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流行的“虹膜写真”,安全可靠吗?

B站影视 2025-01-07 21:19 3

摘要:所谓“虹膜写真”,又叫“瞳孔摄影”,就是利用高清摄影设备捕捉拍摄虹膜的纹理细节。成片后的虹膜效果或若宇宙星辰或似繁星点点,再加上后期特效处理,写真照片充满了浪漫、个性和仪式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打卡拍摄。

虹膜也可以拍写真?是的!近期,虹膜写真兴起并迅速走红,“眼眸如星系,璀璨映苍穹”,这种新写真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青睐。

但每个人的虹膜都是独一无一的生物特征信息,拍摄这种新写真方式,是否安全可靠,会不会伤害眼睛,会不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1月7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虹膜写真”受到年轻人欢迎

所谓“虹膜写真”,又叫“瞳孔摄影”,就是利用高清摄影设备捕捉拍摄虹膜的纹理细节。成片后的虹膜效果或若宇宙星辰或似繁星点点,再加上后期特效处理,写真照片充满了浪漫、个性和仪式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打卡拍摄。

随着“虹膜写真”流行,南京也出现了不少开展虹膜写真业务的影楼及专业门店。1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新街口石鼓路附近的一家虹膜写真店。“拍摄虹膜写真很安全,不会伤到眼睛。”一位年轻的店员热情介绍,“花费不高,感受也很独特。”他邀请记者体验虹膜写真拍摄。

端坐在一家专业相机前,相机前端有几根支架延伸出来,其中一根前部是闪光灯,距离拍摄者眼部比较近。随着店员按动相机快门,“咔嚓”一声,感觉眼前亮光一闪,一张“虹膜”照片就可以形成。“感觉还好吧?这个闪光对眼睛没有什么伤害。”他说,“普通人、戴眼镜的近视人员、甚至一些做过眼部矫正视力手术的人都可以拍摄虹膜写真。”

至于这样的拍摄是否会虹膜信息,这里的工作人员表示“不会的”。他介绍,拍摄的图片还要经过后期加工处理,而且拍摄的图片是静态的,不是动态的立体结构,一般不会存在个人隐私泄露。“实际应用中,虹膜扫描都是动态扫描,静态照片是安全的,即使用户的虹膜图片过于真实完美,我们也会做修图处理。”他表示,如果用户需要,店里还会在用户取片时删除底片。

在新街口的另一家虹膜写真店,店里的负责人表示,完全不用担心隐私泄露问题,“在我们店里,顾客来拍摄我们都要签订保密协议,底片也在拍摄当天删除。”他表示,虹膜摄影在欧洲一些国家比较流行,这种写真方式可以看清自己的眼睛,虹膜上的纹路图经过处理后会呈现出新奇的艺术效果,“来拍摄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也很受欢迎。”

“虹膜写真”独特而“不一样”

从记者走访看,一套“虹膜写真”价格从百元左右到数百元不等,“主要根据不同拍摄要求、成片效果不同等而收费不同,好的虹膜拍摄成片后,‘眼睛里的星辰’展现得绚丽浪漫很独特。”而且虹膜写真店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延伸产品服务,如可以制作虹膜水晶相框,可以使用虹膜图片制作“虹膜钥匙扣”“虹膜手环”等等。

至于拍摄虹膜的近距离闪光是否会伤害眼睛,几乎每家店都表示“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至于是否会泄露个人生物隐私,尽管每个店里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每个店都会强调“不会泄露隐私”,而且会“删除底片”或者“签订保密协议”等消除用户担心。

“每个人的虹膜都是不一样的,拍摄出来的图片都具有独特性。”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京摄影师华叔表示,虹膜拍摄后再经过专业人员的后期渲染、加工,更能让用户感受到“不一样”“独特性““艺术感”,也因为如此,“虹膜写真”越来越流行,延伸产品越来越丰富,成为年轻人偏爱的新消费场所。

小心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在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晒自己拍摄虹膜写真的经历,表达对“虹膜写真”的喜爱,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虹膜写真近距离闪光拍摄会不会伤害眼睛?”“会不会泄露个人生物隐私信息?”

“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但有些情况需要避免。”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如拍摄时光线比较强,而且光线照射时间比较长、持续强光照射,对本身有眼病患者来说会有一定影响,可能会造成视网膜光损伤,对于近期做过眼部手术的患者来说,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另外,虹膜和指纹、基因、声纹、步态、人脸一样,都是个体独特的生物信息,可以用来识别人的身份且特征具有唯一性,属于相关法规所规定的敏感个人信息。在专业实验中,也确实有过完成利用虹膜写真通过虹膜识别终端的试验。

在近期央视对此话题的关注中,有专家表示,如果虹膜摄影中,关键的“虹膜区域”纹理拍摄非常清楚的话,是有存在个人生物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但是通常来说,一方面,虹膜生物识别需要的图像清晰度更高,另一方面,目前使用虹膜识别的系统还会同时配合有活体检测系统。也就是说,进行虹膜识别的必须是真人而不是照片。

专业人士表示,对消费者来说,在商家采集虹膜信息时,要制定详细的协议条款,确保收集行为合法、正当、必要,同时消费者应妥善保存与商家交易相关的证据,如发票、收据、协议等,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