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中原|徐涤寒:传承美育精神 探索新农科教育

B站影视 2025-01-08 08:34 2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美学精神源于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美学精神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一脉相承。高等农林教育应传承其精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育人导向发展,融入美育实践,培养担当农业发展的时代人才。

中华美育精神与新农科教育间的三重维度。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民族,在几千年的农业实践中,农民将“美”的意识深化,形成抽象的存在形式,提高审美能力并满足生产需求,从而实现了“知”“情”“意”的美学统一。在农业强国建设与新农科教育背景下,农林高校要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引导,实现从“美学”到“美育”的实践转化,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品格上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依靠于新时代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的范畴涵盖了品德美、智慧美、形体美、劳动美、心灵美等多重要素,而美育作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要在“自身”与“社会”,“小我”与“大我”的实践关系中构建“美”的形成标准。美学文化和美育精神分别构筑了“中华美学思想”和“中华美育思想”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根源,赋予高校德育和美育以深厚的人文关怀。

致力于学科建设的育人需求。中华美育精神凝聚了中华美学的精髓和核心价值,新农科则需要中华美育精神的滋养。新时代的涉农专业已不再是单纯研究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学科,而是一个涵盖科技、文化、生态等多领域的复杂系统。要实现新农科的人才培育目标,前提是要有新的专业建设理念,进而加深学科育人内涵式发展。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新农科育人任务,不仅能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助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新农科美育教育的价值指向。“农为邦本”的重农观夯实了新农科美育目标的人文底蕴。“农为邦本”体现了农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及其对民族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勤劳、节俭、和谐等价值观融入美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尊重与热爱,激发对自然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农耕文化孕育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多、覆盖广,充分挖掘农耕文化中适应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可实现现代农业教育“塑形”与“铸魂”的有机统一。

“崇礼亲仁”的审美观优化了新农科美育课程的设计追求。“崇礼亲仁”倡导内外兼修、以德为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农耕文化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秩序与稳定。“礼仪”是维护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的工具。“仁爱”是人与人的互助关爱的体现,它不仅是对审美维度的精微探索,也是对人类智慧和生活秩序构建的哲学反思。在新农科美育课程设计中,融入这一美学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在实践中学会“以礼待人、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社会”,促进品德提升。

“厚生丰民”的家国观强化了新农科美育导向的价值定位。“厚生丰民”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生活富裕和社会稳定。心怀“国之大者”,怀揣“厚生丰民”,从家国情感出发,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农科后备人才。让学生明白他们肩负着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天人合一”的伦理观丰富了新农科美育实践的精神内涵。“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引入“天人合一”伦理观念不仅是对古老智慧的传承,更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在美育实践中引入这一伦理观念,意味着教育目标不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明白“端牢‘中国碗’,盛满中国粮”的重要价值意蕴,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所学知识与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

新农科教育中的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与实践。回归立德树人本位,唤醒当代美育精神的价值使命。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美学在“人文化成”实践中的表现与传承,赋予了中华民族爱美求善、自强厚德的强大文化基因。在新农科美育建设中,应注重挖掘和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庆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将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和文化活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和发展。

创新文化元素层次,重塑美育内涵发展的时代高度。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挖掘和传承优秀农业文化遗产、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文化元素,丰富美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融入中华美育精神教育内容,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安全、农业强国等背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

突破传统实体界限,实现全方位美学氛围的渗透浸润。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应利用外化数字样态,探索美育教育改革创新。打造精品课程,如线上直播、互动讨论、在线测试等形式教学。创建虚拟博物馆,构筑沉浸式体验。搭建数字化学习与教育矩阵,让学生在线上分享学习成果。打造耕读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对农业传统和现代农业科技的综合认知。通过实践体验、理论学习和科技应用的深度融合,开设特色课程如“乡土植物栽培”“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同时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体验劳动创造美的过程。(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