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骗局曝光!“周大福”“老凤祥”被造假,假黄金横行深圳水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30 18:31 5

摘要:从“金豆豆”到“古法金”,从手镯戒指到金砖挂坠,朋友圈、抖音、小红书上,“攒金潮”越来越火爆了。

从“金豆豆”到“古法金”,从手镯戒指到金砖挂坠,朋友圈、抖音、小红书上,“攒金潮”越来越火爆了。

有人把它当理财工具,有人当社交炫耀符号,还有人单纯图个心安。但不管目的是什么,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正在走进金店、直播间、水贝市场,大量购入黄金。

可问题也来了,他们花几千几万买的“足金999”,成本也许100块都不到。

年轻人以为自己买的是金子,其实只是镀了一点金子的铜。

过去大家说买黄金图个“保值”,图个“靠谱”,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黄金这玩意居然也能造假,甚至骗过专业的鉴别机器。

说句扎心的,连“周大福”“老凤祥”这样的百年老牌,回收时也防不胜防,频频“中招”。

01

在深圳水贝,一个被称为“中国黄金珠宝第一村”的地方,有成百上千家珠宝企业24h运转服务来自天南海北的顾客们。

从金胚到包装盒,每一环都能分工明确、精细到“克”。

在这个产业密度极高的地方,正规金饰能做,假金饰当然也能做,而且成本更低。

而且他们做出来的假金饰,不是那种低级劣质货,而是几乎难辨真假的高仿产品。

就连造假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消费者辨认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电镀金:用铜或合金做主体,只在外层镀几微米黄金,光谱仪扫过去直接绿灯,但一剪开就漏馅了。

注水金:中空结构注入液体,重量上看不出来,但回收剪开后直接缩水两三克。

掺杂金属:往金中加密度接近的金属(如钨、铼、铱),外观不变,熔点高,普通检测手段识别不了。

更专业的造假还包括:做旧工艺(假装是祖传老金)、做纹路仿真(模仿品牌花纹)、全套包装造假(钢印、证书、防伪标、二维码一应俱全)。

这些手法,在水贝早已流水线化,一条“足金镯子”全包价格甚至不到100元。

但你猜它们最终以什么价格流入市场?1000元起跳,利润翻10倍是常态。

02

虽然水贝货性价比高,但是大部分人买黄金还是倾向于去老凤祥,周大福这种大品牌店。

说穿了,就是图个放心,图个靠谱。

但很多人不知道,“品牌金店”这个说法背后,其实有一个模糊地带:直营 vs 加盟。

像老凤祥、周大福、六福这些品牌,全国成千上万家门店,绝大多数是加盟店,总部授权使用品牌,门店却可以自己进货、自己定价。

这就给了造假商家“可乘之机”:

有些加盟店为了压低成本,直接从水贝进货;

拿到假货后刻上品牌钢印、配上假证书,对外就说是“品牌产品”;

总部抽检频率低、程序不严格,有问题的货可以在抽查之前被替换。

你看到的“大牌”,可能只是挂羊头卖狗肉,里头卖的是什么,没人知道。

有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品牌的加盟审核只看资金和店面,不查货源和货品流程,说白了,就是“收授权费,撒手不管”。

03

在不少黄金骗局里,假货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卖出去,不是买家比较好糊弄,而是造假技术实在是太先进了。

鉴别黄金的光谱仪只扫表层,只要假货镀的是纯金,含量就显示999‰,仪器也会被骗;

假证书可以扫码查验,但扫码查的是“有无编号”,不是“物品是否为真”;

品牌钢印5元一套,“老凤祥”“周大福”等等牌子全都有,刻得跟真的一模一样;

包装盒8元搞定,印刷精美,配色一致,真假难辨。

现在假金饰不仅卖进门店,还大举入侵了直播平台。

很多挂着“工厂清仓”“品牌直供”的直播间,其实就是贴牌卖假金,一旦售出货物,立马关店、封号,消费者往往维权无门。

更离谱的是,这些主播连口径都统一,“今天赔本甩卖,不要问真假,不满意就退”,等消费者发现真的有问题,他们早就人去店空了。

04

说到这里,大家难免好奇,既然假黄金这么猖狂,就没有监管部门来管管吗?

其实啊,黄金市场的复杂性,连市场监管局自己都头疼。

黄金这个东西,天然带有复杂属性,有材质、有工艺、有人工误差,一旦出了问题,不是“一眼真假”就能说清。

监管部门目前也存在几个难题:

鉴定设备跟不上:市面上多数仪器只能扫表面,造假技术却能做到“里外不一”;

行业链条太长:从金胚、制造、包装、销售、检测,到最终消费,涉及几十个环节;

平台甩锅、商家跑路:电商平台说“我们只管展示”,商家一关店,就查无此人;

消费者举证难:没有发票、视频、付款记录,很难证明“假金就是这家卖的”。

去年市场监管总局虽查了500多起相关案件,但真要清除整个灰产链条,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的事。

造假技术每天在进步,法律执行却很难同步更新。

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目前只能自保。

05

如果你不想在黄金这事上吃亏,下面5点记住就行:

① 只买直营,不买加盟

直营店货品由总部统一配送,品牌方有直接责任,加盟店里真假混卖,出了事很难找到谁来负责。

② 金价太低要警惕

如果一件饰品比市场价低太多,要么是掺假金属,要么是镀金伪装,作为消费者千万别被便宜冲昏头。

③ 直播金可以看个热闹,但是不建议买

别幻想直播间里几百块买到正品足金,即使真有,也是“极少数”,更多是货不对板。

④ 保存交易全流程证据

拍下付款截图、收银员、柜台招牌、产品包装、小票等,没证据,你维权寸步难行。

⑤ 别拿首饰当“理财工具”

金饰主要是“消费型黄金”,有品牌溢价、工艺费,回收时不值钱,真正要投资,买金条、ETF才是正解。

我们常说,黄金是财富的象征,是理财的好工具。

但如今这个市场里,“黄金”两个字,水太深。

当几十元能造出“官方认证的999金”,

当品牌专柜也可能成为掺假入口,

当直播间里假证书、假包装成了标配,

消费者要记住的是,最值钱的,不是黄金的成色,而是你对这件事的判断力。

买黄金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家店是不是直营?
这件货是不是总部发的?
证书是不是官方出的?
价格是否符合正常行情?

而信任,一旦失去,比金子还难找回来。

来源:历史白名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