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际高中这三年:上课懵圈、作业懵圈,经历好几次崩溃

B站影视 2025-01-07 09:19 2

摘要:你以为的国际学校生活:每天各种活动,假期多得不行,时不时还能出国旅游,毕业就能上藤校&G5,轻轻松松无痛上学。

你以为的国际学校生活:每天各种活动,假期多得不行,时不时还能出国旅游,毕业就能上藤校&G5,轻轻松松无痛上学。

实际上的国际学校生活:考不完的试,参加不完的各种竞赛以及做不完的课外实践,听外教的课像听天书,还有半夜倒时差的大学申请面试和申请被拒到怀疑人生......

在国际高中就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上课懵圈、作业懵圈、考试懵圈

“关关难过关关过”

Jack同学是从公立转轨进入国际学校的,选择的还是公认难度最高的IB课程。

在原来的学校中,他的英语学科成绩很好,所以刚开始他还满怀自信,觉得适应起来肯定没问题。

结果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就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感受,那就是。可以说是打破了我对英语课的认知,翻开国外教材的课本全是我没见过的单词,老师上课讲的也不是书本上的知识。”

而且,连上课形式也截然不同。在以前的学校,一般都是老师提问、学生答题,但在国际学校,老师往往会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接着小组讨论,最后用presentation呈现。

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有思考、有想法,还要有足够的英语能力,能将自己的见解流畅地表达出来。

这对Jack来说着实有点难了,于是刚入学的那一年,他基本上都是一个“猛背单词”的状态,甚至到了开口必说英语的地步,最大可能的尽快提高英语能力。

然而,好不容易把英语练好了,课程也能听懂了,结果更难的还在后面。

到了11年级,就要面临正式的IB规划阶段。学校每天都安排了9节课,课后主要内容不仅有课后作业,每门课程都还会有许多的小论文、实验报告、小组项目、演讲汇报、学习总结等......

真的应了纪录片《IB学生的一天》的一句话:“IB生活里只有眼泪、DDL,你猜还有什么?更多的DDL。”

而且,11年级的IB学生,还要开始SAT的备考,词汇量要求基本是近一万,所以Jack还得继续背单词、刷题。

再加上严格意义上中国大陆地区并没有设置SAT的考点,部分国际学校的SAT考场往往只允许本校的学生参加考试,所以很多学生为了考到一个好分数,还会去中国香港或澳门参加考试。

SAT考试时间都是在周六,很多学生周五就得扛着一箱子的真题飞去各个考点。

经历了高度紧张的考试后,继续争分夺秒赶学校里的功课,然后飞回学校,开始新一周的学习生活。

面对这么高强度的学习压力,Jack好几次都有点崩溃。幸运的是,学校的老师都很nice,总是能关注到学生的状态:

“有段时间,不管是学科老师还是升导老师,经常会找我聊天,聊状态、聊兴趣、聊未来方向,平日里会带我在校园里散步,周末带我出去玩,不断开导我。”

正是这种细腻的情感支持,帮助Jack顺利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时至今日,即使已经成功出国留学了,回顾国际高中的那三年,Jack还是满怀感激:

“当时可能只觉得累,现在出国了才发现真的收获很大。不管是抗压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哪怕一个人也能很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国际化学校风格差异很大

需要高度自律,会规划时间

同样是从公立学校转轨进入国际学校的Vivi同学,则面临着教学模式适应上的问题。

在原本的学校,很多事情都是由老师主动安排,做什么作业、什么时候考试、该怎么复习......都比较明确,但是到了国际学校,一切都变了。

国际学校都是选课制,每一个学生的课表都是不一样的,时间安排上也是不同的。

刚入学的Vivi一开始也没有太强的目标感,实属“玄学选课”,除了几门必修的之外,看到哪科有趣就选了。

结果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有些课虽然上课有趣,但作业太难;有些课要求平时成绩,需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思考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

开学后,Vivi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展开,忙起来的时候,可能连吃饭都要掐点。

在Vivi原来的学校,是严禁使用数码产品的,但对于大多数国际学校来说,数码电子产品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部分课程有课件,老师也会在平台上建一个虚拟教室,将和课程相关的材料、文件、课后作业要求都附在虚拟教室中,学生可以在系统中,自由查阅需要的资料/作业信息,有不懂的问题也能在虚拟教室中随时提问。

这种“新鲜”的操作在刚开始让Vivi“一头雾水”,好几次不是作业没保存、就是传错了,整个人手忙脚乱。

Vivi笑着调侃:“入学2个月,感觉自己都老了好几岁。”

周围都是“卷王”

一个比一个厉害

不少刚进国际学校的学生还会提到的一个词,就是“peer pressure”(同伴压力)。

虽然很多家长选择国际学校,本意就是为了摆脱“内卷”,但毕竟大学申请要求摆在那儿,谁也不敢轻易躺平。

▲近半数的受访者(49%)认为“周围的大部分同学都很努力,很拼” | 《2024北京国际化学校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状态调研报告》

Zoe同学就分享过,自己在原来的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也成功转轨了魔都一所TOP国际学校,刚一入学就有点被打击到了。

“周围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厉害,我就很不自信,也很焦虑,不知道该怎样去缩小跟同学之间的差距。

后来我意识到,有对比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面对压力时,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着就是好好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

在调整好心态后,Zoe慢慢从不敢开口说,到可以自信地和别人交流和表达自己,还渐渐学会了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碰到问题时自己首先会冷静思考,然后快速调整状态去消化烦恼。

虽然有时候会学得很累,但她也表示,学得更开心了。

“现在的课程都是我自己想学的,未来也想冲一下藤校。就算遇到困难,老师和朋友们会给我很多有效的建议,他们帮助了我很多。”

可见,国际学校并非“避风港”,也不是“安乐窝”。

不同的国际学校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如何选择,取决于家庭教育目的和家庭情况,也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和特色。

很多时候,找到适合的方向,才是规划的第一步

来源:远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