姐的特产如期而至。
一大箱子家乡的腊肉、板鸭、自制的豆腐乳,还有几罐泡椒。
箱子底下压着一封信,姑姐的字迹工整却有些颤抖。
"妞妞:
阿姨给你寄了些家乡味道,你一个人在外,要记得按时吃饭。这些年看着你从当年那个瘦弱的小姑娘,变成如今的大姑娘,阿姨心里比啥都高兴。你妈妈在天上,一定也为你骄傲。
记得那年你来我家,什么都不肯说,整天闷在屋里。我就想,这孩子心里头有多苦啊。你姑父那会儿也犯愁,家里本来就紧巴巴的,又添了个人。但我跟他说,这是你妈托付给我的,我得照顾好。
后来你慢慢开朗起来,学习也好,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看着你考上大学,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我就知道,我没有辜负你妈妈的托付。
你现在工作这么忙,别老惦记着往家里寄钱。我和你姑父都有退休金,够花了。你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等你找到对象,带回来给阿姨看看。
你那个玉镯,是你外婆留下来的传家宝,传了三代人了。你妈妈走时特意嘱咐我,一定要等你成家时给你。我看你现在挺好的,就提前给你了。你要好好保管,将来有了闺女,再传给她。
好了,不多说了。有空常回家看看,阿姨做好吃的给你。
爱你的姑姐
五月初五"
信的末尾,有一张姑姐和我小时候的老照片,背面写着"妞妞六岁,和姑姐在县城公园"。
照片里,小小的我穿着红格子裙子,怯生生地站在姑姐身边,姑姐蹲下身,一手搂着我,笑得灿烂。
我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在日记本里,决定找时间配个相框挂在墙上。
那个周末,我去超市采购了一大堆东西,又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蔬菜和肉。
回到家,我煮了一锅姑姐最拿手的番茄鸡蛋面,味道熟悉又温暖。
吃着面,我拨通了姑姐的电话。
"姑姐,特产收到了,谢谢你。"我说。
"好吃吗?够不够吃?不够我再寄。"姑姐关切地问。
"够吃一年的了。"我笑着说,"姑姐,我下个月请年假,想回去住几天。"
电话那头,姑姐明显激动起来:"好啊好啊,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提前准备准备。"
"到时候再告诉你,别张罗太多。"我说。
挂了电话,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温暖和感激。
这些年,姑姐给了我一个家,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如何坚强。
而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就像那个玉镯一样,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牵挂和祝福。
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身上,暖暖的。
没有什么比亲人之间的牵挂更让人心安,也没有什么比血脉相连的真情更能穿越岁月的长河,在平凡的日子里,为我们筑起坚实的港湾。
我看着手腕上的玉镯,心想,生命中最珍貴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那些用心爱你的人。
他们或许不能给你锦衣玉食,但能在你最无助的时候,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告诉你:别怕,有我在。
来源:恋过的美丽风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