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元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B站影视 2025-01-09 13:36 3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方面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医药文化既蕴含着丰富的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方面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医药文化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是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所以,怎样把蕴含民族精华的中医药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建设,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羊城晚报 2025年01月09日 版次:A07

以中医药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是乡村居民的思想内核。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与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以中医药文化的守正与创新来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是一个既具有文化意义又具有实践价值的举措。

中医药文化的守正可以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首先,中医药文化本身就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享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中医药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药物资源都与乡村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在村民的日常习俗中。通过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品牌、文化符号,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同时,中医药文化的守正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具有借鉴意义。中医药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方法和路径,如师承教育、口传心授等,乡村地区可以借鉴这些传承方式,加强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可以助推乡村文化创新。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中医药文化就是人们从以追求健康为目的的活动中不断积累而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医学智慧。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领域也迎来了数智化转型期,在乡村地区可以引入智能诊断系统、远程医疗服务等,提升中医药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创新可以促使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医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形态,可以与乡村文化中的其他元素进行碰撞与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成果,这种文化创新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还可提升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例如,目前中医药健康旅游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出现了中医药养生度假村、中医药文化体验园等。

以中医药文化的和谐共生价值观

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中医药文化中蕴藏的和谐共生生态价值观,是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尊重和敬畏自然。中医药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种观念也体现在中医药的实践中。在中药材的采集和种植过程中,强调对野生药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避免过度采摘和破坏生态环境;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注重顺应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乡村居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以“治未病”的预防理念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黄帝内经》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这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思想高度契合。中医药文化强调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情绪等方式来预防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从而推动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指出:“治未病是中医的主要特色和优势。随着卫生健康工作重心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所以,通过挖掘和践行中医药文化中蕴藏的丰富生态文明理念,可以推动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环保意识、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中医药文化的以人为本价值观

促进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重要保障。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随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不断升级,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药文化中蕴藏的以人为本价值观,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在助力乡村治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运用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突出乡村治理中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中医药文化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医者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体现了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关注。中医药是顺应人民之需,在护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中不断丰富发展而来。在乡村治理中,应借鉴中医药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和需求,让人民参与到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来。

以中医药文化“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强调乡村治理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传承数千年的“岐黄之术”,注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物资极度短缺的严峻挑战,是乡村医生凭借简陋的“一根针、一把草”为亿万民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在乡村治理中,可以通过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中医药的“简便验廉”优势,可以使村民在患病时得到及时治疗,从而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中医药文化“阴阳平衡”的特色理念,倡导乡村治理注重平衡的社会关系。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都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阴阳平衡不仅关乎个体的健康,也适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乡村治理需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治理需要注重权力与责任平衡,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力与责任,防止权力滥用和责任推诿;乡村治理需要注重乡村居民之间的平衡,增进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

总之,中医药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和多元价值,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可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空间,因此,我们应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现代价值,为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增姿添彩。

文|邱亚洪(作者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东省中医药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负责人)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