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补课”这个词,就像一个魔法符咒,在我们的教育生活里挥舞得不亦乐乎,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它深信不疑,仿佛这就是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
“补课”这个词,就像一个魔法符咒,在我们的教育生活里挥舞得不亦乐乎,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它深信不疑,仿佛这就是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
记得小时候,周围的家长总是拿着一堆补课单子,一次又一次地带孩子去上各式各样的课外班。
每当问起:“孩子成绩如何?”答案总是:“这次有补课,应该能提高。”
于是,大家在“补”字的掌控下,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然而,当我们抬头看看高考的成绩单时,不禁疑惑:那些中小学时代成绩傲人的补课生,为什么到了高考,似乎并未如愿“飞天”?
反而有些从未补过课的孩子,似乎表现得更加出色?
这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教育真相?
补课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填补课堂上理解的空白。
然而,过度依赖补课,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可能会悄无声息地消磨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们在过度的辅导和训练中,学会了“死记硬背”,却渐渐忽视了思考的力量。
等到进入高中的时候,面对更为复杂的学科和思维挑战时,他们常常感到手足无措。
我认识一个名叫小杨的学生,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补课的“常客”。
每周都有各类补习班安排,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几乎无所不包。别的孩子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知识,而小杨则是和补课班的老师一起“上阵”,巩固已有的知识点。
到了高三,面对高中课程的高度抽象与逻辑要求,他却依然无法独立思考,做题时常常陷入思维的死角。
尽管成绩还不错,但到最后他总觉得缺少了某种“突破感”。
有一天,我偶然碰到他,他苦笑着说:“我一直在补课,结果反而从没真正学会怎么去思考问题。”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补课带来的依赖感,在长期的学习中,反倒让学生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补课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分数,但长期的高强度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尤其是当学生的课外负担过重时,精力被过度消耗,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去掌握新知识,甚至可能会出现“填鸭式”的反效果。
记得有个学生小李,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才放学。
中间的课外辅导,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上课、做作业,再上补习班,除了这些,她几乎没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尽管她成绩一度很好,但时间久了,小李的状态明显不对劲了。
一天放学后,我碰到她,她疲惫得几乎连话都不想说了:“我觉得我已经成了机器,每天在不停地做题、刷题,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什么。”
如果补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习效率,那结果却是让学生进入了“死循环”,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也压抑了他们的成长潜力。
高中阶段,课程难度大大增加,补课所能带来的帮助反而会在某些时刻变得有限。
学生如果长期依赖补课的方式,反而容易忽视自身能力的培养,成绩一旦下滑,很难通过单纯的补课来扭转局面。
例如,我曾认识一位名叫小张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他几乎是学校的学霸,课外补课也从未间断。
但进入高中后,他的成绩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尤其是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和物理题目时,他常常陷入困境。
尽管他努力去补课,但由于缺乏自主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框架,他的成绩一直未能回升。
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总是抱怨:“补课明明那么多,怎么就不见效果呢?”
其实,成绩波动的根源,并不是补课本身,而是他过度依赖了补课,而忽视了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高中三年,我一直都在“补课的世界”里泡着。
每次上完补习班,我都会心里暗自得意:“这回肯定能考上个好大学。”
可是高三那年,第一场模拟考试,我居然第一次从前三名掉到了第五十名!
我回家后不敢告诉我妈,只能趴在书桌上自言自语:“为什么补课那么多,结果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正是在那时,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补课是给你打了一副“保护眼镜”,可是你始终得自己走路,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牵着。
最后,我告诉自己,不是补课不行,而是我该学会自己走路了。
所以说,高考的成绩,或许不是补课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将孩子推向死记硬背的“应试机器”,而是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在补课的同时,保持孩子的思维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我驱动,学会在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也许,少一些“补课式的机械训练”,多一些“思维独立的自我探索”,才是成就孩子的真正路径。
来源:教育思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