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政协委员热议: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国际文旅名城

B站影视 2025-01-09 23:12 2

摘要: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建设更具“长沙味、湖湘韵、中国范”的世界文旅名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文旅竞技、康养旅游等文旅新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那如何让外国游客看到长沙的活色生香?如何推动长沙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建设更具“长沙味、湖湘韵、中国范”的世界文旅名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文旅竞技、康养旅游等文旅新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那如何让外国游客看到长沙的活色生香?如何推动长沙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今年市两会,多位政协委员展开热议。

完善旅游设施,推动长沙旅游文化“国际范”

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这是长沙利用城市的交通优势和旅游、商务资源,吸引更多国际旅客、增强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契机。为此,长沙市政协委员、汉五生物工程(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笑丹建议,在交通网络方面,增加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数量和辐射范围,增加国际航线航班频次,增强黄花机场作为国际中转枢纽的能力;利用长沙高铁在国内交通网络中的优势,设计航线和高铁联动方案,为过境长沙的旅客提供更多选择。

她还建议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如设置多语种标识牌、完善无障碍通道等,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国际化服务水平;建立多语种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全面、准确的旅游信息;打造更多国际化旅游购物场所;增加更多高等级酒店、特色民宿等,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和承载能力,如提升市民的外语交流能力;对机场、酒店、景区等相关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接待国际旅客的能力和水平;举办更多高水平的国际会议、赛事、文化艺术活动等,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根据第三届长沙市旅发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长沙接待入境游客28.69万人次,同比增长369.33%。“这些数据证明了长沙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巨大潜力。”长沙市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员会(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杨霞认为,长沙已经具备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名城的基础条件。她建议深度挖掘长沙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价值,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杨霞认为,长沙新媒体应形成宣传合力,促进政府、企业、市民全面联动,组建文旅新媒体联盟和文旅推荐官队伍,持续开展文旅宣传,让长沙文旅相关话题频上“热搜”。

同时,长沙需要在城市景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和服务上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提升国外游客在长旅游的便捷性。

推动长沙文旅深度融合,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乐享“诗和远方”

长沙文旅产业发展优势突出,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厚重的革命文化以及活跃的现代文化。长沙市政协委员、芙蓉区政协主席喻志刚就促进长沙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应从全域着眼,因地制宜建立融合串联机制,推动全市文旅“串珠成链”。例如,通过“湘易游”等服务平台,有效串联文旅资源,打造精品文旅线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统筹湘江两岸、潮宗街、都正街、天心阁、西文庙坪等优质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推出红色游、研学游、休闲游、工业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喻志刚建议应把创意拉满,利用科技赋能机制,注入文旅源头活水,做好创新“活化”文章。如借助数字科技AR虚拟技术,让“有血有肉”辛追夫人实景出场,穿越千年来到当下,通过她的视角,带领游客游在长沙、购在长沙、吃在长沙;或是推出“直播+文旅”等新形式,从游客角度带着大家沉浸式体验“吃住行、游娱购”,在网络互动中生成引发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呈现长沙最具“吸睛力”的特色。

此外,还应让口碑“爆棚”,把游客的“爽点”作为出发点,建立产业协同机制,提升旅游体验感。如借鉴杭州“轻松游”行李服务改革,探索符合长沙特点的“行李跟人走”服务模式。

小帐篷撑起大市场,建议发展露营旅游休闲产业

近年来,露营经济方兴未艾,已成为现代人休闲娱乐的新宠,尤其在长沙,以“微旅游”“微度假”形式亲近自然的乡村游、周边游备受欢迎,湘江两岸、浏阳河附近、大围山的绿色营地正成为露营热门地点。

为了充分发挥露营对长沙旅游的促进作用,今年两会,申志华、邓恩等多名长沙市政协委员建议,对露营地规划与建设进行科学统筹、分类指导,鼓励利用各类现有空间和场所,依法依规发展露营旅游休闲功能区,完善停车场、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优化与周边道路、旅游景区的衔接;建立露营地星级管理机制,提升品质,推广露营旅游目的地及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露营选择;鼓励和引导营地与演艺、美术等相关机构合作,结合文创类、音乐类、体育类、摄影类等节会赛事活动,充实服务内容;与户外运动、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融合,打造优质产品,丰富游客个性化、差异化、多层次旅游休闲体验。

露营产业也需延链补链。申志华等委员建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露营产业链建设,加强资金扶持,设立经营性营地扶持项目,引导营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推动露营经济做优做强、提质提效;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动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延链补链发展;鼓励市场主体进行“露营+”产品创新迭代,加强业态融合创新,推动露营与文化、体育等业态融合,鼓励露营餐饮、活动组织等配套服务企业创新产品服务,支持旅行社开发露营旅游休闲产品,开展露营俱乐部业务。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吴雨晴 李姝 摄影记者吴琳红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