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先抛个问题:你有没有见过司机开着车突然喊,“哎呀,我晕车了,停一下让我吐一吐”?没有吧?可坐在副驾驶或后座的小伙伴们,可能已经在心里默默翻腾了几百次。有趣的是,明明大家都在同一辆车上摇摇晃晃,为啥“晕车魔咒”总是偏爱乘客,而放过了司机?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题,顺便聊聊如何跟晕车斗智斗勇。
晕车的罪魁祸首不是车,而是你的 前庭系统。啥是前庭系统?简单说,它是你身体里的“平衡仪”,藏在内耳深处,负责检测你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当你坐在车上,身体其实是静止的,但车在动。问题来了:你的 眼睛 告诉大脑,“我没动啊”;而你的 前庭系统 却在抗议,“不对,我感受到车在晃!”这俩系统意见不统一,大脑就慌了——“到底动没动?搞不清楚啊!”。于是,大脑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让你头晕、恶心,甚至想吐。
从医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叫 运动病(motion sickness)。而晕车,就是运动病的典型表现。
司机不晕车,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主动控制感:司机的“大脑没被骗”
司机的眼睛和前庭系统是“统一战线”。因为他需要盯着路面,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和刹车,身体的每一次动作都和车辆的运动吻合。换句话说,他的大脑一直知道“我在动”,所以不会被内耳的信号误导。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玩过山车,是自己控制轨道方向,还是被绑在座位上更容易晕?毫无疑问,被绑着更容易晕,因为你“无能为力”,大脑的控制感缺失了。
(2)分心是“解药”
开车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司机几乎没有时间关注身体的不适。你见过谁一边紧盯路况、一边说“哎呀,我有点恶心”?分心减轻了运动病的症状。所以,开车=天然的“注意力转移疗法”。
后座,尤其是中间的位置,是晕车的高发区。原因很简单:在后座,你的视线很难直接看到路面,眼睛接收到的信息更加“混乱”。而坐在前排时,你的视野开阔,能看到车的运动方向,缓解了大脑的“认知冲突”。
有些人坐车如履平地,哪怕在盘山公路上狂飙也能安然无恙;而有些人,一上车就脸色发白。这是因为 个体差异 在作祟:
前庭系统的敏感度:前庭系统越敏感,越容易晕车。特别是小孩子,他们的前庭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感知能力“一惊一乍”,所以晕车的几率更高。遗传因素:晕车,竟然可能是“家族天赋”。研究发现,晕车的易感性与遗传相关。如果你爸妈晕车,你中招的概率就更高。心理因素:焦虑、紧张会加重晕车症状。你越担心自己会晕车,结果可能就越“应验”。既然晕车这么让人抓狂,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当然有!以下是几种简单有效的“抗晕车秘籍”:
(1)坐在前排,视线跟随路面
前排位置视野开阔,能帮助你的大脑更好地处理运动信息。如果坐后座,尽量选择靠窗的位置,并把视线集中在外面的路面上,别低头玩手机或看书。
(2)转移注意力,别让大脑“胡思乱想”
听音乐、聊天、闭目养神,甚至数路边的电线杆,都能减轻晕车感。重点是别盯着手机屏幕,那只会让情况更糟。
(3)提前服用晕车药
晕车药含有抗组胺成分,可以抑制晕车反应。常见的比如 晕海宁、 茶苯海明,但要记住,服药前最好咨询医生,特别是孕妇和儿童。
(4)尝试“姜糖”或“薄荷油”
生姜和薄荷都有缓解恶心的作用。带上一块姜糖或一瓶薄荷精油,随时准备“应急”。
(5)别吃太饱或空腹上车
上车前吃得太饱,胃里像装了个“晃荡的水袋”,会让你更容易恶心;而空腹则可能导致低血糖,加剧不适感。最好吃点清淡的食物,比如馒头、粥。
别担心,晕车本身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伤害。不过,如果你长期晕车,可能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让你害怕长途旅行,甚至影响社交活动。
但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的头晕、恶心可能提示其他健康问题,比如 内耳疾病 或 神经系统异常。如果离开车辆后仍然觉得晕,建议尽快就医。
某天,一位晕车乘客抱怨:“司机同志,你开车能不能稳一点?我都快吐了!”
司机翻了个白眼:“我开得这么稳,你还晕?那你咋不自己来开车?!”
乘客无奈摊手:“你知道吗?坐车晕车,开车晕命啊!”
司机哈哈一笑:“行吧,下次你开,我晕给你看!”
其实,这段对话揭示了一个真相:司机和乘客的“晕车体验”完全不同,背后是大脑的机制在搞事情。
晕车,看似是个小问题,却折磨了无数人。归根结底,它是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一场“沟通失误”。但别怕,了解了晕车的原理和应对方法,你完全可以和它和平共处。
下次坐车时,如果你还在后座翻江倒海,不妨试试今天的“抗晕秘籍”。或者,干脆学开车去,毕竟司机永远是“晕车绝缘体”!
参考文献:
国家健康科普知识库
《运动病的机制与防治》,中华医学会期刊
Mayo Clinic 健康指南
来源:医师浅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