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少林功夫

B站影视 2025-01-09 15:59 2

摘要: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以佛教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已有1500多年历史。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印度高僧跋陀在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其后,又有不少印

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以佛教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已有1500多年历史。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印度高僧跋陀在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其后,又有不少印度高僧到少林寺传授禅法,少林功夫的最初形态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其中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首倡禅宗,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步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思想宝库,对中国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隋朝初年,由于朝廷的赏赐,少林寺拥有庞大的田产。隋朝末年战乱,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武装力量自卫,并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

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少林功夫得以快速发展。明朝近300年间,少林寺僧人至少有6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战事行动,建立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少林功夫在实战中经受了检验,确立了少林功夫在全国武术界的地位。

清朝严禁汉民习武。雍正13年,朝廷对少林寺宗法门头体系进行了整顿。少林寺僧人虽然坚持秘密练武,但少林功夫发展受到影响。民国期间,军阀混战,少林寺进一步衰落,少林功夫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颁布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寺院宗教生活恢复,少林功夫重新被重视,少林寺年老僧人开始向年轻僧人传授少林功夫,少林功夫典籍征集、鉴定、整理、出版工作大规模展开,少林功夫得到复兴。

少林功夫“禅武合一”的精神,对中华武术乃至佛教信仰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少林功夫是是中国武术各个流派中,历史悠久,门类最多,体系很大的一个门派。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共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为552套,另外72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为156套。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和重新收集的少林功夫套路统计,拳术178套,器械193套,对练59套,其他115套,合计545套,相关器具制品器械各有特点。

少林功夫的传承,是严格按照师徒制度进行的。这种师徒关系,是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的表现。少林寺的宗法门头制度,由13世纪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确立。福裕禅师把少林寺建成中国传统宗法门头制度的家族式寺院,对少林寺及少林功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少林寺僧人传承仍基本遵守着13世纪确立的传承谱系,已经传承至“素、德、行、永、延、恒”,已历经30多代,近800年历史。

2006年,少林功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郑州文旅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