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中心聚焦我国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各类企业提供由研发到中试再到产品的服务,旨在打通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中心聚焦我国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各类企业提供由研发到中试再到产品的服务,旨在打通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11个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顺利完成建设期任务,转入正式运行。这些中心汇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近千人,总计投入资金超亿元。
首批建成的技术创新中心,研发领域包括演艺装备、游乐设施、智慧旅游与景区建设、艺术显示与交互体验、文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等,主要面向文旅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落地应用后,其对行业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正不断显现。同时,第二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遴选工作已经启动。
本文选取5个已建成的技术创新中心,对其特色、应用领域和落地效果进行呈现。
▲ 工程师在检测最新沉浸声音响系统
▲ 虚拟现实共性技术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
▲ 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特定人群免证便捷入园服务
(以上图片均由项目方提供)
从立体声到沉浸声,文旅场景的听觉革命
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日时,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下辖的毛泽东广场收到一份特殊礼物。这份礼物来自沉浸声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包括最新沉浸声音响系统以及一系列高性能扩声设备。这些捐赠极大提升了毛泽东广场的视听体验,为缅怀伟人风采、传承红色文化注入新活力。
沉浸声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时间并不长,在此前的一年建设期内,中心依托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能力,初步构建起沉浸声软硬件技术及相关产品生态,并成功投入实际应用。
沉浸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声音欣赏方式,具有宽泛的最佳听音位置,即使在广场等开阔场地,也能实现声音的准确指向和传播,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
此次为毛泽东广场捐赠的沉浸声音响系统,所采用的HOA沉浸声技术,基于球谐函数原理,无需复杂的声音定位调整即可实现准确的声像定位,创造了“看得见的声音”,实现全部听者位置的均匀声学覆盖。
作为韶山沉浸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还运用全新高科技沉浸声技术,重新录制了经典歌曲《东方红》,观众可在现场感受其激昂旋律与深沉情感。
在毛泽东广场的扩声项目中,中心分别为入口广场、瞻仰大道、集会区、纪念区以及铜像瞻仰区进行了扩声设计,一条瞻仰路线贯穿5个功能区,整体覆盖总长达400米。最新沉浸声音响系统主要围绕在瞻仰区,特别设计了围绕毛泽东铜像的三面环绕式布局,由10组定制的8米高塔音柱构成,每组音柱分上下两层共配备两只同轴扬声器单元,配合HOA算法,共同营造出铜像瞻仰区域的极致沉浸声场,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5层展厅,中心运用最新研发的空间音频处理技术,搭配18只FCL04H型号4寸同轴扬声器及2只GL206SA型号15寸有源低音扬声器,使观众可以在150平方米的展厅体验到在和数千平方米歌剧厅一样的沉浸式听觉感受。
不仅如此,中心和共建单位浙江省音乐学院还推出《光影丹青》沉浸式声景交互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空间音频技术,将古琴、笛子等传统乐器的声音与现代电子音色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似实而虚、似虚还实的音乐世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画卷之中。
“立体声时代,声音主要面向听众的正面,沉浸声则让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使听众真正沉浸在声音的世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沉浸声技术已应用到大型沉浸式文旅项目、多功能移动沉浸式文化综合体、沉浸式大中型主题公园、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声电影、沉浸声影剧院等文旅场景中。在沉浸声音源等内容制作方面,依托沉浸声软硬件技术及相关产品生态,中心和共建单位进行了大量基于HOA的沉浸声内容制作与创作实践,已参与完成包括《光影丹青》等在内的10多个节目。
虚拟现实技术让文化表达更立体
本报记者 李欣然
近年来,乘着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东风,文旅场所纷纷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体验。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文旅发展?虚拟现实共性技术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正在探索与实践中寻求答案。
中心聚焦虚拟现实文旅行业的共性软硬件技术和文旅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致力于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文旅行业数字化革新提供动能。截至目前,中心完成了虚拟现实沉浸式动感影院等多种数字产品的研发,并在文旅场景中进行了应用。
2024年初,在中心帮助下,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增设了总面积800平方米的扩展现实数字体验空间,突破静态展陈在文化传播和参观体验等方面的限制,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升级为集科技体验、研学、科普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博场馆。
走进这一空间,沉浸式影院的头戴式设备和动感座椅帮助模拟了风筝飞行的状态,为风筝知识的科普增添了逼真的感官体验;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航空航天展厅把风筝从古至今的发展和应用串联起来,展示了中国对星空的悠久探索历史;在文创工坊,参观者使用数字触屏即可设计个性化风筝,并通过3D打印技术将其带回家。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三维的展示和交互方式,让文化表达更立体。”中心主任陈喆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博场馆、景区景点对于数字文旅项目建设的需求持续增强。中心成立后,通过与共建单位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打通数字文旅项目底层硬件研发与产品制造、核心软件技术开发和数字化场景产品化的全链条,将应用方的需求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文旅机构有效应对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门槛高、开发成本高等问题,促进了行业发展。“数字体验空间上线后,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的年参观人数翻了不止一倍。”陈喆说。
2024年6月,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博物馆建设了近1000平方米的数字体验空间,中心将李清照、香山汉墓等青州文化资源融入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推动了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展示。
青州博物馆的数字体验从观众步入大厅起就已开始,只要佩戴头戴式显示器,就能走进《海岱华章》虚拟世界,身临其境参观博物馆的典藏文物;虚拟现实全景声动感影院则融合了沉浸式视觉体验和360度环绕的声学体验,从多个维度展现了香山汉墓墓葬文化等内容;在博物馆的混合现实沉浸式体验空间,观众可以利用手势交互技术模拟推开门、拉开抽屉等动作。
谈到未来,陈喆透露,中心将继续优化已经投入应用的数字文旅项目。同时,还将对混合现实大空间技术方案进行算力升级,支撑更清晰的内容运行、推动虚拟现实导览导视在博物馆的普遍应用。
为大型游乐设施系上“安全带”
本报首席记者 王 彬
在主题公园,游乐设施能看到、能听见、能跟游客对话,可监测、可预警、可从黑匣子一览数据……
近期,主题乐园设施集成与智能管理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一手抓创新、一手抓安全,中心的诸多成果或将为我国超过2.5万台大型游乐设施更新“动力阀”、系上“安全带”,让游客玩得尽兴、安心。
自2023年8月启动筹建,中心就专注解决行业痛点,目标是以技术创新推动国内主题乐园游乐设施的迭代升级,提升游乐设施的安全监测与运维管理水平,优化主题乐园的整体品质。
“我们依托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前沿科技融入游乐设施的研发和主题公园的建设中,为游客提供更加新颖、有趣、安全的体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交互表演机器人系统和虚拟现实场景应用两项新技术研发正在铺开。
交互表演机器人系统已完成智能行走样机的试制与功能测试,可应用于室内无轨小车、园区智能代步车、无人观光旅游小火车等游乐设施项目中,甚至可以扩展到智能工厂物料转运等环节。此外,机器人手臂样机测试已进入动作模拟训练,后期可大量应用到园区互动游乐设施中。
虚拟现实场景应用利用虚拟现实大空间技术以及头戴式显示器和体感反馈装置,高度还原现实及历史场景,令游客深度沉浸于虚拟时空。目前,沉浸式虚拟现实互动游览系统《恐龙奇域》作为云南恐龙谷“恐龙来了”全国巡回展的子项目,已在华侨城创意园及广州、惠州等地落地。
为解决虚拟现实场景定位与追踪技术、系统略有延迟以及多用户交互碰撞等难题,中心联合中国联通、深圳技术大学等共建单位,从网络传输、软件算法等方面攻关,成功突破技术瓶颈,使游客进入虚拟现实场景更加流畅自然。
“新技术研究与游乐设施的融合,可以让游乐设备的玩法变得更加多样,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复玩率。”该负责人表示。
安全是游乐设施的生命线,传统游乐设施运营中,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较为有限,设备故障的发现与处理往往依赖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难以做到实时、精准地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为此,中心开展了“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测与预警(黑匣子2.0)”课题研究。
黑匣子2.0的优势体现在哪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部分游乐设施的数据采集是在其自身的控制和检测系统中直接读取,需侵入原有设备的系统,有一定风险且不利于产品运维。黑匣子2.0充分考虑设备落地要求,用外挂的方式进行数据监测与采集,并通过大量测试,与原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找到了保证数据准确性和设施落地运维的两全之策。
下一阶段,中心将会聚产学研用各界人才,在游乐设施智能化、“一机多能”安全检测和“超电影级”虚拟现实视觉品质等方面发力,不断供给新产品、筑牢安全线。
便捷入园打造高效旅游体验
本报记者 彭澳丽
在线免证优惠购票、免证刷码、刷脸入园……2024年12月起,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始为大学生和沈阳本地居民提供特定人群免证便捷入园服务。与此同时,福建省也完成了残疾人、缴纳社保人员、医生、护士及中小学生等特定人群的公共数据接入,并将陆续在景区落地应用。
特定人群无需携带特殊证件便能快速完成购票及入园流程,这一方案的提出方,便是景区交易数据要素化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
这一中心于2023年8月启动筹建,2024年11月由文化和旅游部验收通过后正式批准运行。中心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为核心使命,为景区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致力于解决景区交易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的数据质量问题、算法普适性问题、价值变现的需求匹配问题等行业关键问题。
一年多的建设期内,中心共立项7个,发表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完成1项企业标准审批,并组织申报了2项省级项目。基于依托单位福建票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票付通”)的自主研发能力,中心开展了数据要素产品化、场景化、资产化三类产品的研发。
“如何让数据要素在实际场景落地,是我们探索的方向。”票付通创始人、中心主任苏万生介绍,景区、文旅企业和政府各方对数据价值的需求各不相同,如何挖掘数据价值并精准匹配各方需求是一大难题。
最初,中心对数据要素资产化方向的探索十分乐观,但投入研发后发现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成熟,于是中心同步开拓数据要素产品化道路,聚焦景区经营决策与运营服务两大核心场景,集成多元化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工具,其中涵盖6款数智化产品及三大产品形态,为客户提供全面直观高效的数据化赋能。
苏万生坦言,数据要素产品化到后期市场转化也并不那么明显。“之后半年,我们又探索出数据要素场景化,即景区特定人群免证便捷入园方面的应用。前不久,中心参与打造的“旅游景区入园便利与客流监测”被列入“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第一批)”建设名单。
景区特定人群免证便捷入园解决方案有效串联旅游数据,为游客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高效便捷旅游,为特定人群提供了社会关怀。同时基于身份精准判断,还可针对特定人群开展营销活动,如暑期向大学生群体推出专属优惠、举办教师节特别优惠以及高考生专享福利活动等。
“我们正在加快景区特定人群免证便捷入园场景平台建设,将企业数据及政府公共数据打通,推动在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落地,并逐步向全国推广。”苏万生说,未来,中心将依托政策引导,进一步挖掘文旅数据的价值,推动文旅行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开放、协同、共享的数据生态体系,促进文旅数据的跨领域、跨行业流通与应用。
大数据分析减少景区“人从众”
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在文博场馆,观众能享受到一系列智能、贴心的导览服务;在旅游景区,大数据平台精准把握游客动态……日前,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在一年建设期内,中心基于依托单位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研发和孵化了智游文旅BI分析平台、文旅应急监测分析平台,融合生态合作产品能力近10个,制定标准化行业解决方案近20个,不断推动大数据在文旅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广泛被大众认知、参与和传播,才能更好地“活”起来。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中心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聚合国内三苏主题文献、书籍、文物等数字资源,解析三苏文化脉络,建立三苏知识图谱和关联融合体系,组成了三苏文化主题共建共享、数智融合的大数据库,为国家文物游径“东坡行旅”奠定了数据基石。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为学者和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三苏文化查阅、赏析、研究服务,为三苏文化的系统研究、活化利用、交流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创新应用。”中心副主任葛灏说。
在黄山风景区,游客可以预先了解未来一小时各景点的人流情况,从而选择更为合适的游览路线。这一技术得益于中心的数据整合能力,它汇集了多元数据以及海量视频,再结合强大的数据分析模型,为景区提供精确的游客量预测,帮助景区提升管理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这一预测精准度达90%以上,减少游客平均排队时间达60%以上。
在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中,中心集成了故宫博物院近20年的各类系统和数据,利用3D建模技术和数据整合,构建出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平台,该平台支持手机端和电脑端访问,运用3D孪生技术,能够逼真地模拟、展示故宫全域的具体景观,不仅方便观众通过手机浏览故宫的每一处景观,同时还能获取故宫内文物的详细介绍。
“对于在排队等候参观的游客,利用3D孪生技术,可以在手机上像玩游戏一样游览故宫。对于文博场馆的管理者,我们不仅升级了原有监控机房的3D孪生技术,还让他们能够通过手机查看游客数量、安全传感器等实时数据,既提升了游客体验,又优化了管理方式。”葛灏介绍,未来,中心还计划在各地建立文化数据交易平台,连接当地文化管理机构、企业及场馆的数据,绘制文化关系图谱,提升文化和旅游数据的综合研究能力。
为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必须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未来,中心还将深入研究大数据客源地、网络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技术,通过在文旅领域的不断探索,总结成功经验,推动文旅行业大数据流通规则的制定与实施。
责编:武玥
来源: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