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医院不开这个药?”许多患者家属在接到医生的建议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尤其是当面对昂贵的靶向药物时,医生让家属自行去药店购买的建议,常常让人感到迷茫甚至不解。实际上,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而是涉及到医疗、经济和管理多方面的复杂机制。
“为什么医院不开这个药?”许多患者家属在接到医生的建议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尤其是当面对昂贵的靶向药物时,医生让家属自行去药店购买的建议,常常让人感到迷茫甚至不解。实际上,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而是涉及到医疗、经济和管理多方面的复杂机制。
在中国,每年有超过400万的新增癌症病例,而靶向药物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为众多癌症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以肺癌患者为例,那些携带EGFR突变的个体,对特定靶向药物的反应率超过了70%,这一显著疗效曾被赞誉为“现代医学的一大奇迹”。然而,奇迹的代价也不小:一个月的药费常常高达数万元,尽管部分药物已纳入医保,但高昂的价格仍是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
那么,为何医院不直接普及这些靶向药物呢?是因为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或是受到了相关政策的制约?还是说,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且深层次的因素?
与传统化疗药物迥异,靶向药的研发与生产流程堪称繁杂。它精准聚焦特定分子通路,如同扼住癌细胞的 “咽喉”,直击要害。像用于治疗癌症的 Gefitinib(吉非替尼)、Osimertinib(奥希替尼),重点针对的是 EGFR 突变通路,能有效阻断癌细胞的生长信号;还有 Imatinib(伊马替尼),更是 BCR - ABL 基因突变引发疾病的特效克星,在抗癌之战中发挥关键效用。这种“定制化”的特点使得它们在研发阶段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与成本。
正因为这种药物的复杂性,靶向药的供应链也变得异常敏感。医院并非药品销售的唯一环节,而更倾向于作为诊疗和处方的核心。药物供应需要通过严格的分销渠道,由专门的药品批发商提供给特定的药店或配送点。此模式的优点在于,以分散式管理减轻医院库存压力,同时削减药物浪费的可能性。
靶向药就像“量体裁衣”的高级服装,而医院则是“设计师”,为患者测量尺寸、提供设计建议,但裁缝的工作则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如此分工,既保障了效率,又减轻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除了药物特性,政策层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在医疗管理体系中,医院的核心任务是诊疗,而药物的销售只是辅助功能。特别是高价靶向药的管理,涉及到医保报销、定价审核和渠道监管等复杂环节。将这部分职能转移到药店或药品配送机构,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在药品运营方面的压力。
此外,医院的药品目录(即常说的“基药目录”)受到严格限制。靶向药虽然逐渐被纳入医保,但仍不属于常规药物范畴。在医院提供这类药品,需要承担药物库存风险和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而药店或专业配送点则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更灵活的供应。
从政策层面审视,“医院开药、药店买药” 这一模式意义显著。一方面,它切实减轻了医疗机构的运营压力,有效规避了医院与患者因药品销售可能产生的经济矛盾;另一方面,在落地推行阶段,尽管该模式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保障了医疗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与均衡性。
试想一场复杂的手术:医生负责诊断和操作,麻醉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手术器材和药品则由供应链的其他部门提供。如果所有的环节都由医生一个人负责,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因过多的责任而降低整体的精准度。靶向药的供应模式正是这样一种多方协作的结果。医院扮演的是“诊断师”的角色,而药店和药品供应商则是“支持团队”。
这种分工虽然让患者和家属在药物获取的过程中增加了一步流程,但却是更高效和可靠的选择。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买药”过程中的不便和经济压力,确实让这一模式显得不够人性化。但从医疗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这种设计却有其必要性。它确保了医院能够集中精力于诊疗工作,同时也为药物的分销创造了更专业的条件。
然而,现有模式也存在改进的空间。例如,是否可以通过完善医院与药店之间的协作机制,让患者在医院完成诊疗后,直接通过线上平台下单药物,由专业配送机构送达家中?该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但能够直击患者的困扰痛点,予以妥善解决,而且能够对医疗体系的效率进行优化升级,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
在医学史上,德国医生鲁道夫·维尔啸曾提出“细胞病理学”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他的观点强调,疾病的本质在于细胞层面的异常,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靶向药正是这种理念的产物,它精准、高效,但同时也对医疗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来源:孙医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