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国脊梁》第六集|追梦:新时代的科学家们为祖国培育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人才

B站影视 2025-01-07 00:40 2

摘要:近期,由中国科协出品的纪录片《大国脊梁》在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纪录片以科学家为人物核心,以重大事件为历史线索,讲述近代以来,矢志报国的中国科学家砥砺奋斗的故事,用一个个科学家的事迹,串联起中国科技事业的辉煌历史。

近期,由中国科协出品的纪录片《大国脊梁》在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纪录片以科学家为人物核心,以重大事件为历史线索,讲述近代以来,矢志报国的中国科学家砥砺奋斗的故事,用一个个科学家的事迹,串联起中国科技事业的辉煌历史。

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国脊梁》第六集《追梦》。在新时代,广大科学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众多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新时代的科学家们,如何前赴后继,为祖国培育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人才?

第6集 追 梦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任何一个时代

科学技术都没有像今天这样

深刻影响着世界

当它与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紧密相连时

任何奇迹的诞生都不再是偶然

2021年9月2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引爆了国际生物学界。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的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首次在实验室成功生产出淀粉。

国际知名生物学家纷纷惊呼:“这是生物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2015年,一个思考许久的念头在马延和的脑海里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们要做点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有意义的事情。国际科技前沿在哪里?国家需求是什么?我们未来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工业的方式,通过生产效率更高的方式实现粮食淀粉的工业合成,能够竞争农业种植,我相信这是一种生产力大幅提升的前途。”马延和说道。

不通过植物种植,就能生产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淀粉,无疑是一个大胆到令人吃惊的命题,而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探索却鲜有记录。

马延和认为,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这个领域上走到前面去,能不能利用前沿的科学解决我们国家的问题,其实还是一种科学家的责任。

2015年9月,33岁的海归博士蔡韬带着两位同事一起进驻实验室。蔡韬很快就发现,这是一项无比艰难的浩大工程,比他当初想象的要复杂何止千万倍。

当蔡韬和同事们一步一步理清楚,开始去做每一步反应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个非常难的事情。没有人做过这个事情,没有什么文章或者可借鉴的东西。

孙红兵碘染了成千上万次。乔婧没有想到会那么难,开始质疑自己,质疑课题……

实验记录册一天一天在增厚,沮丧和失落也一天一天在增加。

蔡韬回忆虽然他们一直失败,但是他们一直在找原因。找到这个原因,就意味着往前走了一步。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失败背后的原因才是成功之母。

马延和也说,做一种挑战性的或者没人做过的事情,失败也好、成功也好,这都是自然的事情,都是可接受的事情。

2018年7月24日上午,蔡韬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淀粉蓝。

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用人工的方式生产淀粉。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了整整三年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煎熬。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

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

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

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

……

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喷薄而出

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代表着中国在基础前沿研究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2016年,丁叁叁面临职业生涯极为重要的一次抉择:是继续留在让他功成名就,为他带来无数鲜花和荣誉的老本行,还是再次出发,转入一个甚至连前景都看不太清楚的陌生领域?

“当时进到这个行当,实际上是有犹豫的。高铁干得好好的,我为啥要去干磁悬浮?”丁叁叁亲身经历了中国高铁事业的飞速发展。

他先后主持参与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以及“复兴号”等系列动车组的研发工作,被誉为站在中国高铁事业“塔尖”上的人

2016年11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研发项目启动,作为中国高速动车组的技术带头人,前沿技术的领军者,丁叁叁是担此重任的不二人选。

此时,他即将年满50周岁,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是突破自我,甘愿冒着失败风险,勇敢迎接新的挑战?

“我们一直说高铁是国家的名片,是一个技术的制高点。那么未来的发展,我们如何继续保持这样一个技术引领的制高点?”经过思考交流,丁叁叁觉得这件事确实对人类是有意义的,对国家是有意义的。

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悬浮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一大“制高点”,是全球交通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

2006年,中国首条磁悬浮线路开通运营,核心技术便来自德国。中国一直在努力地创新,但是这个过程也很漫长。

磁浮技术的鼻祖德国,最高实验时速达到505公里。而丁叁叁他们挑战的,是前所未有的纪录——时速600公里。因为全世界都没有做这样一个速度级的东西,没有可借鉴的,所以自主创新在这个项目上是绕不开的。

做好了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丁叁叁和他的团队下定决心,摸索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创新之路。

在大家的记忆中,2018年到2019年,是整个团队最痛苦的一年。

“那个时候车部件都已经生产完了,但是装在车上,车就浮不起来。或者说浮起来,然后马上就倾倒向另外一侧了。”张志强说,我们所做的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是无用功?或者说我们的方向是不是错了?或者说我们设计的东西是不是合理的?我们定这些指标是不是正确的?

虞大联回忆在悬浮过程中,车突然就故障了,掉下来了,落在轨道上了。

“这个难度还是远超想象的,毕竟它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是一个很前沿的东西。方向你知道了。你知道这条河,但是你不知道里面有多深。”丁叁叁说,很多地方都会颠覆我们的想象。这个过程回顾起来还是很艰难的。

高铁与磁悬浮虽然同属轨道交通,但两者差异极大,团队发现很多高铁的经验竟然失效了。

没有捷径,没有选择,只能从头再来。

丁叁叁带着团队成员在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厂房里,从方案的第一步开始,所有的模型、所有的耦合环境、所有的控制参数,都一遍遍重新梳理、调整。

整整5年的艰苦卓绝,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丁叁叁团队与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等数十家单位紧密合作、协同攻关,一点点啃下了高速磁浮的“硬骨头”。

2021年7月20日,丁叁叁和他的战友们终于等到了大考的日子。

“这是列车第一次以悬浮运行的状态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当车准确无误地停在那,准确无误地从厂房里驶出,鸣着汽笛,大家兴奋不已,张志强也跟着兴奋、骄傲、自豪。

相当于一个孩子会站了,会走了,当时确实是比较激动。”虞大联回忆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雄关漫道真如铁’,它比我想象得难。”但丁叁叁和同事们一直在相互鼓励:“这件事我们坚信它在科技史上是有意义的,甚至我们坚信它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也会有它的一点回声的。”丁叁叁觉得是很值得的。

600公里磁悬浮仅仅是一个代表。

在创新驱动引领下,科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

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

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

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

2020年,经过整整12年的顽强攻关,郑明光团队终于迈过了最艰难的那道坎。

9月28日,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宣告,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完成研发。

然而,创新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

2006年,中国政府决定从美国引进理论上最先进的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

郑明光团队希望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能够开发出世界一流的先进的型号,来满足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需求,同时能够实施批量化的建设。

按照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如果中方能将单机功率升至135万千瓦以上,中国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但出乎意料,对于单机功率的认定,双方产生了分歧。

当年中美谈判的时候,中方认为135万应该是毛功率,但是美方认为这个功率应该是净功率。

135万,成为“国和一号”能否完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边界。

“我们核电的目标不仅是要自主发展,我们也想走出去,为全球的核电事业发展做贡献。但是如果人家认为你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那你就出不去。所以当时也是被迫无奈,也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郑明光回忆,他们对整个型号进行了彻底地改进升级,但是改进升级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需要论证所有设备的容量增加。

历经整整10年的艰难攻关。2016年,郑明光团队终于交出一份完美答卷,“国和一号”单机净功率达到140万千瓦,成功突破美方画出的红线。

至此,“国和一号”不但通过了中国核电史上最严苛的安全评审,也拿到了国际通行证。国际原子能机构权威专家评价:“‘国和一号’对世界核能未来非常重要。”

以“国和一号” 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为代表

中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

“嫦娥”揽月,“天宫”驻空

“天问”探火,“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

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

中国正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历史使命。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新态势,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当以自主创新的确定性应对百年变局的不确定性,助力我国逐步成为重要科技领域的领跑者、前沿交叉领域的开拓者。”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

2023年2月23日,南方科技大学,礼堂内座无虚席。没有人愿意错过聆听大师亲自讲课的机会。

2020年11月,薛其坤离开供职15年的清华大学,南下深圳,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来到深圳两年多,薛其坤对这座城市、这所大学的热情一点没消退。尽管在学校里、社会上的各种事务缠身,但只要能抽出一点时间,他就非常乐意去给学生们上课。

薛其坤被普罗大众广泛知晓是在2013年,那一年,他率领的实验团队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他也因此荣获2020年度的菲列兹·伦敦奖。

恰巧在这一年,薛其坤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他的工作清单,从单纯的物理研究和教学,渐渐增加了很多管理方向的内容。

“我除了做校长以外,还有我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怎么平衡好研究团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平衡着学校的管理工作,这对我来讲一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薛其坤为了迎接这个挑战,休息的时间更少了,可以说是没有节假日,没有周六、周日这一说。他会把全部的时间放在平衡好两边的工作上,争取把两边的工作都做好。

来到南科大后,校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只是薛其坤发现,他去实验室的时间越来越少。薛其坤的学生说,他出任校长前,可以晚上12点跑到实验室来指导学生做实验。但是他现在是校长,他要服务一个整体,他的视野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从宏观的角度上出发。

思考国家未来发展,思考战略性的重大科学问题,薛其坤希望把自己定位成像钱学森那样的战略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能在我们国家如何变成科技强国,在哪些领域能变成科学强国上,提供强大的思想方面的支持。这一点对于我们迈向科技强国,做出正确的科学政策和科学部署极其重要。

第二个层面,非常卓越的战略科学家能对科学朝哪个方向做得更深,也相对有比较好的理解。他们可以直接推进这个方向的科学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技术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薛其坤不再把自己局限在具体的科研项目和学校的日常事务上,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只要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益,他都乐于参与。

对于未来,薛其坤的眼光更加长远。他希望推动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帮助国家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时代在变,但科学家的精神初心永恒。


通过言传身教,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奋斗终身,也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回望百年,星河灿烂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一代又一代科学家

不忘初心,矢志报国

鞠躬尽瘁,接续奋斗

他们在祖国大地上竖起一座座丰碑

他们撑起了中国的强国梦想

他们

点燃起中国未来的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

这就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责编:胡安妮

审核:张敬一

值班编委:宋玉荣

纪录片《大国脊梁》第五集|奋起:中国科技界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纪录片《大国脊梁》第四集|春晓:科学家们再次吹响高技术研究发展的号角纪录片《大国脊梁》第三集|基石:广大科学家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纪录片《大国脊梁》第二集|使命:从方方面面吸引、培养科技人才建设新中国纪录片《大国脊梁》第一集|初心:“科学救国”思想的启蒙、传播和实践

时代在变,科学家的精神初心永恒重温来时路,让我们一起向共和国脊梁
致敬!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