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从省城医院回到了宜城老家。一个星期前,养父林建国因为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就像三十五年前他和养母周丽华突然出现在我生命里一样。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昨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从省城医院回到了宜城老家。一个星期前,养父林建国因为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就像三十五年前他和养母周丽华突然出现在我生命里一样。
"小雨啊,这些年爸对不起你..."养父躺在病床上,眼神浑浊,手里紧攥着一个发黄的布包,"这个给你,你看了...你看了就全明白了..."
我双手微微发抖地接过布包,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回了1989年的深秋。
记得那年,皖南的李家村笼罩在连绵的秋雨中。我出生还不到百日,生母秦玉兰就改嫁他乡,只剩下外婆李桂芳一个人含着眼泪把我抱在怀里。
那时候,李家村靠种药材为生。养父林建国是远近闻名的药材收购商,隔三差五就骑着二八大杠来村里收购。我后来听村里老人说,每次他来,不管谁家的药材价钱都给得实在,从不跟庄户人家耍滑头。
"建国啊,"那天外婆突然把养父叫到了堂屋,"我有件事想求你。"那时候的外婆才五十出头,但愁容满面,双鬓斑白。
堂屋里点着一盏豆油灯,昏黄的光映着外婆憔悴的脸。她把我轻轻放在八仙桌上,眼泪啪嗒啪嗒地掉在我的小被子上。
"建国,你和丽华这些年一直没有孩子,要不...要不你们把小雨抱回去养?"外婆的声音哽咽着,"我这把年纪了,怕是没几年活头了,总不能让孩子跟着我受苦..."
养父愣在那里好久,才开口说:"婶子,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您可想好了?"
"我想好了!"外婆声音斩钉截铁,"就是有个条件,等小雨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你们再把实情告诉她。还有..."外婆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到时候,把这个给她。"
就这样,我成了林家的女儿。养父母待我如掌上明珠,从来没让我受过半点委屈。直到上学那年,我才从同学口中得知自己是抱养的。
那天回家,我哭着问养母:"妈,我是不是捡来的啊?"
养母把我紧紧搂在怀里,泪水打湿了我的后衣领:"傻孩子,你是妈的心肝宝贝,比亲生的还亲啊!"
十六岁那年暑假,我去李家村寻根问底。村口的老药农王大爷见了我,愣了半天才认出来。
"哎哟,这不是桂芳家的小囡囡吗?"王大爷抽着旱烟袋,眼睛红红的,"你外婆她...去年就走了。临走前一直念叨着你,说对不起你娘..."
我呆立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恍然想起小时候常做的一个梦:梦里总有个模糊的身影,在雨中抱着我轻轻摇晃,嘴里哼着断断续续的山歌。
"你外婆啊,表面上是个刚强婆娘,其实心里头苦得很。"王大爷叹了口气,"当年你娘不是改嫁,是得了重病,没几个月就走了。你外婆把你送给林建国,那是..."说到这,老人家突然打住了,仿佛想起什么似的,摆摆手说:"罢了罢了,有些事还是别说的好。"
我怎么也没想到,事情还有这样的转折。这些年,我一直以为生母是抛弃了我,可真相却是这样令人心酸。
养父母把我供到县城读了高中,又供我读了大学。毕业后,我开了一家小餐馆,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如今在宜城也算小有名气。每逢清明,养父母都会带着我回李家村,说是要祭拜外婆。
现在回想起来,养父每次站在外婆坟前,那神情说不出的复杂。有几次我看见他偷偷抹眼泪,当时只当他是念着外婆的救命之恩,却没想到背后还藏着这么深的故事。
昨天回到老家,我终于打开了那个布包。里面除了那张泛黄的纸条,还有一串铜钱。我认得这串铜钱,小时候经常在外婆的针线笸箩里看见,每个铜钱上都打着小眼儿,用红绳串着。
我颤抖着展开纸条,上面是外婆苍劲有力的笔迹:
"建国,你是我早年送人的儿子,小雨是你亲侄女。我们血脉相连,这是上天的安排。"
"你弟弟小满和他媳妇玉兰,命都不长。我把小雨托付给你,也是老天爷的意思。你们好好待她,就当是补偿我这些年来的亏欠..."
我仿佛被人当头打了一棍子,脑子里嗡嗡作响。原来,养父竟是我的亲舅舅!那些年,他明明知道真相,却一直默默守护着这个秘密。
我连夜赶回李家村,找到了王大爷。老人坐在门槛上,借着月光,慢慢道出了当年的往事。
"你外婆年轻时,一口气生了建国和小满两个儿子。那时候闹饥荒,实在养不活,就把建国送给了镇上开药铺的林老爷。小满留在了家里..."
"后来小满跟你娘成亲,日子过得还算顺当。谁知道你娘怀了你没多久,你爹就查出肺痨,不到一年就走了。你娘强撑着把你生下来,自己也..."
我蹲在王大爷家的老槐树下,泪如雨下。想起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养父每次接送我上学,都要在校门口的小摊上给我买个肉包子;养母织毛衣总要织一大一小两件,说是要"母女装";外婆坟前总是摆着新鲜的山花,原来是养父偷偷来看望...
回到家,我把那串铜钱挂在了堂屋的门框上。夜深人静,铜钱随风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些年来的深深思念。
清理外婆老屋的时候,我在炕洞里发现了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摞发黄的日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今天是小雨去林家的第一天,我躺在她睡过的小床上,总觉得还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建国说会把她当亲闺女疼,我信。可我这心里头,就跟被人剜了一块肉似的..."
我一页页往后翻,看到外婆密密麻麻的字迹:
"小雨上学了,我躲在校门口的老槐树后面看她。她穿着红色的小褂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像只快活的小燕子。建国接她放学,给她买了肉包子,她吃得可香了..."
"今天是小雨的生日,我做了她最爱吃的艾草团子。可送到林家门口,又舍不得进去。站在墙根下听见她在院子里笑,我这心啊,又酸又甜..."
原来这些年,外婆一直在暗中守护着我。每个生日,每次开学,甚至是我第一次参加考试,她都在远处默默地看着。
我找到了当年老屋后面的那棵杏树。树干上还能看到几个歪歪扭扭的刻痕,那是外婆用来量我身高的。最后一道刻痕到我的肩膀,应该是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
"你外婆这些年啊,没事就在这树底下坐着。"邻居张婶说,"有时候坐一整天,嘴里念叨着:'小雨现在该放学了''小雨该吃晚饭了'..."
听着张婶的话,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那些年,外婆不是不想见我,而是怕见了面会忍不住说出真相。她就这样,把所有的牵挂和思念都藏在心底,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老屋后面有一片药材地,现在已经荒废了。我蹲下身子,还能摸到一些干枯的草根。外婆在日记里写道:"今年的当归长势不错,等收了药材,就能给小雨添置件新棉袄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养父母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每次我问起钱从哪来,养母都说是卖药材的钱。现在想来,那哪是什么药材钱,分明是外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外婆写道:"今天看见小雨开了一家饭馆,装修得可气派了。她站在门口迎客,笑得多甜啊。建国,你把小雨养得这么好,我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我把日记本贴身收好,在老屋里静静地坐了一整天。夕阳西下时,我去了外婆的坟前,把那张泛黄的纸条轻轻放在墓碑前。
晚风吹过,纸条的一角微微翘起,上面的字迹清晰依旧:我们血脉相连,这是上天的安排...
回到医院的时候,养父还在昏睡。养母坐在床边,眼睛红肿。我轻轻握住养父的手,这双手粗糙坚实,带着药材特有的苦涩气息。三十五年来,这双手牵着我长大,却从未让我知道他也是这个家庭悲剧中的伤者。
"妈,"我叫了一声,养母抬起头,"我都知道了。"
养母愣了一下,随即泪如雨下:"你爸这些年,一直放心不下你。他总说,等你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再把真相告诉你。可是..."
"我懂,"我抱住养母,"你们就是我最亲的爹娘。"
"你外婆她..."养母擦了擦眼泪,"她是个了不起的人。当年把你托付给我们的时候,她说:'丽华啊,你要是觉得亏欠建国,就把这个孩子当亲闺女疼。这样,也能给他个完整的家。'"
原来,这些年的温暖和疼爱,不仅是养育之恩,更是一个支离破碎家庭对团圆的渴望。
第二天一早,我跟往常一样去餐厅。门口停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车上装着些新鲜的山货。开车的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沧桑的脸上带着几分熟悉的影子。
"请问..."我刚要开口。
"你是小雨吧?"那人盯着我看了好久,"我是你大伯,你爹小满的堂哥。"
我怔在原地。他从车上搬下一筐刚采的山菇:"这是李家村的特产,你外婆生前最爱吃这个。你爹走得早,这些年我常去看你外婆,她总念叨着你..."
我请他进店里坐,他却摆摆手:"不了,我就是送点山货来。你过得好,我们这些当长辈的也就放心了。"
看着面包车消失在街角,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沉默来表达爱,有些人用守护来报答恩。
天黑的时候,我回到医院。养父已经醒了,正靠在床头翻看一本医书。
"爸,"我坐在床边,"您还记得当年在李家村收药材的事吗?"
养父放下书,眼里闪着泪光:"记得,那时候你外婆..."
"您知道吗,我在老屋找到了她的日记。"我握住养父的手,"她说,您是她最骄傲的儿子。"
病房里一时沉默。窗外,暮色渐深,晚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那声音像极了外婆的叹息,又像是她在说:孩子,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源:事故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