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5)》重磅发布

B站影视 2025-01-09 23:29 2

摘要:2025 年 1 月 1 日,一份备受瞩目的《中国 - 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5)》重磅发布,犹如一颗投入教育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这是麦可思连续第三年推出的高等教育趋势报告,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当下高等教育在时代浪潮中前行的方向,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未来

2025 年 1 月 1 日,一份备受瞩目的《中国 - 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5)》重磅发布,犹如一颗投入教育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这是麦可思连续第三年推出的高等教育趋势报告,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当下高等教育在时代浪潮中前行的方向,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未来高等教育的全景图。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以及以 AI 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强力推动下,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学科、专业、课程架构宛如一座根基动摇的大厦,迎来重大调整。从校园里的专业设置,到课堂中的授课内容,从师生的教学互动模式,到高校的战略布局,无一不在这场变革中找寻新的定位。这不仅关乎着万千学子的学业与未来职业走向,更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紧密相连。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报告内容,一探其中究竟。

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本科专业 “大洗牌”。一方面,新增专业如雨后春笋,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成为热门之选,它们紧扣时代脉搏,为新兴产业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仅过去十年间新增本科专业近 2 万个。不过,若仔细观察近年增设情况,会发现增速已明显放缓,这背后是高校对于专业布局更为审慎的考量,力求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避免盲目跟风。

另一方面,撤销专业的数量也在持续攀升,2023 年撤销专业数量达到 1628 个,竟是十年前(2014 年为 67 个)的 24 倍之多,令人咋舌。设计类专业在这场 “撤销潮” 中颇为显眼,领跑撤销榜。以动画专业为例,部分高校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实践与产业脱节,培养出的学生难以满足市场对动画创意、技术实操的要求,无奈只能撤销该专业。再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曾经也是考生报考的热门方向,可随着社会发展,其课程设置宽泛、缺乏深度与专业性的弊端逐渐暴露,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众多高校纷纷对其 “忍痛割爱”。这些专业的撤销,实则是高等教育顺应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之举。

在 AI 技术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时,就业市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外语、计算机类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翻译行业,曾经被视为语言人才的 “铁饭碗” 领域,如今却因 AI 翻译软件的飞速发展而处境艰难。机器翻译在处理日常文本、商务合同等内容时,能够快速给出较为准确的译文,效率远超人工翻译,使得一些基础翻译岗位需求锐减。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单纯从事笔译工作的译员招聘岗位数量下降了约 30%。

同样,计算机类专业中的 “码农” 群体也感受到了 AI 带来的压力。AI 辅助编程工具不断涌现,它们能自动生成代码片段、检测漏洞,一些重复性强、技术含量较低的编程工作逐渐被 AI 替代。许多互联网企业在招聘初级程序员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备 AI 知识,能利用 AI 提升编程效率、创新软件功能的应聘者。

面对如此形势,高校迅速反应,主动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部分高校的外语专业增设了机器翻译原理、本地化技术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前沿翻译技术,掌握译后编辑等新兴技能,从传统的纯语言翻译向语言技术复合型人才转变。计算机专业则加大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等前沿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 AI 项目实践,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创新算法的能力,力求打造出能驾驭未来智能技术的卓越工程师。

在 AI 浪潮的澎湃推动下,大学课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 人工智能课程从曾经的 “小众选修” 逐步迈向 “全民必修”。国内顶尖高校一马当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率先行动,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或必修课行列。南京大学早在今年 2 月 27 日就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为莘莘学子推开 AI 知识的大门。放眼全国,截至目前,已有 498 所高校开设了 “人工智能” 本科专业,209 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构建起 AI 专业人才培养的坚实堡垒。

这一变革意义非凡,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点缀”,而是如同掌握基本读写算能力一般,成为必备素养。无论是文科生理解 AI 在文化传播、社会分析中的应用,还是理科生运用 AI 助力科研探索、技术研发,都离不开系统的 AI 知识学习。对教师来说,这促使他们主动更新知识储备,掌握 AI 教学工具,将 AI 融入专业教学,如在经济学课堂上利用 AI 分析市场趋势,在生物学实验中借助 AI 处理海量数据,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育出具备 AI 思维与技能的创新人才。

我国人口结构的深刻变迁,尤其是新生人口下降趋势,宛如一场 “蝴蝶效应”,给师范教育带来了猛烈冲击。曾经,师范院校作为教师人才的摇篮,承载着无数青年的教育梦想,报考热度居高不下。但如今,生源危机的阴影逐渐笼罩。随着适龄入学儿童数量逐年递减,基础教育阶段对教师的需求增速放缓,多地出现教师岗位竞争激烈、招聘门槛提高的现象。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甚至出现教师编制饱和,新入职教师安置困难的问题。

在此困境下,师范院校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探寻转型之路。一方面,优化师范专业招生规模与结构,依据各地教育部门的教师需求预测,精准调控招生计划,避免人才过度培养。如减少一些传统学科师资过剩专业的招生,增加特殊教育、学前融合教育等紧缺领域的招生指标。另一方面,拓展非师范专业领域,凭借自身深厚的教育学科积淀,发展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交叉专业,为教育产业上下游输送多元化人才。同时,强化在职教师培训业务,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与专家团队,为在职教师提供前沿教学法、教育技术应用等培训课程,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以另一种方式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AI 对高校教学模式的颠覆令人惊叹。在美国,部分高校启用了 AI 导师,这些智能导师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专属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一对一的精准辅导。无论是复杂的数学难题,还是晦涩的文学理论,AI 导师都能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攻克难关。

不仅如此,一些高校还倾力打造了自己的 AI 平台,这一平台宛如一个功能强大的 “教育百宝箱”。教职员工借助它,能够轻松创建定制化的聊天机器人和各类 AI 工具。在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利用 AI 工具快速筛选海量文献,精准定位前沿研究方向,加速科研进程;于教学而言,教师通过聊天机器人与学生实时互动,及时解答学生课后疑惑,让学习无间断;在校园日常活动组织中,AI 工具能根据学生兴趣、时间等大数据,优化社团活动安排,提高校园生活质量,全方位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与校园活动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多学科对学生 AI 素养的培养也日益重视。计算机专业自不必说,从基础编程到前沿算法,全方位锤炼学生的 AI 实操技能;公共卫生专业借助 AI 分析疾病传播趋势、优化医疗资源分配,让学生掌握利用 AI 助力公共卫生决策的本领;人文科学专业也不甘落后,引导学生运用 AI 技术挖掘文学、历史大数据,探寻人类文化发展脉络,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 AI 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多元融合的社会需求。

在全球高校财政赤字的阴霾笼罩下,文科专业正经历一场艰难的 “大撤退”。文史哲及艺术类专业,这些曾经承载着人类智慧与情感、孕育无数思想光辉的领域,如今沦为专业裁撤的 “重灾区”。美国诸多高校,近年来纷纷削减人文社科专业招生规模,甚至直接停办相关专业。像西弗吉尼亚大学毅然终止 28 个专业,其中大部分为人文学科,曾经热闹的人文课堂如今门可罗雀。

欧洲高校同样深陷这一困境,荷兰莱顿大学拟关闭多个本科人文专业课程,非洲研究和拉丁美洲研究的学士学位课程岌岌可危,面临被撤销的命运;乌得勒支大学宣布法语、德语等学位课程停止招生,往昔充满异域风情的语言课堂渐趋沉寂。英国的罗汉普顿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和肯特大学等也在大刀阔斧地缩减甚至关闭人文系,校园里少了许多文科生诵读经典、探讨哲学的身影。

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一方面,高校财政吃紧,在有限资源下,不得不将资金向理工科等 “实用性” 更强、就业市场需求看似更旺盛的专业倾斜。毕竟,培养一名工科学生所需的实验设备、实践基地建设资金,远超文科专业所需的书籍资料、小型研讨室投入。另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功利性追求,使得文科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 “慢热” 特性愈发凸显。文科专业注重的批判性思维、文化传承创新等能力培养,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高薪职位的敲门砖,导致其在生源竞争、社会认可度上节节败退。但文科真的就此式微了吗?实则不然,在 AI 时代,文科所蕴含的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同理心、审美力等价值愈发珍贵,如何重塑文科专业,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全球高等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

世界范围内,大学关停潮如汹涌海啸,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冲击。英美日韩等国的高等院校首当其冲,在这场风暴中艰难求生。英国,据学生事务办公室报告预测,2023 至 2024 学年,约 40% 的大学深陷财政赤字泥沼,面临倒闭绝境。为求生存,这些高校果断采取削减专业行动,将资源聚焦于优势学科,一些小众、就业前景黯淡的专业被无情裁撤;裁减冗余员工,优化师资结构,确保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为学校发展贡献关键力量;同时,严把课程质量关,引入行业最新标准,更新教学内容,力求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学生未来就业的坚实基石。

美国高校在困境中积极转型,一些传统文科强校,面对生源流失、财政压力,大力发展跨学科专业,将文科与计算机、生物等理工科深度融合,打造出诸如 “数字人文”“生物伦理学” 等新兴专业,开辟出全新的发展赛道。日本高校受少子化影响严重,超 200 所大学因生源不足濒临关闭,它们一方面向政府、企业积极筹款,争取资金支持以维系运营;另一方面,将目光投向国际生源市场,扩招留学生,通过提供特色奖学金、优化留学生服务等举措,吸引全球学子,为校园注入新活力。韩国高校则纷纷探索合并之路,整合资源、共享设施,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携手共渡难关。这些自救举措,虽充满艰辛,却也展现出高校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寻求新生的决心与智慧。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之际,绿色教育顺势崛起,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抹亮丽的新色彩。全球多国政府、高校、企业携手共进,大力推动绿色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德国高校堪称先锋,众多理工科专业将绿色科技贯穿教学全程,从新能源开发利用课程中的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实践,到环境工程专业对工业污染绿色治理方案的深度剖析,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筑牢绿色根基;同时,人文社科专业也积极发力,开设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社会学等课程,从伦理、社会层面探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美国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打造绿色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在企业的绿色生产线上亲身体验资源循环利用的精妙,参与环保产品研发创新,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绿色产业需求。我国高校也紧跟时代步伐,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绿色金融、生态农业等专业,为新兴绿色产业输送专业人才。这一趋势意义非凡,随着全球环保标准日益严苛、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具备绿色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如鱼得水,他们既能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又能投身生态保护、绿色创新前沿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地球家园描绘绿色未来。

《中国 - 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5)》为我们清晰呈现了当下高等教育领域波澜壮阔的变革画卷。在中国,专业调整大刀阔斧、AI 赋能人才培养、师范教育艰难转型;在世界,AI 重塑教学模式、文科陷入困境、高校在倒闭潮中挣扎求生,绿色教育则带来希望曙光。

面对这一系列变革,高校需以敏锐洞察力捕捉市场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强化 AI 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学生应主动适应时代,提升跨学科素养与综合技能;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也当携手,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资金助力与实践平台。唯有各方齐心协力,方能在高等教育变革浪潮中踏浪前行,为国家发展、全球进步筑牢人才根基,共创高等教育辉煌未来。

来源:郭青松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