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大学读的广告专业,课程包含一些市场营销学,新闻学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的课外书也读过不少。后来还干了8年的广告,6年的市场营销和新媒体运营。这些行业认知和从业经历,让我总是能“理性吃瓜”。
内娱2025年“明德事变”载入史册!
这句话让我“乐”了一天。
我大学读的广告专业,课程包含一些市场营销学,新闻学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的课外书也读过不少。后来还干了8年的广告,6年的市场营销和新媒体运营。这些行业认知和从业经历,让我总是能“理性吃瓜”。
但不能否认,绝大部分网民其实做不到“认知理性”,甚至做不到客观。“主观臆断”最为常见,“恶意中伤”也不在少数。因为,“人”的本性向来如此。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真相,只有认知的角度。
不过,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不妨稍微了解下新闻传播、舆论信息和市场公关的一些理论知识。
首先,在当前的数字自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已经去中心化了,内容生产则变得更加裂变化、异质化和社交化。这也体现了“受众本位”主导下媒体平台主动迎合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结合着看以下几组词。这几组词大概能解释清楚大部分网民是如何“冲浪”,如何吃瓜的,如何参与具体事件当中的。
与此同时,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的人,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趋利避害”,引导舆论走向,获得相关利益。当年老师告诉我们,最会利用这些知识“误导”大众的就是那些美国资本掌控的媒体。
第一组——
第二组——
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过滤气泡)
第三组——
群体极化效应、羊群效应(从众心理)、罗宾汉情结
第四组——
小世界效应、蝴蝶效应、破窗理论
拉至下方有解释。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分类方式,有些名词本身的含义是近似的、相关的,但是也有着差异化解读。这几组词,大概能解释为什么每当有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总是有很多人很快的“非理性”站队,然后互相谩骂,甚至人身攻击,谁也说服不了谁。此外,事件里站队人群的规模如果不同,又会导致一些新的现象发生。
举个例子,“明德事变”事件中,李明德很巧妙的给自己贴了“工薪阶层”这一标签,马天宇之前也有着“悲惨人设”。这些都是“弱者效应”的一种表现。但这次事件当中,李明德更符合“弱者效应”里的“弱者角色”。毕竟他是一人单挑一个剧组+投资方和更大牌的演员。加上大众对丑陋的资本有着天然的“刻板印象”,群情激愤之下“罗宾汉情结”不就自然出来了嘛。
这个时间段,其实大众并不看实质性的证据,就会根据过往的认知直接站队了。那么后续这个事件就会引出各种各样的“新闻材料”和“站队观点”,也就会有“确认偏误、沉默的螺旋、晕轮效应”等出现。
所以,站李明德的会一直站队李明德,站马天宇的会一直站马天宇。
当我们能够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点以后,其实可以跳出来,稍微理性的看待事情的发展。更加全面、客观的解读双方的回应,以及网络上的素材。不要随便就被某个博主的视频“洗脑”。这些博主也不过就是在利用上面的某些“效应”给你强化片面认知。
基本上,只讲一家之言的博主,都是站队型博主。如果哪个博主能够把双方的论点论据都完整的拼凑出来进行客观解读,这种就是“侦探型”博主。
此外,人都是有多面性的,表演性的,以及会区别性对待不同的人。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对你“冷漠”,就默认他对所有人冷漠。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对你很友好,就觉得他会对所有人友好。
所以也就出现了,李明德和马天宇在不同人眼中,形象完全不同。但这其实并不矛盾,也说明不了什么。事件双方之前的表现并不能直接套在当前事件当中。
另外,人一旦“站队”吃瓜,往往就被“对方”的言论激发出很多负面情绪,消耗精力,得不偿失。
总之,即便要“站队”吃瓜,那也多学点专业知识,不被“洗脑高手”变成了一枚“傻傻”的棋子。
在这里用AI列举了 一些上述名词的解释。大家也就不用一个个去百度搜索了。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是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支持和回忆那些能够证实自己已有信念或假设的信息,而忽略、轻视或歪曲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证据。简单来说,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会不自觉地筛选出那些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强化自己原有的认知,而对其他相反的信息加以排斥。确认偏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最早对这一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可能是英国心理学家彼得・沃森(Peter Wason)。他的实验揭示了人们在推理过程中存在偏向于证实自己已有想法的倾向,这便是确认偏误的早期实证体现。
随着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确认偏误的研究逐渐深入,涵盖了更多领域,如决策制定、信念形成、记忆等。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还在群体行为、社会舆论等宏观层面产生作用。
弱势效应:是指在舆论场中,弱势群体或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往往更容易获得公众的同情、支持和关注,其诉求和声音更容易被传播和放大。
社会层面: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话语权来维护自身权益。舆论场被视为他们表达诉求、争取公平的重要平台,公众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使社会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传播层面:弱势群体的故事往往更具有情感冲击力和话题性,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媒体也更倾向于报道弱势群体的新闻,因为这类新闻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罗宾汉情结:网络空间中的群体心理映射。罗宾汉情结,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网络空间的群体心理现象,其根源可追溯至英国民间传说中那位劫富济贫的正义侠盗罗宾汉。在现代社会语境下,该情结具体表现为:当公共事件涉及官民对立或贫富差距等敏感议题时,网民常常在尚未全面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形下,便本能地站在他们所认定的弱势群体一方。这一现象深刻反映出公众内心深处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渴望。然而,它同时也暴露出,当面对强弱对立局面时,公众的反应往往带有非理性色彩。这种非理性的情绪蔓延,可能会对事件的客观解读与妥善处理造成干扰。
对于企业而言,尤其需要警惕弱势者的公开发声。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大众情绪的连锁反应,使企业在舆情应对中陷入被动境地,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损害。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例如,在网络讨论某一热点事件时,如果一种观点在初期得到大量点赞和支持,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能因害怕被孤立而选择沉默。
在认知与传播中的影响:它影响着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在传播过程中,媒体的报道倾向、意见领袖的发声等都可能影响 “沉默的螺旋” 的走向。强势观点可能因更多人参与而不断强化,弱势观点则可能被压制,导致公众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出现片面性,同时也可能使得一些个体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不敢表达真实想法。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 “光环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比如,一个人如果外表出众,人们可能会认为他在其他方面如品德、能力等也同样优秀;反之,如果一个人有某种不良行为,人们可能会对其整体形象产生负面评价,并认为他其他方面也存在问题。在人物报道中,晕轮效应表现明显。媒体对公众人物的报道,若强调其某一突出优点,受众可能会自动赋予其更多积极特质;若曝光其某一负面行为,受众可能会全面否定该人物。这种效应影响受众对人物的客观认知,也影响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信息传播中,人们会习惯性地选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久而久之,就像给自己制造了一个 “茧房”,只生活在个人偏好的信息环境里,对其他领域的信息充耳不闻。例如,一位热衷科技新闻的读者,长期只浏览科技类资讯,他的认知就局限于科技领域,对文化、艺术等其他领域的信息了解甚少。
形成机制:个人兴趣导向——人们天生倾向于接触与自己兴趣、价值观相符的内容,主动过滤掉不感兴趣或相悖的信息。平台算法推荐——互联网平台依据用户的浏览历史、搜索记录等数据,精准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以短视频平台为例,如果用户经常点赞美食视频,算法会持续推送更多美食相关内容,强化用户在美食领域的信息接收,进一步巩固 “茧房”。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让用户快速获取深入且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度学习。例如,科研人员通过关注专业领域信息,可及时掌握前沿研究动态。
消极影响——限制个人视野,使人们难以接触多元观点,导致认知片面化。长期处于信息茧房,还可能加剧群体间的隔阂与对立,不同 “茧房” 中的群体难以相互理解,影响社会共识的形成。
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该概念最早源于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描述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相似的观点不断重复,如同在空房间里的回声一样,而相反的观点则被忽视或屏蔽。在特定的信息环境中,个体听到的大多是自己认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不断强化,使得个体对自身观点的正确性深信不疑,同时对其他不同观点产生排斥。例如,在某些社交媒体群组中,成员都持有相同的政治立场,他们在群内分享和讨论的内容都围绕该立场展开,对其他立场的观点一概否定。
部分媒体为迎合特定受众,只传播符合其口味的内容。一些政治立场鲜明的媒体,只报道对自身立场有利的新闻,受众长期接触此类媒体,就会陷入回音室。同时,社交媒体算法也会将相似观点的内容推送给用户,强化回音室效应。
群体极化效应指的是在群体决策过程中,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经过群体讨论后,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的现象。也就是说,原本群体成员中倾向于某一方向的观点,在经过群体互动交流后,这种倾向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得最终的决策或观点比初始时更为激进。
小世界效应:小世界效应揭示了网络的全连通性和无标度特性,强调网络媒体在个人形成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网络舆论宣传和舆情引导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效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核心道德体系。
羊群效应:原本是指动物(如羊群)在行动时,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跟随前面的同伴,而很少考虑自己行动的合理性。在人类社会中,羊群效应指个体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境时,其行为或决策会受到群体行为的显著影响,从而表现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方式,而忽视自身的信息和判断 。
产生原因——信息不对称与有限理性: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时,往往难以获取全面的信息或缺乏足够的分析能力。此时,个体会认为群体的选择可能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和智慧,跟随群体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策略。
刻板印象(Stereotype)含义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将这种看法推及该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例如,认为东北人都性格豪爽,南方人都精明能干;或者认为老年人就保守、年轻人就冲动等。这种认知方式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信息传播中,媒体可能会不自觉地强化刻板印象。比如在影视剧中,常将某些职业群体刻画成特定形象,警察总是英勇无畏,律师总是伶牙俐齿。这会影响受众对这些群体的认知,使得受众在面对具体个体时,也容易基于刻板印象进行判断,而不是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同时,被刻板印象定义的群体成员,也可能会受到这种认知的影响,产生自我认同或反抗等不同反应。第三人效果(The Third - Person Effect):人们倾向于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影响更大。例如,家长可能觉得暴力游戏对自家孩子没什么影响,但会严重影响别人家孩子。这种认知会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反应。如果人们认为某一信息对他人有不良影响,可能会支持对该信息进行限制或管控。在政治传播中,竞选者可能利用第三人效果,通过传播一些负面信息,让选民觉得对手的负面信息会对其他选民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选举结果。同时,媒体在报道某些争议性内容时,也会考虑到受众的第三人效果认知,预估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应。破窗原理:在网络舆情领域,破窗原理意味着当网络环境中出现不当言论和行为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管理,就如同建筑物中被打破的窗户未及时修复一样,会向其他网民传递一种错误的信号,即这种不当行为是可以被容忍的。
这种信号会潜意识地影响网民的行为和心理,使他们降低对自身言论和行为的约束标准,进而可能引发更多的人效仿这种不当行为,导致不良现象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滋生和蔓延,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网络舆情危机。
蝴蝶效应:原是气象学中的术语,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提出,指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社会舆论语境下,它意味着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言论或行为,在特定的舆论环境和传播条件下,可能引发一系列复杂且巨大的舆论反应,最终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例如,一位普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对某品牌产品的一次小小吐槽,可能因独特视角或恰好契合大众情绪,经过网络传播发酵,引发大量网友关注、讨论与转发,进而演变成一场对该品牌的舆论风暴,影响品牌声誉与市场销售。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