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社会美育学院 | 2024引领全民终身学习新风尚,2025让学院与城市共融

B站影视 2025-01-08 17:23 2

摘要:随着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发展、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的稳步推进,大学也肩负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引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营造终身学习生态的重要使命。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艺雯

随着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发展、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的稳步推进,大学也肩负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引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营造终身学习生态的重要使命。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牢牢把握全民美育、终身学习的战略机遇,在各部门、各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办学规模、办学影响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全年共2.9万余人次参加学院线上线下课程培训,约8000人参加学院公益课程与项目,参与学院各类活动、展览、比赛及测评的人数达到了360万人次。

/这一年美育硕果累累/

在过去的一年里,社会美育学院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不懈的努力,在美育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教育实践与创新方面,学院成功获批成为浙江省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及浙江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这标志着其在培养高素质美育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学院积极参与了多个省级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联盟建设,包括浙江省高校赋能历史经典产业科教联盟、浙江省“文艺赋美”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联盟以及长三角地区高等继续教育联盟,展现了其在区域合作与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在荣誉与奖项方面,学院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荣获了浙江省推进新时代“夜校”服务优秀案例、浙江省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项目等殊荣,并通过了省人社厅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周期评估,彰显了其在继续教育与社区美育方面的深厚底蕴。

此外,丁红旗编著的《画说新时代》获教育系统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优秀读物,《画说精神谱系》更是入选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展现了学院在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上的高水平。 艺术创作与成果方面,竺照轩主持的乡村振兴艺术创新人才培训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创作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艺术活力。陆江云与洪万里合作的《鲁智深》荣获“浙江省第十五届美展”综合画种金奖,周峰主持的项目也入选了十四五本科省级教改项目,展现了学院在艺术创作与教育改革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时,於博名、郭群鹏、闫睿和杨建四位老师创作的雕塑作品《一平米》同样入选了“浙江省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览”,进一步丰富了学院的艺术宝库。

《画说新时代》丁红旗/编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在媒体关注与传播方面,学院开展的美育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央视《新闻直播间》、人民网、《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美育媒体矩阵关注人数达到27.2万人,年阅读量高达430万人次。多篇深度报道如《中国文化报》的“通过美育,遇见生命之美”、《浙江日报》的“杭城夜校一课难求”等,不仅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激发了公众对美育事业的关注与热情。

/学术导航,聚力美育“理论高地”/

理论是实践的灯塔,学院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5月,“社会美育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社会美育的理论基础、历史演进、核心价值和实践经验,共商新时代社会美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7月,“美育浸润视野下的乡村美育的方法与实践”——乡村美育提质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召开。专家学者、一线美育工作者、爱心公益人士共同探讨乡村美育的核心价值、现实困境与实践经验,如何激活社会合力,从而促进乡村美育的可持续发展,强化美育教育质量与实践成效。

11月,“关于公共艺术项目在乡村艺术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研讨会在上海西岸艺术馆N馆顺利召开。会议以儿童美育为基点,放眼全国各地乡村艺术教育中的公共艺术项目,邀请四位在艺术教育领域的课程研发、作品创作和理论输出等方面各有建树的嘉宾分享自身的经验、洞察与思考。

/这一年,美育教学的高度与广度/

国美高研

这一年,秉承学院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美术教育的深化与创新,高研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进行有规模的高层次专业研究与教学。

2024年,高级研修中心根据发展需求,重新拓展和细化各学科和专业,采取多层次、多专业的教学模式,相继开设了高研短训班52个,培养学生908人次,同时,长期班33个,培养540人次。与2023年相比,各类高研班的人数增长了219.78%,达到了1487人,是2022年的6.5倍。

9月,开设名师系列高研班“水彩画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授课教师由国内众多艺术界名家担任,学员皆是相关美术院校副教授及以上。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人文理念与艺术修养的提升,深入探索水彩艺术的表现语言。

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了多场高水平的美美讲堂。

开设海外研修班2期,与中日金石篆刻协会、东京印社,达成友好合作,不定期在日本各地开展“社会美育的研学活动”。

国美师训

这一年,学院积极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结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

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面向全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培训项目,共计开班48个项目,迎来了1402位中小学教师前来进修学习。

助力校外艺术机构高质量发展,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强大的学术与人才优势开展的校外美育教师培训。截至12月底,已开设30期,共7个专业,1520人参与。

乡村教师公益美育培训,线上培训覆盖了云南、四川、青海省等地的12所乡村学校。来到学院进行线下培训的人员覆盖了浙江开化、上虞、富阳、景宁、奉化等地。2024年共开展乡村教师公益美育培训项目12场,参与培训教师达360人次以上。

国美干训

这一年,国美干训积极对接政府企业部门需求,推进社会合作,实施美育素养提升。这一年,政企培训中心开设政府与企业类培训班20余个,共完成了1052人次的培训。

国美夜校

这一年,国美夜校满足了18至60岁之间不同群体的艺术美育学习需求,学员评价课程满意度高。

2024年国美夜校全年共招收学员1800余人。现有课程主理人50余人,目前开设81门夜校课程。除了艺术大院的校内授课点,国美夜校还扩展至市内商圈、市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7月启动了上海站的夜校课程,旨在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今年夜校还安排了2期校工公益课程,让校园里的保安兄弟、校工师傅在工作之余,也能有提升自我,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10月向转塘街道社区的居民群体开设公益书法课,承担社区服务的职能。

/研展赛联合,搭建社会美育“示范平台”/

国美研学积极开展相关艺术研学活动,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艺术教育理念和实践机会。

2024年国美研学共有4674名学员参与了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主办的国美研学项目,其中接待公益研学1300余人次。暑期拓展“云游普洱-陈流教授水彩写生”、“贵州黔东南少儿研学”2门校外研学项目。11月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合作,完成了有14年举办历史的“国寿小画家”颁奖典礼和100组获奖家庭进校研学的活动。

美遇集

这一年联合西湖区转塘街道,打造“美遇集” 转塘艺术街区市集,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成为连接艺术与公众的桥梁。

开办艺术市集“美遇集”共6次,招募来自校友、在校生等市集商家269家,涵盖书画类、陶瓷玻璃器物、木质皮质手工艺、首饰挂件配饰等6个品类的产品,力求让校友、在校学生、艺术创作者、手艺人能在“一个装满艺术的市集”中拥有“艺术新维度,美遇在此刻”的获得感。中心还与转塘街道达成项目合作,联合打造“美遇集” 艺术街区市集,充分发挥转塘辖区“两院两镇一中心” 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艺术治街”理念,积极推进环美院转塘艺术生活街区形成。

美育展赛

这一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美育展览与艺术比赛。4月,社会美育学院教师指导完成两件儿童装置作品,入选2024米兰设计周·中国周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周暨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系列活动。

7月,在文旅部指导下,学院与光山县人民政府与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乡村艺课”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该展览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参观,获得了央视《新闻直播间》的深度报道。

8月,大地拾遗·第二届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在之江文化中心浙江图书馆B1层文澜展厅展出,参观人数达11万人次。

成为第二十八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2024亚太青少年书画艺术展学术指导单位。

12月底,启动第一届“学院杯”青少年创意作品展示活动。

/艺术水平考级体系再升级/

这一年是中国美术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大美育体系建设的奠基之年,考级工作的各项规章进一步完善。

4月,在考级工作总结表彰会暨大美育工作体系建设推进会成立美育联盟,通过强化美育理念、整合资源、加强师资建设、拓宽实践平台等措施,构建全面、深入、有影响力的“大美育”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行社会美育。

6月,承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国家标准交流会,汇报文旅部委托草拟的素描、漫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四个专业的国家标准,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创新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助推力量”的格局正在形成。

一个无墙的学院,一个四通八达的学院逐步显现。2025,让艺术与人民共情,让学院与城市共融。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