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顾2024年,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部署,锚定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战略目标,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奋力奔跑出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省教育厅新媒体矩阵特别推出“
时序更迭,华章更新。
回顾2024年,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部署,锚定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战略目标,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奋力奔跑出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省教育厅新媒体矩阵特别推出“走过2024——看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专栏,全面盘点2024年龙江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效。
今 天,跟小编一起,看改革创新中的新时代龙江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焕发蓬勃生机——
坚持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彰显活力
在高校掀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热潮,组建宣讲小分队739个,深入基层宣讲超1100场,受众达30,3419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手段、方法,首届全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活动吸引千余名高校师生沉浸式感受思想伟力,3.2万余人观看直播,“走新”又“走心”的“大思政课”受到学生追捧;“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新思想·我来说”等主题教育活动覆盖全省高校百万大学生;在龙江文旅热潮中嵌入大学文化元素,高校展览馆、博物馆、校史馆等向社会全面开放,热度持续升温;志愿服务体现青春底色,近7000名高校学生志愿者倾情服务亚冬盛会,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凝聚起“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磅礴力量和“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的青春担当。
坚持深化内涵
思政课建设提质创优
第一时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校思政课建设,召开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心策划开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龙江思政课这五年”成果展、思政课教学展示、思政课教学推进会等系列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地位不断夯实。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率先建设核心(虚拟)教研室15个,开展教研活动40余次,我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项目在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中获评优秀等次。加强全国、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创新开展高职院校省级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部)建设工作,首批建设5所。《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黑龙江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深度报道我省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坚持一体推进
思政“大课堂”立体贯通
省教育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建成175个首批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5所高校项目入选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精品项目名单,一堂堂思政课走进广袤的黑土地上、银装素裹的冰雪里、火热的社会天地中,得到学生真心喜爱。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开展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教师集中培训,组织384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龙江路线,打造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课程,“黑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在教育部年审中排名全国首位。
坚持守正创新
育人成效持续提升
推动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深度变革,遴选建设首批5所省级“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高校,推动学生社区“末梢”转变为思想政治工作“前哨”。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暖心行动”,命名10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带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发展。印发《黑龙江省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计划20条》,建设20所省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获评3个全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名辅导员获“全国最美辅导员”和“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称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少数民族辅导员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6个项目获评教育部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和精品项目,位列全国第12位;6项成果获评国家级和省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案例。黑龙江东方学院火场逆行救人学生梁博登上“中国好人榜”,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锻造关键力量
思政工作队伍坚强有力
加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统筹力度,搭建入职培训、骨干培训、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多元一体培训研修体系。分层次、有计划举办全省高校宣传统战部长培训班、全省高校学工部长培训班等骨干培训班6次、全省思政课教师开展分课程、跨地域、多形式培训研修18次,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培训7次,连续举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首届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技能大赛等,覆盖全省78所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推动省属本科高校全部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思政工作队伍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显著增强,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