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荒漠化等气候问题持续升级……假如有一天,陆地被海洋淹没,未来的人类该如何继续生存?
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荒漠化等气候问题持续升级……假如有一天,陆地被海洋淹没,未来的人类该如何继续生存?
北京王府学校的学生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结合多学科知识,分别为一百年后的人类设计了神奇的海上漂浮城市,城市以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巧妙的功能布局让人惊叹,还双双荣获全国大奖。
王府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在
“未来之城2024—2025年度全国展评”活动——
“100年后的海上漂浮城市”设计大赛中
双双摘得全国大奖
王府学子的创新思维发展路径何以形成?丘成桐等国际大奖为何频频花落王府?
一群初中生的获奖故事或许能提供参考。
未来之城→亮相全国
时针指向公元 2124 年。
在七年级学生的浪漫设想下,一座百年后的海上漂浮城市——“浮光之城”可以随着洋流漂浮至任意地区,甚至可以自行控制漂浮的方向。
城市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由多个大型浮箱支撑整个城市,通过先进的连接技术进行组块形成整体,可以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进行扩张或缩小,是一座动态的可“生长”的城市。
七年级学生作品“浮光之城”城市规划草图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有科学条件支撑,一个真正适合人类生存且环保、经济的海洋漂浮城市需要考虑的因素方方面面——
如何在动态变化的海洋环境中保持城市的稳定性,抵御极端天气如台风、海啸的影响?
如何在远离陆地的情况下,高效、可持续地获取淡水、食物和其他必需资源?
如何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防止污染,保护海洋生物?
如何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在远离传统能源基地的情况下?
居民对于远离传统陆地生活的适应性问题,以及建立新的社区文化和身份认同?
……
为解决诸多问题,学子们敢于突破传统,将多学科知识融合运用,为人类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城市生活图景——
对居住位置、面积、人口、能源、交通、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材料与结构设计等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城市不仅充分展示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还融入了创新的智能控制技术和环保理念,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学子的精心设计下,“浮光之城”已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人类探索可持续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前沿阵地,是一个充满科技感和生态意识的未来城市形态。
正在准备未来之城项目的师生们
在备受瞩目的“未来之城2024—2025年度全国展评”活动——“100年后的海上漂浮城市”设计大赛中,王府学子携作品惊艳亮相,同来自全国30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千余名未来小工程师们同台竞技。
他们出色的作品设计和精彩演讲赢得评委们的高度赞誉,不仅成功摘得全国初中组团队综合奖第二名,还凭借其精妙绝伦的太阳能应用设计,一举夺得“杰出太阳能应用设计奖”。
与之同样出色的,九年级学生城市设计作品“Meteora City”,同样斩获全国初中组团队综合奖第二名殊荣。
而这样的荣誉和巧思,在初中段学子群体中间却并不罕见。
科技创新→点亮未来
作为一项享誉全球的STEAM教育项目,“未来之城”项目是王府学子经常参与的科技创新类项目,并已多次夺得全国大奖。
在2023-2024年度全国展评中,初中部两支队伍冲进未来之城项目前三
2023年夏,初中部两只队伍分别荣获未来之城项目团队二等奖及三等奖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探究思维最为活跃、好奇心最为强烈的关键时期。
而老师们正是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关键期,为学生铺垫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创造了一切可能——
在科学课堂上,老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勇于挑战传统思维。
在每一年的校园科学节中,学生们热情参与,一个个创意十足的项目展示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深埋科技创新的种子。
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到专业的科技项目培训,从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到组织学生校外实践,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而对于大部分专业知识有限的初中生而言,参加未来之城项目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敢于参与且一次次拿回大奖,这对学生自身基础素养和教师的专业指导都是实实在在的考验。
“学生们在海上食物、台风预防等专业领域方面知识有限,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范围过于宽广且太过专业,不论是最初的设想、讨论、调研,还是写论文、做城市虚拟报告、搭建模型、答辩,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但是我相信这些孩子的潜能,他们需要的是机会,展示自己的机会!当机会和引导足够,同学们总会带来惊喜。”初中科学组教师王老师说。
不负老师的指导和期待,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一如插上科技创新高飞的羽翼,在丰富多样的收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梁同学
我了解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设计及其制造过程,更懂得能源的由来和高效使用途径,在参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和共同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回想起这件事时都会心生愉悦。
陈同学
在负责模型制造以及淡水资源管理、尤其是海水淡化工作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淡水收集和海水淡化的技术知识;在调研和探究过程中,我掌握了用关键词搜索获取精准信息的技巧,在提高自身信息搜集效率的同时,也让我明白如何鉴别信息资料的可靠性;我还在写作上学到了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如何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
科技创新的种子,每天都在充满希望的校园里播种。
一座座“未来之城”的诞生,宛如耀眼的启明星,引领着学子在科技创新的浩瀚星空中持续探索,点亮未来。
想解锁更多
项目式、跨学科学习魅力?
来源:直说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